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粽子葉,除了竹葉之外,在山東的山區還有一種,就是菠蘿(音)葉,菠蘿(音)葉粽子大家都愛吃,那麼這菠蘿(音)葉到底是一種什麼東東?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其實我們所說的菠蘿(音)葉正確的寫法應該是桲欏(讀音: bó luó)葉,就是桲欏樹的葉子,桲欏樹是櫟之一種,又有大小葉之分,葉大者稱桲欏樹,葉小者則為柞樹。

桲欏樹學名槲(讀音:hú)樹,別名柞櫟、橡樹、青崗、金雞樹、大葉桲欏等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桲欏樹為落葉喬木,其最大特點是“經霜傲雪葉不落”,只有到了春天,才由新芽把老葉拱掉。就這麼著,古人就把它叫做“不落樹”。也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慢慢地就把“不落”轉音為桲欏了。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秋天的桲欏樹葉

桲欏樹為強陽性樹種,喜光、耐旱、抗瘠薄,適應能力強,壽命長,有較強的抗風、抗火和抗煙塵能力,桲欏葉以前主要用來飼柞蠶,關於用桲欏葉養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早些年的時候,我們這裡沒有棉花,家家戶戶都靠養蠶織衣。

傳說有一個姑娘嫁給了當地的一戶人家,家境不富裕,而且公婆不善良,欺壓剛過門不久的媳婦,逼著她每天上山採桑葉養蠶。

那個時候當地家家都養蠶,蠶只吃桑葉,山上可採的桑樹葉已經很少了,媳婦採不到很多桑葉來養蠶,回家常常捱罵捱餓,她家的蠶一直也長不大。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小姑子心痛嫂子,就跟著嫂子上山去採桑葉。

小姑子發現滿山的桑樹都光禿禿的,葉子都被採沒了,到哪裡去採桑葉呀!而漫山遍野的桲欏樹枝繁葉茂,卻沒有人採桲欏葉。

小姑子問嫂子:“為什麼採桑葉不採桲欏葉啊?”

“傻丫頭,蠶寶寶只吃桑樹葉,不吃桲欏葉。”嫂子說

小姑子很無奈,她想“要是能把桲欏樹變成桑樹就好了,這樣蠶寶寶就能吃桲欏葉了”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小姑子天真的對著大山喊起來:“山大王,山大王,你能讓桲欏變成桑,我許配你山大王!”

誰知話音剛落,一陣旋風颳起,天旋地轉,一瞬間,漫山遍野的桲欏樹葉都變小,成了桑樹,肥碩的桑葉滿枝杈!姑嫂兩個喜不自禁,心想這下可不用愁採桑葉了。

旋即,又一陣大風颳起,小姑子隨風而逝,無影無蹤。

原來傳說中能夠呼風喚雨的山大王聽到了小姑子的話,答應了她的要求,並搶走了小姑子。

嫂子茫然地在大山裡尋找,最終迷失於山林,不知所終。

從此以後,蠶寶寶既吃桑葉,也吃桲欏葉了。

如今,雖然物質豐富,美食滿天下,但到了端午節,依然愛吃媽媽包的 (點擊查看)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大鍋煮的粽子,香甜、味濃,打開粽葉,便有一股濃濃的粽香衝擊到你的味蕾,吃到嘴裡,那是難得的世間美味!

一捆粽子,一個雞蛋,就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如今,這種滿山遍野,被當地人認為沒什麼用處的樹葉子已經出口到國外,還成了香饃饃,進入到了大商超裡面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超市裡真空包裝的槲葉

比如在日本,槲葉被稱作柏葉,象徵著吉祥如意、長命百歲。每年的男孩節,大家都要食用一種名叫“和生果子”的食品,其包裝必然使用槲葉。

相信他們肯定沒有我們幸福,奢侈的包這一大鍋 (點擊查看),呵呵。

端午節話粽子,關於粽子葉的美麗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