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经皮给药系统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Big_Nono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控释、易去除、局部浓度高、安全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成为药品市场重要的一种剂型。经皮给药新技术包括透皮促进剂、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促渗、光机械波、磁导入。

广义的经皮给药系统包括皮肤局部药物递送系统(topical drug dilivery systems)和透皮药物递送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systems,TDDS)。前者作用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后者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入血。

与口服或注射给药比较,经皮给药系统的优势在于:①没有胃肠道刺激;②避免肝首过效应;③获得控释效果;④使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⑤安全性高,易移除;⑥皮肤组织降解酶少,可用于大分子药物给药。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和最外层屏障,主要防止微生物入侵。皮肤不仅起到物理防御作用,还有免疫、代谢和紫外线防护功能。皮肤包括角质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的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

那么,经皮给药新技术有哪些呢?

1、渗透促进剂

渗透促进剂是通过改变皮肤结构从而增加皮肤渗透性和可逆性削弱皮肤屏障作用的化合物。理想的渗透促进剂应无刺激性、不致敏、无光毒性、不引发粉刺、起效迅速、持续时间可控、无药理活性;单向性(使药物进入体内,而不能使内源性物质流失);去除后能迅速完全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与制剂中其他辅料相容性好;无味、无色;溶解度参数与皮肤接近。目前尚没有一种渗透促进剂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

2、离子导入

离子导入是在外加小电流作用下(<0.5mA/cm2),促进离子透过皮肤。离子导入能促进离子或非离子型药物依赖于电化学电位梯度进入体内。离子导入效率取决于药物分子极性、价态和迁移率,电路,制剂处方等因素,促渗机制包括电泳、电渗、电穿孔(电场导致皮肤孔道增加),特别适用于促进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药物经皮吸收。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3、电致孔

电致孔采用瞬时(毫秒到微秒之间)高电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孔道,增加细胞膜渗透性。电致孔促进经皮吸收的主要机制是电泳,被动扩散也起到作用,在施加脉冲后数小时仍能保持皮肤通透性。

4、超声促渗

超声促渗是在超声波作用下,促进药物分子透皮。超声促渗的机制包括空化效应、热效应(温度升高)、对流转运和机械效应(超声引发压力变化,导致应力产生)。超声促渗的药物品种不限,渗透更深,但需要借助超声耦合剂将能量从仪器中传递到皮肤中。

5、光机械波

压力波经激光放大后能穿透角质层,并能通过仪器精确控制其削减皮肤的深度及广度,持续时间为纳秒到毫秒,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将该技术作用于药物分子,能促使其高效透过皮肤;作用于皮肤则可以除去皮肤角质蛋白而不损伤表皮层,削弱皮肤屏障作用,促进渗透。

6、磁导入磁导入

通过施加磁场提高药物经皮吸收。脂质体、纳米粒等新剂型同时包载药物和超顺磁粒子,可作为载药磁共振显影剂,用于肿瘤热疗及靶向治疗。当利多卡因贴片施加磁场后,其透皮稳态流量增强因子明显增加。磁场并未改变角质层通透性,而是通过“磁运动(magnetokinesis)”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施加磁场可提高药物油水分配系数。经磁导入后,药时曲线下面积比未施加磁场时增加2倍多。


吴一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