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张献忠庙

文化人对张献忠印象恶劣,其实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张献忠的实际形象,是多面而复杂的。

张献忠(1606—1647),字秉忠,号敬轩,陕西延安府肤施人。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早年的张献忠也是个读书人。据计六奇《明季北略》记载,张献忠家里比较有钱,上学读书读书也很早。在一次,张献忠与同学之间起了纷争,张献忠的脾气比较暴,怒起一拳,竟将该同学扑杀了。这事后果很严重,张家为此赔光了家财,父亲盛怒之下将其赶出了家门,张献忠从此改混社会,后成为著名的农民军首领。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张献忠起义图

桐城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现在的安徽省会是合肥,清代的安徽省会是安庆,桐城即在这新老省会之间。

明崇祯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3)间,张献忠曾六次率兵攻打桐城县城,但都没有成功。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桐城

崇祯八年,张献忠的大队农民军兵临桐城,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义师”。一个老农拦住几名兵士,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苦难,民军的一个小头目对老农说:“哎呀——你既然那么苦,何必活在世间?”顺手一刀,把老农杀了。

张献忠造反缺的就是人手,为什么竟要杀人呢?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一点都不稀缺,张献忠队伍中比较紧缺的是文化人。桐城的文化底蕴太深厚,张献忠需要在这样的地方搜罗文化人。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戏剧

计六奇《明季北略》记载:桐城的枞阳镇,有个文士叫陈石舫,张献忠到桐城时抓到了陈石舫。被张献忠抓到的桐城人很多,被杀的也很多,但“文人多不杀”。正因为如此,有关的张献忠的细节因这些文人的著述,得以流传后世。

张献忠最信得过的人,就是文人。《明季北略》载:张献忠“所宿之外,第一层,以所掠文士旋绕居之,呼为相公。第二层,令女子居之,呼为美人。第三层,使医士居之,呼为大夫。第四层,书吏等居之。第五层,勇士固守营门。”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张献忠像

张献忠的住处戒备森严,跟张献忠住得最近的,便是这些文化人。

跟这些文化人住在一起,张献忠考虑的也不尽在安全感。要干大事,没有文化人的参与肯定是干不成的,这个道理张献忠相当清楚。《明季北略》载:张献忠“若见文士,则询其策略,或当意者,即授之职,赐以符合,使攻取城邑。如无所能而欲还乡者,辄杀之;所掠士子,知为本邑人,昼则与之饮食,命妇人承事,似见宠侍。”

桐城文士陈石舫等被抓到营中后,张献忠亲自召见,“有文且才者,即留中。” 张献忠曰:“岂有文人无用之理!”但是,陈石舫执意不肯。这种情况下,陈石舫被拉出去砍头。陈石舫命大,没有被杀死,后来便将自己的经历记了下来。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张献忠年画

归到张献忠旗下的桐城文人,应该不少。1744年,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称“大顺”元年,任命的宰相即是桐城人。《明季南略》载:张献忠“以桐城汪某为宰相、成都所属乡绅严某为吏部尚书、江某为礼部尚书。”这帮大顺朝的骨干,都是一些文化人。至于“桐城汪某”究竟是谁,地方史料没有记载。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戏剧

张献忠围攻桐城时,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九月初十,为张献忠的生日,桐城地方民众搭起戏台为之祝寿。舞台两侧,挂着红底金字的两副寿联,一则是:“天上命明君,曾见黄河清此日;人间寿新主,争似嵩岳祝千秋。”张献忠与民众,都快活不已。《明季北略》载,张献忠的祝寿大戏共有三出:“第一演关公五关斩六将,第二演韩世忠勤王,第三演尉迟恭三鞭换两锏。”

张献忠桐城祝寿大戏的对联相当有文采,不知是否出自后来的宰相汪某的手笔。桐城历史上出了很多宰相,明代有宰相何如宠,不过是位副宰相(内阁群辅)。清代出了“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知名度很大。还有一个张若霭,即张英之孙、张廷玉之子,同样算宰相。一门三宰相,都没有汪宰相传奇。

张献忠始终没有攻下桐城县城,最后带头遗憾去了湖北、四川。

真实的历史丰富多彩,张献忠对文化人情有独钟!

戏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