03.06 大家有没有发现,出来社会工作后,工作不差工资也不差,但过着过着就落后同龄人好多?

分亨达人


“活到老学到老”六字真言。能明白这六个字并且按着这六个字做的人永远都是领先的。可能有的人说了领先的的人可能有关系,家里富二代林林总总的客观原因。但是殊途同归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才是本质。


愚人27414023


原因多的很,我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两个都是我同事。一个家里做生意的,资产多少不好说,反正工资只是人家网购,娱乐所用。他家房子的厕所加起来估计比我房都大,比不了比不了…另一个和我玩的挺好。家里三兄弟,父母帮不了什么,自己省吃俭用,经常早餐吃两块钱包子,中午吃单位的,晚上吃单位中午的剩菜剩饭。很多时候他一天的消费就是早餐两块钱的包子…知道他结婚后消费才大了起来。人家自己凭着工资,外带做了点副业和炒股,副业和炒股其实都没很赚钱,炒股甚至总得还亏了。现在愣是付完了一套房的按揭,年前又买了一套。而我…………………银行卡目前还有4000块[我想静静]


俊羽张


这件事情我深有体会,15年的时候我家先生进了一家研究所工作,当年有个跟他一起入职的男生,然后我们两个家庭几乎同时有了孩子,先生跟他这个同事的收入也几乎是均衡的。

先生的这个同事是西安本地人,家里三代单传,结婚的时候父母全款买的婚房,爷爷奶奶出资给买了一套房专门出租用。而我跟先生来自西北农村,在这个城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打拼。

生了孩子以后,我需要继续找工作,帮助减轻家庭负担,而他同事的妻子,安安心心在家带孩子,每个月的租金收入定期转到妻子账户。

所以说,作为普通大众来说,绝大部分人拉开差距真的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个人,不靠原生家庭就已经走上社会的顶层,很遗憾,我们只是普通人。


安宝最帅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困惑,十多年前我也有过。

我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一路算是顺风顺水地走过来,虽然大学没考好,也还找到一个211一本调剂保底,拿奖学金,混课外活动,周围人评价还不错,工作也挺努力,但是——

没车,没房,买不起一线护肤品,穿的和学校时价位差不多,谈不上什么奢侈一点的吃喝玩乐,但同龄人有车有房的不在少数,一个包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回头来看,很释然,那个时候有差距是正常,没有差距才是不正常。


首先,起步阶段,家庭条件相当重要。

以前老师跟我们说,要珍惜在学校的时间,珍惜你的同学关系,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平等的环境下的生活和接下的情谊。

的确,学校很大程度上抹平了家庭条件的差距。虽然我们也能感受到有的同学家里有钱,穿名牌鞋,吃小炒等等,但穿校服也不会低人一等,没有社会上那种很直观的比较。学习占据了时间和精力的大部分,大家的注意力也不会过多地在这些事情上停留。

但是工作之后,这些东西就变成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很直观的部分,轮不到你视而不见。

同样的收入,你是从零开始,别人是站在家庭这个巨人的,那么别人的生活就是过得比你好。哪怕你收入更高,但是累积财富需要时间,三五年很难追上差距。

就我自己的经验,差不多到了30岁,或者35岁之后,如果一个人能力、努力和运气都还好的话,基本上可以抹平温饱、小康家庭出身的差距了,追上中产会难一点,但基本上不会特别明显地感受到日常衣食住行的差距。


其次,学校评价标准单一,社会的评价标准多元。

在学校,评价标准很单一,就是成绩。即使大学丰富一点,什么社团活动、打工经验、人际关系以及外表、才华等等,也不会明确地占据主流。在这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大家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位置,大部分还是看成绩。你很容找到自己定位。

但是社会就不一样了。工作是一个维度,收入是一个维度,有没有房是一个维度,有没有车是一个维度,去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是一个维度,吃穿档次又是一个维度,婚恋情况是更是一个重要维度。

评判标准非常之多,你在工作或者收入这个维度领先了,按照学校的惯性思维,你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在另外的维度里,你又不如别人。这样高高低低,认知就是产生混乱,人就会觉得困惑。

这也是人从学校到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思维转变,那就是你不能再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必须接收即使在某个方面胜出——哪怕这个方面是社会很重视的经济或者工作——也不代表你在所有方面都要胜过别人,也没法做到。

第三,职场中低层,年龄的优势会很大。

在刚出社会的阶段,过得怎样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这是一个急速成长的上升阶段,一年的变化都会相当大。

在学校,大一和大四可以差三四岁而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哪怕研究生也是如此。但在进入社会后,没有职场累积的,累积了一两年的,累积了三五年的,差距会非常大。哪怕各方面差不多的人,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五年的收入也可能相差几倍,而且三五年肯定也走完了最初的行头置办(职业装、相机、游戏机等对学生来说比较贵而没买的东西)和数码产品的升级换代,而进入社会不久的人什么都缺,自然捉襟见肘,经济状况要窘迫许多。

加上会理财的话,工作三五年的人可能已经在考虑买房,甚至结婚生子的都有,生活和职场新鲜人完全天差地别。

另外,你到底是在和一个人比,还是一群人比。

也有可能,你觉得自己过得不如同龄人是一种错觉,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其实别人也在羡慕你。

你可能看到别人在加薪,别人在升职,别人出国旅行,别人用奢侈品,别人买了房子,别人开了车子,别人副业发达,别人在网上风生水起成了网红……

但这些“别人”并不一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的合体,只是在你比较的时候,组成了一个“别人”。你一个人比不了一群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单个比,很可能是各有所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没有比谁好上很多。


