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引子

凡是看過電影《烈日灼心》的朋友應該都對其中的一段情節記憶猶新。那便是其中的犯人在接受審判後被判處了死刑,但礙於其認錯態度良好因此被執行“安樂死”在行刑過程中,犯人被注射進一種特殊的藥物,隨後很快就死去了。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電影片段

這樣的橋段之所以讓人記憶猶新,主要是這種神秘的行刑方式很少被人們提及,更不用說搬上大熒幕了。因此人們對這一件事都充滿了好奇。那麼究竟什麼是“安樂死”呢?又為何要設置這種刑罰呢?

01

其實,說到死刑這種刑罰,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不過,與今天不同的是,古代的死刑種類十分複雜,並且十分殘忍。據曾經刊登在《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上的《中國古代死刑行刑種類考》一文中講述,中國古代的死刑種類十分龐雜。如:凌遲、斬首、車裂、棄市等等。那個時候的死刑不光有懲罰犯人的目的,還帶有一定的羞辱性質和警告旁人的性質。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行刑現場劇照

不同於現在的秘密進行,古代的死刑都是公開進行的。古代的統治者都會選擇一個時間,將被判處死刑的犯人一同處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節省了時間簡化了步驟還能夠因此吸引大批民眾圍觀,造成強有力的震懾效果。


02

不過隨著封建帝制的結束,這些殘酷的刑罰也退出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槍決等更加直接的方式。後來,還出現了“安樂死”。其實,所謂安樂死就是通過注射鎮靜劑和劇毒的氰化物或者凝血劑等藥物來達到結束人體機能的目的。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關於“安樂死”的一項民意調查

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國家如荷蘭、比利時等已經允許了醫生在特殊情況下通過安樂死來結束重症病人的痛苦。在我國,針對死刑犯也已經可以執行“安樂死”,那麼“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 其實不然,即便是所謂的“安樂死”也是伴隨著巨大痛苦的。雖然槍決看起來十分恐怖,並且犯人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在安樂死中,犯人所承受的痛苦和心理壓力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在槍決時,犯人雖然會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一旦行刑可能只是一秒鐘的事情,犯人基本來不及感受到疼痛就已經死去了。而在安樂死的過程中,犯人則需要在藥效還沒發揮作用之前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變化,這種心理壓力明顯是難以承受的。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有些重病的人會選擇安樂死

03

另外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是不同的,因此注射的藥量也是各不相同。一旦藥量沒有把握好,犯人很有可能出現沒有死成的情況。雖然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少,但是還是不能保證排除。那麼假如注射藥物後犯人沒死怎麼辦?可能有的人會以為,既然沒有死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活下來了?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犯人被押往刑場

答案是否定的,犯人真實的下場其實十分的悽慘。和槍決一樣,假如犯人在第一槍之後還沒有死亡,那麼緊接著就會迎來第二槍,直到確認犯人死亡為止。“安樂死”也是一樣,假如犯人出現第一針沒有死亡的情況,那麼就會被補上第二針。而這一針的藥量是大多數犯人絕對無法承受的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犯人所受到的心理壓力是空前的,經受的痛苦也比直接槍決要大得多。

犯人被執行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下場依然十分悽慘

影視劇中被執行死刑的情節

結局

不過,既然犯人犯了罪就理應受到懲罰,相比於槍決來說,“安樂死”可以說是一種相對“體面”的死法。但不管怎麼說,死刑終究是一種令人感到恐懼的存在,只有我們牢記國家法律,做到遵紀守法,不做有害社會的事情,才能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才能追求真正的安樂。

《中國古代死刑行刑種類考》

【唐】: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死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