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作為一個每天和汽車打交道的媒體人,最近幾年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自主品牌的造車水平有了很大進展,而宣傳上的進步更是遠遠超過了產品裡,什麼“豪華”、“前衛”、“厚道”這些詞往那一搬 ,似乎我們的自主品牌已經完成了對國際一線車企的超越。但凡你此刻還有一絲理智,那你一定知道:這TM扯犢子呢。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那實際上,自主品牌車企如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水平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扒掉主流自主品牌的底褲,看看它們的主力產品究竟如何。那些連外觀都還處在山寨階段的汽車作坊,我們不聊也罷。

底盤平臺:主力產品仍然以逆向研發為主

我們都知道自己寫作業費時又費力,而抄作業則又快又省事,造車也是一樣,從頭開始研發、調教、測試,走完全部流程不僅需要3-5年時間,還要燒掉大量的研發經費,如果車型上市之後市場表現並不好,那這大把的鈔票基本就算是打水漂了。儘管模塊化平臺的理念大大降低了研發成本,但對於很大一部分車企來說,這方面的經費投入仍然還是天文數字。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所以,在自主品牌20年左右的發展時間裡,它們都在逆向研發,即使到了“自主車不遜於X系車”的今天,仍然以逆向研發為主。熱賣的哈弗H6的底盤結構、佈局酷似老款本田CR-V,H7底盤近似老款XC60,而H8的底盤則逆向自奔馳的ML級(即現在的GLE),至於哈弗H9,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當然其它自主品牌也是一樣,如今風頭正勁的吉利博越,以及定位更低的遠景SUV,底盤均出自由吉利的首款SUV全球鷹GX7衍生而來的NL平臺,而全球鷹GX7的底盤則酷似同時期的豐田RAV4。吉利家的轎車產品,無論是遠景還是帝豪,都出自於FE平臺,而FE平臺則是由豐田第九代卡羅拉,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花冠開發而來。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當然逆向豐田的遠不止於吉利,比亞迪也同樣“熱愛”花冠,像現款的“秦”“G5”“E5/速銳”“F3”,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們的C柱造型仍然無限接近十幾年前的花冠。鼓吹“德系四大豪華品牌“之一的寶沃,則是逆向了老款途觀的底盤。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這裡我要找補一句,其實像博越這樣的產品,儘管仍然和老款的RAV4有一定的聯繫,但它的底盤工藝相比當年的GX7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細節設計、材質用料上,我們的自主品牌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帶給消費者的體驗也有了一定的不同,可以說經過了那麼多年的“逆向”,主流車企已經吃透了當年經典車型的技術。更可喜得是已經出現瞭如“領克01”這樣正向研發的車型,相信隨著自主品牌的上探,越來越多的自主車企將轉向正向研發的道路。

動態表現:仍然有極大差距

和底盤方面的情況類似,動力上廣大自主品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流自主品牌基本已經告別了三菱動力,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但整體和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自主品牌研發的發動機基本都是2.0L及以下排量,如果但看數據的話,那麼諸如長城最新的1.5T發動機、上汽的2.0T發動機,已經在數據上比肩主流合資品牌了。當你滿心歡喜的開上這些車,去體驗它們“強勁”的動力時,實際的加速感受、平順度、故障率往往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造成這一結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變速器的表現,以及它們的調教匹配。我們拿大家口中最不濟的韓國車來舉例,從最初使用三菱技術,到自行研發小排量自吸發動機,再到如今的1.4T、1.6T、2.0T、3.3T甚至4.0排量以上都應有盡有,L3、L4、V6、V8、前驅、後驅各種結構、各種佈局齊備,6AT、8AT、DCT變速器全部可以自行研發,每一項的積累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們主要的自主品牌則邁出一大步。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MT還沒整順溜,就開始研發AT,AT沒造出來,又一頭扎進了DCT的懷抱,技術本身不成熟,再加上缺乏調教的經驗,造成了要麼換擋太慢,犧牲動力表現;要麼換擋頓挫,影響駕駛平順;要麼體驗尚可,但可靠性一般。當然也有一部分車企選擇採購如採埃夫、愛信、格特拉克這些知名供應商提供的變速器,但由於車型成本限制、廠商設置技術壁壘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拿到的仍然不是它們的尖端產品。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除卻變速器這個短板以外,發動機方面儘管數據說的過去,但具體細節的技術方面仍然和國際一線大廠差距明顯,以至於很多自主品牌車主,“享受”著“越級”的油耗表現。

設計方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如果說自主品牌的車從以前的難開,到現在的能開,並且向好開努力著的話,拿自主品牌的外觀內飾設計,已經站上了“好看”的高地。在我看來WEY VV7、MG6、比亞迪宋MAX、全新一代唐等等車型的外觀設計,都已經算是非常好看了,即使和同級別、同價位的合資車型相比,也完全不弱。甚至一部分車型,還在探索前瞻的審美,不管你喜不喜歡,這踏出的一步,值得點贊。可見國際一線設計師的加盟真的讓自主品牌受益匪淺,其中的廣告效應也十分喜人。

配置方面:真正融入全球供應商體系

過去我們都說自主品牌車厚道、配置高,但當時的自主品牌車所謂的配置豐富,大多是體現在低端車型就配備了彩色大屏、DVD、天窗、自動空調等等配置,在真正的科技配置,或者說主動安全配置上,其實有很大的不足。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現如今,隨著博世、電裝、法雷奧等等供應商巨頭和自主車企達成協議,甚至其中一部分已經在國內建廠生產,自主品牌越來越融入到國際的供應鏈體系,現在你能看到自主品牌車配備了盲區監測、併線輔助、主動剎車、HUD抬頭顯示、全LED大燈等等高端配置,它們正在變得不僅“厚道”,而且“智能”。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而內飾的用料、材質上,自主品牌的工藝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接縫越來越均勻、填充越來越柔軟、面料越來越高檔,所以在配置方面,如今的自主品牌真正的領先合資品牌了。

宣傳方面:海軍出征 寸草不生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不管你在哪個平臺,都能看到對各個品牌車型肉麻的讚美,這些水軍對於品牌是好是壞,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是看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聲音被淹沒時,作為一個媒體人,總感覺有些悵然若失。

總結:戒驕戒躁 急速行軍

各個方面都講完了之後,我停筆發了會呆,想了想這些年我開過、看過的哪些自主品牌車。當我第一眼看到它們的外觀、體型時,有很多讓我驚豔的,當我坐進它們的車內時,有很多讓我讚歎的。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它們漂亮、高檔,甚至有些真的可以說是豪華。但當我開動它們的時候,它們總感覺還不是那麼的聽話,毫不誇張的說,它們大多數都沒有我們公司那臺將近十年車齡的驪威好開,並不是說驪威有多好,驪威擋位不多,動力不強,開起來不運動,但它能做到,讓你開起來輕鬆、無感。機械方面的突破,往往需要比設計方面更多的沉澱和打磨,期望廣大自主車企,戒驕戒躁,急速行軍,我期待你們將來的作品。

熱門資訊

|||

天天說趕超合資,平心而論,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麼水平?

聽說戳贊和轉發會有好運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