职场中年道


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在四线城市这几年年薪17万左右,我一个哥们,他和他老婆年薪加起来是我的1/3而且孩子也10岁了,我们都是三十出头我全款买车,人家虽说贷款买的但也还完了,现在我一个房子还在还房贷,今年人家又买了第二套房(抵账楼相对便宜),买房和装修时候很紧张但是装修的还很不错,还在我这里借几万块钱,两个月陆续都还给我了,这几年他单位效益不好每月三千多块钱工资,后来因为资金紧张办个乔迁酒席,我给写的礼账接了3万多块钱礼金,他父母也都是普通农民种几晌地也不是特有钱,他的第二套房子钱哪来的呢,而且还要把最早的老房子卖了再买个标准格局的新房,看起来人家一点压力都没有


中医健康咨询


原生家庭问题,我大学两个室友,一个苏州的刚毕业家里安排进热电厂工作,买了宝马和一套复试,然后相亲一个公务员妹子,结婚后辞掉电厂工作,家里给了大几百万开始做生意。一个徐州的家里穷的他回家都没他住的地方,现在还在外漂泊无房无车无对象,他工资也不低,但是他得多少年能挣苏州一套复试的钱


故地重游


原生家庭条件太差,别人挣钱自己花,父母非但不用花他的钱还能伸手帮助他,而你可能工作了就成了彻底靠自己,自己努力奋斗买房买车还要养经济能力差的父母,所以同样的收入你会比别人生活质量差很多,这种例子太多了,我身边朋友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朋友家里房车什么都有,父母也是事业型,早早准备好了一切,他也找了一个经济差不多的媳妇,他的生活就很潇洒,人也看着年轻,还有一个同学家里是农村的,父母倾尽所有供他博士毕业,在医院做医生,找了个媳妇也是农村的,两个人的父母都没有退休金,供完他们读书已经一贫如洗,这俩人买房买车,每年还要给父母生活费,他们父母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指着他俩养老,惨不忍睹,起码和他一样收入的人和他的生活质量简直天上地下,外人看来他俩一个医生一个公务员算是农村出来的金凤凰,但是他俩负担太重了,天天扣扣搜搜的过,肯定很多人喷我,说月入两千一样活,但是人和人层次不一样的,毕竟博士的圈子也是博士,圈子不同没有可比性,在自己圈子里混的最差已经很痛苦了,他们经常为了钱吵架。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很多人的罗马了


果儿探食记


我身边的情况,刚好和你相反,我不是落后,而是超越身边大部分同龄人。

我是90后,本科学历,毕业后从事互联网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岗位。刚毕业第一份工作月入2000多,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跳槽,顺利在两年后月入过万,然后我平时还会写写稿子,赚点外快,做做自媒体,也有额外的收入。

我身边的同龄人基本分成这三种情况:

1.小学初中同学大都很早就出去工作,当蓝领收入在3000-6000左右。

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大概有10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毕业选择了直接工作,或者念中专技校之类的,考上高中的一半都不到。这些人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工作了。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他们一般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工作,比如建筑工、服装加工师傅、驾驶员等。还有些人会选择到发达省份进厂打工,但是普遍挣不到钱。

2.高中同学很多在县城老家发展,收入在4000-8000左右。

高中同学,大都能考上大专,因为大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他们会选择回老家县城发展,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一些银行、学校工作。收入不高,但是好在压力比较低。

3.大学同学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收入在8000-30000左右。

我在上海念的大学,所以很多人毕业后都留在上海工作,很多人在大型国企、互联网、500强外企、金融公司上班,收入待遇普遍比较高。收入高的同时,很多人上班也非常累,特别是在互联网企业,加班加点非常普遍。最近几年也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进高校教师。总体来说,大学同学收入都比较高。

总结:

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一般来说,你的学历越高,你认识的圈子就越优秀,能够获得的资源就越丰富,虽然说现在大学生就业也困难,但是大学生的上限非常高。而如果你没有上过大学,你的圈子往往水平比较低。


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点个赞留个言,你的鼓励是我回答的最大动力。我是@江少,职场问答达人,专注分享个人成长、职场高价值干货,欢迎关注。

江少


我是一个宝妈,感觉现在如果没有一个副业就好像过不下去是的,

自从怀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现在,做过的副业实在太多了,当然被骗过的时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长记性,还是一直尝试,我感觉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结过婚的更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这样才有安全感,

虽然被骗过很多次,但是总算是找到了一份对我来说还算不错的,聊天员,聊天吗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别人聊天,别人只要回复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赚到钱,一句一算,当时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因为毕竟这个工作非常简单,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机就可以,所以就去尝试一下,然后就去入职,学习,想象都是美好的,做两天就不想做了,感觉赚不到钱,因为我不太会聊天,本来想退出,但是看别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几百 上千的,心里受不了,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这样我就每天坚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实证明,努力的人都不会白费,现在每个月轻松也有六千的收入,虽然还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码我自己满足了。所以不管你无论做什么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用户16631976797


这个问题我想反着回答。

就是大家都是一样在公司工作,工作差不多,工资差不多,实际情况可能差很多。

原因在于,背景。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

前两天跟同事闲聊,说到公司谁谁谁,开着上班的车是一辆一百多万的商务车。想想那同事,年薪也就是三十有多吧。然而,人家家里有厂。

又说起谁谁谁,年薪也就是二十有多吧,人家休假常常去英国滑雪。家里有钱嘛。

还有同事,家里在省城有一栋楼。都说他来上班纯粹是热爱。因为他工作还很积极勤奋呢。

所以,别小看了跟自己在一个地方干活的人,我们往往只看得到别人这一面。我们看不到的其他地方,别人肯定大有不同。

造成这种差别的,有可能是原生家庭,有可能是自身努力,有可能是机遇,甚至仅仅是命。

所以,有墙靠墙,无墙自立。还是加油吧,努力保证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好,坚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