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作为一个每天和汽车打交道的媒体人,最近几年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自主品牌的造车水平有了很大进展,而宣传上的进步更是远远超过了产品里,什么“豪华”、“前卫”、“厚道”这些词往那一搬 ,似乎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完成了对国际一线车企的超越。但凡你此刻还有一丝理智,那你一定知道:这TM扯犊子呢。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那实际上,自主品牌车企如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扒掉主流自主品牌的底裤,看看它们的主力产品究竟如何。那些连外观都还处在山寨阶段的汽车作坊,我们不聊也罢。

底盘平台:主力产品仍然以逆向研发为主

我们都知道自己写作业费时又费力,而抄作业则又快又省事,造车也是一样,从头开始研发、调教、测试,走完全部流程不仅需要3-5年时间,还要烧掉大量的研发经费,如果车型上市之后市场表现并不好,那这大把的钞票基本就算是打水漂了。尽管模块化平台的理念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但对于很大一部分车企来说,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仍然还是天文数字。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所以,在自主品牌2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里,它们都在逆向研发,即使到了“自主车不逊于X系车”的今天,仍然以逆向研发为主。热卖的哈弗H6的底盘结构、布局酷似老款本田CR-V,H7底盘近似老款XC60,而H8的底盘则逆向自奔驰的ML级(即现在的GLE),至于哈弗H9,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当然其它自主品牌也是一样,如今风头正劲的吉利博越,以及定位更低的远景SUV,底盘均出自由吉利的首款SUV全球鹰GX7衍生而来的NL平台,而全球鹰GX7的底盘则酷似同时期的丰田RAV4。吉利家的轿车产品,无论是远景还是帝豪,都出自于FE平台,而FE平台则是由丰田第九代卡罗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花冠开发而来。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当然逆向丰田的远不止于吉利,比亚迪也同样“热爱”花冠,像现款的“秦”“G5”“E5/速锐”“F3”,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它们的C柱造型仍然无限接近十几年前的花冠。鼓吹“德系四大豪华品牌“之一的宝沃,则是逆向了老款途观的底盘。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这里我要找补一句,其实像博越这样的产品,尽管仍然和老款的RAV4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的底盘工艺相比当年的GX7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细节设计、材质用料上,我们的自主品牌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带给消费者的体验也有了一定的不同,可以说经过了那么多年的“逆向”,主流车企已经吃透了当年经典车型的技术。更可喜得是已经出现了如“领克01”这样正向研发的车型,相信随着自主品牌的上探,越来越多的自主车企将转向正向研发的道路。

动态表现:仍然有极大差距

和底盘方面的情况类似,动力上广大自主品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流自主品牌基本已经告别了三菱动力,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但整体和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自主品牌研发的发动机基本都是2.0L及以下排量,如果但看数据的话,那么诸如长城最新的1.5T发动机、上汽的2.0T发动机,已经在数据上比肩主流合资品牌了。当你满心欢喜的开上这些车,去体验它们“强劲”的动力时,实际的加速感受、平顺度、故障率往往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造成这一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变速器的表现,以及它们的调教匹配。我们拿大家口中最不济的韩国车来举例,从最初使用三菱技术,到自行研发小排量自吸发动机,再到如今的1.4T、1.6T、2.0T、3.3T甚至4.0排量以上都应有尽有,L3、L4、V6、V8、前驱、后驱各种结构、各种布局齐备,6AT、8AT、DCT变速器全部可以自行研发,每一项的积累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主要的自主品牌则迈出一大步。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MT还没整顺溜,就开始研发AT,AT没造出来,又一头扎进了DCT的怀抱,技术本身不成熟,再加上缺乏调教的经验,造成了要么换挡太慢,牺牲动力表现;要么换挡顿挫,影响驾驶平顺;要么体验尚可,但可靠性一般。当然也有一部分车企选择采购如采埃夫、爱信、格特拉克这些知名供应商提供的变速器,但由于车型成本限制、厂商设置技术壁垒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拿到的仍然不是它们的尖端产品。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除却变速器这个短板以外,发动机方面尽管数据说的过去,但具体细节的技术方面仍然和国际一线大厂差距明显,以至于很多自主品牌车主,“享受”着“越级”的油耗表现。

设计方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如果说自主品牌的车从以前的难开,到现在的能开,并且向好开努力着的话,拿自主品牌的外观内饰设计,已经站上了“好看”的高地。在我看来WEY VV7、MG6、比亚迪宋MAX、全新一代唐等等车型的外观设计,都已经算是非常好看了,即使和同级别、同价位的合资车型相比,也完全不弱。甚至一部分车型,还在探索前瞻的审美,不管你喜不喜欢,这踏出的一步,值得点赞。可见国际一线设计师的加盟真的让自主品牌受益匪浅,其中的广告效应也十分喜人。

配置方面:真正融入全球供应商体系

过去我们都说自主品牌车厚道、配置高,但当时的自主品牌车所谓的配置丰富,大多是体现在低端车型就配备了彩色大屏、DVD、天窗、自动空调等等配置,在真正的科技配置,或者说主动安全配置上,其实有很大的不足。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现如今,随着博世、电装、法雷奥等等供应商巨头和自主车企达成协议,甚至其中一部分已经在国内建厂生产,自主品牌越来越融入到国际的供应链体系,现在你能看到自主品牌车配备了盲区监测、并线辅助、主动刹车、HUD抬头显示、全LED大灯等等高端配置,它们正在变得不仅“厚道”,而且“智能”。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而内饰的用料、材质上,自主品牌的工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接缝越来越均匀、填充越来越柔软、面料越来越高档,所以在配置方面,如今的自主品牌真正的领先合资品牌了。

宣传方面:海军出征 寸草不生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不管你在哪个平台,都能看到对各个品牌车型肉麻的赞美,这些水军对于品牌是好是坏,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看到一些真正有用的声音被淹没时,作为一个媒体人,总感觉有些怅然若失。

总结:戒骄戒躁 急速行军

各个方面都讲完了之后,我停笔发了会呆,想了想这些年我开过、看过的哪些自主品牌车。当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外观、体型时,有很多让我惊艳的,当我坐进它们的车内时,有很多让我赞叹的。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它们漂亮、高档,甚至有些真的可以说是豪华。但当我开动它们的时候,它们总感觉还不是那么的听话,毫不夸张的说,它们大多数都没有我们公司那台将近十年车龄的骊威好开,并不是说骊威有多好,骊威挡位不多,动力不强,开起来不运动,但它能做到,让你开起来轻松、无感。机械方面的突破,往往需要比设计方面更多的沉淀和打磨,期望广大自主车企,戒骄戒躁,急速行军,我期待你们将来的作品。

热门资讯

|||

天天说赶超合资,平心而论,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到底什么水平?

听说戳赞和转发会有好运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