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什么才是真性

什么是真性

真性就是指淳真直朴之性或全真之本性。道教认为能得全真之性则可致长寿。在《太上赤文洞古经》中说:“养其无象,象故常存,守其无体,体故全真。全真相济,可以长久。天得其真故长,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寿。世人所以不能长久者,为丧其无象,散其无体,不能使九窍百骸,与真体并存,故死矣”。成玄英老子)卷一解释“静日复命”中说:“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器尘,心神凝寂,故复于真性,反于惠命。”道教关于真性中的养生思想,多是阐述人们当回归于自然,减少太多的有意所为,而回归于自然而然的本真,这是因为每种事物都有其真性。

所以说,真性也就是自然之性,是天性,非人为之性。就马而言,其“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乾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当善于治马的伯乐出现时,对于其治过的马也就很容易失去自性。这是因为,“烧之,剔之,刻之,锥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 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马失去自性不是因为马本身,而是因为人为的原因。人们往往只为求得适已而不顾是否与它物相适而妄加驯化,以至于使其失却真性。所以,道教要求真性复归。

之所以要求真性回归? 这是因为人们已经迷失的太过遥远。庄子甚至认为仁义也是损伤真性的因由之一。如在《庄子,大宗师》中说:“夫仁义是非,损伤真性,其为残害,譬之刑戮。”这种观点,在其外篇《骈拇》中谈得更为详尽,其说:“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响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则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 使天下惑也!"依靠曲尺、墨线、圆规、角尺去端正事物的形态,是损伤事物本性的作法,依赖于绳索胶漆而使事物固结在一起,这是侵害事物本有的德性;屈肢折体以合乎于礼乐,响语俞言以合乎于仁义,这是失去人的常态的做法。所以长期以来,就使人们偏离或迷失了本性,尤其受身外之物诱惑而迷失了本性,以至于“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几者虽名声有大有小,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用生命作为牺牲,以伤害自己的本性为代价,去换取各自所需要的名、利、家与天下却是相同的。

也可以说争名利或夺天下是很容易败性或迷失本性的。道教并不是不要名利、家与天下,而是顺理成章地求取,这种顺理成章的求取多是有道人的行为,反之则是无道之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圣人而言则担心离失本真。如在《河上公章句》守微第六十四中说:“民之为事,常于功德儿成,而贪位好名,而奢泰盈满,而自败之也。终当如始,不致懈怠。圣人欲人所不欲也,人欲彰显,圣人欲韬光;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于色,圣人欲于德。圣人不眩晃为服玩,不贱石而贵玉也。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 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守道真也。众人学问皆反也,过本为来,过实为华。复之者,使反本实者也。教人反本实者,欲以辅助万物自然之性也。圣人动作因循,不敢有所造为,恐离本也”。可见,圣人的行为不是刻意地去为,尤其是离失本真地去为。若离失本真很容易蔽塞真性。

在《道教义枢》五荫义第十二中说:“受想既行,遂昏真性。”可以说“色、识、想心、行”都可以荫蔽真性。其说:“色者质碍,五根是也。识是识著,造境心也。想者想象,追缘心也。心者受领,知违从也。行者行缘,生思量也。前之三心,唯是一念。后之一心,得有多念。通而为语,四心之名,更互相通。初心念是行缘,即可名行。亦复受缘,即可名心。亦是妄想,即可名想。”人由于心而生分别,一切来去动转,皆从心生,多想聚集而生爱憎,或因著于所见而起贪欲、嗔志愚痴,此皆是覆盖真性之碍障。

在道教认为,人的真性也是喜于安静的。如果让真性躁动起来,对人身体的健康是有危害的。在陶弘景的《真诰》日:“性躁暴者,一身之贼病:心闲逸者,求道之坚梯也。遂之者,真去:改之者,道来。每事触类,当柔迟而尽精洁之理。如此,几乎道近也。"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心与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如道《经》云:“心生则性灭,心灭则性现也。心灭者是宝。“《心书九章》中说:“心之静,性也;动,情也:动而不止,欲也。性情欲三者,同出而异名也。性固善,情欲一萌,而有恶焉。情动微萌,智诱物化,物化不已,心存无儿。湖于染缘,移于习气,染习既深,肤其本真矣。”在吕祖《前八品仙经》中说:“静为之性,心在其中:动为之心,性在其中。心生性灭,心天性现。如空无相,洪然常满。夫大道无象,内存于有,真性无外,不生其心,居境忘境,无象以存,守乎无体,固蒂深根,养于天真,若忘若存,精以合气、气以合神。“吕租《涵三语录》中说:“天地未有,先有此性,有此性则有此气,故性为天地之心,气为天地之体, 岂有性而无气乎? 抑岂有气面无性乎?”“此性”为先天之性,如人裹天地之气以生,有是性而有此气,有此气方有此形。“无是气则形遂贵,如无是性,则气安主乎? 气如居宅,性如主人。寻着了主人,不必更问居宅,故见性明心。”如何能做到明心见性? 古云:“心是根兮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除尽光始现,心法两忘性即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