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蒋百里与蒋介石同是浙江人,但不同族。早年蒋百里追随梁启超,矢志推翻袁世凯,晚年与蒋介石共事,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渗透在许多历史事件之中,并从这个侧面反映着一段历史。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我没有刮地皮,没有钱出国!”

蒋百里,1882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01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蒋百里学成回国,投身革命活动,训练新军,于1912年冬出任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

1929年秋冬,蒋百里的得意门生唐生智欲起兵反蒋介石,密电老师征询意见,蒋百里回电劝他向西北地区发展,但唐生智没有采纳。蒋介石得知后立刻查抄了唐生智驻沪总部,几天后又闯进蒋百里住宅,从他家里搜出一架无线电台、密码本和一份致唐生智的电报稿。之后,蒋介石命上海派6名便衣跟在蒋百里身边,名为“保护”,实为不让他自由活动。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元月6日,唐生智兵败,化装逃走。一周后,蒋百里被解至杭州,监禁在西湖蒋庄。不久,蒋百里被押解至南京,关在三元巷总部军法处待审,与邓演达、居正等同关一处,结为难友。蒋百里若被军法会审,他的罪名成立,必判死刑无疑。幸亏时任军政部次长陈仪将军暗中相助,以“拖”的办法使军法会审延期举行。

而且,蒋百里门生将帅满天下,蒋介石杀他徒失人心,所以一时还下不了决心。蒋百里的好友唐天如四方奔走,催促蒋的学生陈铭枢等出面保释蒋百里。陈铭枢时任国民党“行政院代院长”兼京(南京)沪卫戍司令,在军政界举足轻重。他见时机已到,便进言蒋介石,力保蒋百里。蒋介石也就顺水推舟,于1931年12月中旬释放了蒋百里,他还假惺惺地说:“我蒋某人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西安事变”中的蒋百里与蒋介石

1936年冬,蒋百里奉命考察欧洲军事返国,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不料次日拂晓,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当天,住在西安西京招待所的蒋百里等十多名蒋系军政大员同被羁押,蒋百里对张学良说:“我佩服你们的胆魄,赞成你们的正义勇敢行为!”

12月16日傍晚,张学良陪同蒋百里,来到软禁蒋介石的新住处西安金家巷一所军官私宅。蒋百里一进门,蒋介石立刻笑脸相迎,欠身握手,请他坐在床边沙发上。蒋百里比蒋介石大5岁,且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军校保定军官学校首任校长,所以蒋介石对他很尊重。张学良自行退出,二蒋关起门来密谈。蒋百里不急于引入正题,拐弯抹角地说:“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见过陆军大臣,看来明年(1937年)一定会大举入侵我国!”言下之意,你蒋介石要“安内”已来不及了。他还引经据典,叙说中国历史上亡国之痛,当“儿皇帝”均无好下场的教训。蒋介石听后,心有所动,蒋百里遂将话题转入解决“西安事变”的对策,他提醒蒋介石:“中央军不能急攻,更不能用飞机轰炸西安,否则会危及你的生命。为保持元气,应避免内战,以和平解决为好。”

他们先后两次密谈,加之当时各方面的工作形成的抗日大趋势,使蒋介石态度渐渐转变。他亲笔书写两封信,一封交宋美龄,一封交何应钦,致何函里明确指出:“星期六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派亲信蒋鼎文搭机将信送至南京。宋美龄接信后,由宋子文等陪同,飞赴西安。这时蒋百里向蒋介石建议:“中共方面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委员长不妨找周恩来谈谈。”蒋介石沉思了一会儿,点头赞同。此后,蒋百里对此事就不再介入。

民国军事家蒋百里:蒋介石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两蒋之间关系微妙

蒋介石虽很器重蒋百里,但从不授予他兵权。1938年秋,蒋介石任命蒋百里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仍由自己兼校长。蒋百里随校携全家搬迁,取道湘桂。他事必躬亲,心力交瘁,因操劳过度,罹病于11月4日在广西宜山与世长辞,年仅57岁。噩耗传来,举国震悼,重庆各界举行公祭,蒋介石亲临主祭。“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蒋百里为陆军上将。

抗战胜利后,蒋百里遗体迁葬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南山公墓。1971年,蒋百里的侄子蒋复璁和薛光前主编《蒋百里先生全集》,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蒋介石亲为题签。此举表示出了他对蒋百里先生的复杂情感。(潘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