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最近,位于咱们崇州道明镇的一个村子火了,被网友们戏称为新晋网红。为什么呢?就因为它文艺范儿十足;也因为它,大家纷纷传颂:在崇州,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不必远走的诗情画意。

这说的正是道明镇竹艺村。今天大今就带大家去那里转一转、看一看,去感受下竹艺村不一样的魅力。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严格来说,竹艺村并不是一个行政村,目前它指的是道明镇龙黄村九、十一、十三组所在区域,包括86户村民。而在这些村民当中,除了咱们的当地村民外,还有不少后来入驻的"新村民"。当代艺术家刘伟福、巴金文学院签约作者马嘶、“竹里”的设计师袁烽,这些鼎鼎有名的人物都在第一批入驻的"新村民"名单里。遵生小院的主人冯玮便是其中一个。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遵生”二字源于中国古代养生集大成的著作《遵生八笺》,记录了古代人合于道法又富具诗意美感的生活方式。遵生小院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形式将经典中的生活美学重新呈现出来,所以打造成了一家民俗手工生活体验馆。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三径书院运营人是青年诗人马嘶,也是竹艺村“新村民”代表之一。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他亲自买回来的,有一些还是马嘶收藏的国内著名作家诗人最新著作的签名本。书院主要涵盖图书阅读、放翁讲堂、乡村学堂、文创农创、文化交流等多个文化体验内容和文化平台。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目前,竹艺村对外开放的场所除了三径书屋、遵生小院外,还有竹编博物馆、来去酒馆、青年旅舍和第五空间等。村里虽然不完全是大修大建的场面,但还有些项目在陆续改造中。可这丝毫也不影响游客们前来观光欣赏的兴致。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在竹艺村,最吸引人的,当属“竹里”这个建筑。它的名字,来源于陆游任蜀州通判时写的一首诗,“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设计师团队主创者、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由此获得了设计灵感——他把当地的传统竹编工艺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合到了建筑的搭建中。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从高处俯瞰竹里,竖看像是数字8,横看又像一个无限的∞符号,非常奇特。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竹里只是一个开始。拿竹艺村名誉村长张永超的话来说,他们想要借鉴更多的,是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经典案例。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而面对这样的变化,最开心的、最受益的,莫过于当地的村民。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这些无疑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的。竹艺村就是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抓手、一片试验田。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打造竹艺村最终的目的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道明竹艺村竹编产业主轴发展不变,打造一个多元业态互相融合的村落,最终的目的还是让老百姓获得获得感和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崇州这个网红村火了,四海八荒的游客都来了

图、文|王佑涵、王东

转自:今日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