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什麼才是真性

什麼是真性

真性就是指淳真直樸之性或全真之本性。道教認為能得全真之性則可致長壽。在《太上赤文洞古經》中說:“養其無象,象故常存,守其無體,體故全真。全真相濟,可以長久。天得其真故長,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壽。世人所以不能長久者,為喪其無象,散其無體,不能使九竅百骸,與真體並存,故死矣”。成玄英老子)卷一解釋“靜日覆命”中說:“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器塵,心神凝寂,故復於真性,反於惠命。”道教關於真性中的養生思想,多是闡述人們當迴歸於自然,減少太多的有意所為,而回歸於自然而然的本真,這是因為每種事物都有其真性。

所以說,真性也就是自然之性,是天性,非人為之性。就馬而言,其“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乾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當善於治馬的伯樂出現時,對於其治過的馬也就很容易失去自性。這是因為,“燒之,剔之,刻之,錐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馬失去自性不是因為馬本身,而是因為人為的原因。人們往往只為求得適已而不顧是否與它物相適而妄加馴化,以至於使其失卻真性。所以,道教要求真性復歸。

之所以要求真性迴歸? 這是因為人們已經迷失的太過遙遠。莊子甚至認為仁義也是損傷真性的因由之一。如在《莊子,大宗師》中說:“夫仁義是非,損傷真性,其為殘害,譬之刑戮。”這種觀點,在其外篇《駢拇》中談得更為詳盡,其說:“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禮樂,響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虧也。則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遊乎道德之間為哉! 使天下惑也!"依靠曲尺、墨線、圓規、角尺去端正事物的形態,是損傷事物本性的作法,依賴於繩索膠漆而使事物固結在一起,這是侵害事物本有的德性;屈肢折體以合乎於禮樂,響語俞言以合乎於仁義,這是失去人的常態的做法。所以長期以來,就使人們偏離或迷失了本性,尤其受身外之物誘惑而迷失了本性,以至於“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幾者雖名聲有大有小,所從事的職業不同,但他們用生命作為犧牲,以傷害自己的本性為代價,去換取各自所需要的名、利、家與天下卻是相同的。

也可以說爭名利或奪天下是很容易敗性或迷失本性的。道教並不是不要名利、家與天下,而是順理成章地求取,這種順理成章的求取多是有道人的行為,反之則是無道之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對於聖人而言則擔心離失本真。如在《河上公章句》守微第六十四中說:“民之為事,常於功德兒成,而貪位好名,而奢泰盈滿,而自敗之也。終當如始,不致懈怠。聖人慾人所不欲也,人慾彰顯,聖人慾韜光;人慾文飾,聖人慾質樸:人慾於色,聖人慾於德。聖人不眩晃為服玩,不賤石而貴玉也。聖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 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守道真也。眾人學問皆反也,過本為來,過實為華。復之者,使反本實者也。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助萬物自然之性也。聖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為,恐離本也”。可見,聖人的行為不是刻意地去為,尤其是離失本真地去為。若離失本真很容易蔽塞真性。

在《道教義樞》五蔭義第十二中說:“受想既行,遂昏真性。”可以說“色、識、想心、行”都可以廕庇真性。其說:“色者質礙,五根是也。識是識著,造境心也。想者想象,追緣心也。心者受領,知違從也。行者行緣,生思量也。前之三心,唯是一念。後之一心,得有多念。通而為語,四心之名,更互相通。初心念是行緣,即可名行。亦復受緣,即可名心。亦是妄想,即可名想。”人由於心而生分別,一切來去動轉,皆從心生,多想聚集而生愛憎,或因著於所見而起貪慾、嗔志愚痴,此皆是覆蓋真性之礙障。

在道教認為,人的真性也是喜於安靜的。如果讓真性躁動起來,對人身體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在陶弘景的《真誥》日:“性躁暴者,一身之賊病:心閒逸者,求道之堅梯也。遂之者,真去:改之者,道來。每事觸類,當柔遲而盡精潔之理。如此,幾乎道近也。"我們需要清楚的是,心與性有著密切的關聯。如道《經》雲:“心生則性滅,心滅則性現也。心滅者是寶。“《心書九章》中說:“心之靜,性也;動,情也:動而不止,欲也。性情慾三者,同出而異名也。性固善,情慾一萌,而有惡焉。情動微萌,智誘物化,物化不已,心存無兒。湖於染緣,移於習氣,染習既深,膚其本真矣。”在呂祖《前八品仙經》中說:“靜為之性,心在其中:動為之心,性在其中。心生性滅,心天性現。如空無相,洪然常滿。夫大道無象,內存於有,真性無外,不生其心,居境忘境,無象以存,守乎無體,固蒂深根,養於天真,若忘若存,精以合氣、氣以合神。“呂租《涵三語錄》中說:“天地未有,先有此性,有此性則有此氣,故性為天地之心,氣為天地之體, 豈有性而無氣乎? 抑豈有氣面無性乎?”“此性”為先天之性,如人裹天地之氣以生,有是性而有此氣,有此氣方有此形。“無是氣則形遂貴,如無是性,則氣安主乎? 氣如居宅,性如主人。尋著了主人,不必更問居宅,故見性明心。”如何能做到明心見性? 古云:“心是根兮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除盡光始現,心法兩忘性即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