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悟空问答,问题是“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有哪些’必读’书目”。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就再展开聊一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必读”的书!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那“必读”这个耳熟能详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是“在以考试或学术为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教授给他的学生圈定的读书范围”、这对于大众而言显然没有作用;第二种是“市场营销的说辞”,为了卖书或者展现推荐者的强势。


为何我们看到”必读“,会感觉很舒服呢?

因为有强烈的“确定性”啊,大脑喜欢这种感觉。暗含的意思是,“只要读了这些书,就必然获得某些价值”,很显然,这个逻辑很扭曲。作为家长,抱持这种“必读”的教养育儿概念,给孩子买书并且逼着读“必读”书,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作为老师,为了教学效率,偶尔约定那么一两本必读倒也无妨,“课本”总归算是孩子的必读书,但各地也不一样。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读书≠阅读能力,怎么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当然很重要,甚至是所有学习能力中的基础,很多“数学其实不错,就是常常看错题”,跟数学无关,问题还是出在阅读能力上。

要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能读”,其次要“杂读/精读”,最后是“多读”。

能读,就是具备符号识别和理解能力,认字、认单词、理解数学符号等,都是能读的前提。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识字量,是个不错的基础。但必须注意,看图不是读书,绘本只适合低龄儿童,读图与读文字是两种不同能力,过度依赖有图形辅助的书,反而会制约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

杂读与精读,其实锻炼灵活运用。现代语文课本中,融合很多题材的内容就很好。这方面,大部分家长顶多做到多买些不同类型的书,至于通过教学提高孩子能力,还要靠老师。

多读,这是学校老师搞不定的事儿,反而是家长的发挥空间。只是指望在学校学的那些课文,最多有个简单基础,没有大量阅读,别说语文能力,各方面提升都会遇到障碍。这些年,国家教育政策特别强调阅读量,是个好事。但要实现得好,不能靠国家规定,要靠各家努力。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不迷信“必读”,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好书很多,但都不是“必读”,千万不要迷信“必读”书目,尤其是不要逼孩子读以下两类书!

第一类“文学名著”,最典型就是四大名著,也包括国外那些几百年前的大部头文学经典。真的有必要通读原著么?当然没有必要。低龄阶段读些现代图画故事版,当然没问题。原著嘛,家里买一些,彰显有内涵就行了,这些名著孩子在学校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并有了解,当各种机缘触发他们兴趣的时候,自然会去读,并非“必读”。

第二类“文化典籍”,名字就不列了,容易被喷。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孩子通过正常课业学习会有了解。但要去啃这些书,不带着“研究”目的去读,绝大部分人都啃不下来。这些书的段位太高,对那些具备较高“阅读能力”的人有益,而不是用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世面有很多趣味解读本,甚至漫画名著的方式,足够了。老师逼着读,已经很痛苦了;家长想读自己读,别逼着孩子去读,非常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读啥呢?答案在这里。

杂读,多读。

朋友老师推荐的书,尤其是家长觉得“可能有趣”的书,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常常买些,自己也翻翻,向孩子推荐,多引导孩子去触碰。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热爱读书”的样子,还敢于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效果会事半功十倍。有些老师在班里搞“阅读存折”,是个非常好的做法,值得推荐,学校不搞自己搞也行。杂读有一种好办法,就是读纸质的杂志报纸,内容通常比较杂,报纸已经不常见了,有些纸质杂志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

成年人给自己买的书,能读1/10已经是非常不错了;给孩子买的书,能有1/3被孩子瞧上并读过,谢天谢地,家长管理好自身的期望值。这个地方,存在非常大的消费冗余。有些学校允许同学相互换书,是个挺好的办法。总之,降低期望值,别觉得书买了,只有读了对得起它。事实上,很多书,买过来摸摸封面,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买和没买差别很大,。

提升“阅读能力”,是为了学习更好么?当然不仅仅是,读书哪里是为了书啊,是为了读懂这个社会和世界,更是为了读懂自己。

世界上没有一本“必读书”,尤其不要逼孩子读这两类书


本人研究教育,欢迎转赞评藏+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