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重庆未来5年是否能成为中国第三城,中西部的领军城市?

倾城雪亲幂无间


1、未来城市的竞争,重庆将不敌成都

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大家,直辖市里面也有发展不好的,那就是天津和重庆,相反,看武汉和成都,两个省会城市都是集中全省的力量在求发展,所以从未来的经济形势来看,成都似乎比重庆更胜一筹。

2、北京、上海、深圳是重庆无法逾越的三座大山

回顾2017年,重庆经济增速高于北上深,但是到了2018年,重庆经济增速放缓,很有可能全年的经济增速被深圳超越,所以,从未来五年来分析,重庆很有可能在GDP上超越广州,位列第四,但是与深圳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充其量重庆五年后,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但是,重庆的面积和人口体量相当于一个省,GDP位列全国城市第四,并没有什么骄傲的地方。

总结:

重庆五年后,总量虽然可以排在全国城市第四名,但是并不能说明重庆就很强大,相反,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会被成都、武汉等城市超越。我在2017年就分析过,重庆的GDP增长是资源型增长,人均GDP在中西部属于靠后城市,所以看重庆的经济,其实要做区分,将远郊区县和都市区做一个划分,这样会更加科学。


蒋昊说经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来捋一捋重庆的前世今生。


就说近的吧,中国解放以后,重庆历史最好水平,还是在四川省内城市的时候,那就是1989年,重庆的gdp,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位,也就是说重庆曾经坐过全国第三的位置。


解放以后,重庆属于四川省内城市,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得益于国家和四川省扶持,把重点军工企业,科研院校布局在道路崎岖不平的重庆,四川省重庆长安汽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里汽车城让国人羡慕,得以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其1989年重庆gdp成为国内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由于国家三峡工程的建设,为了长江沿岸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四川的重庆市,四川的涪陵市,四川的万县市,四川的黔江地区等38个区县市,人口三千多万,一起划出四川,一起成立新的重庆市,面积达到八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中级省级的规模,比台湾省的土地面积还要多得多,土地面积与中国浙江省不相上下,既使如此,新重庆仍然没有达到1989年,还是在四川省内城市的最好水平。


重庆想要成为中国的第三城,其实也没有多难,重庆要想领军中西部城市,首先得超过成都和武汉。


见解派


如果按照国家城镇定位重庆是中西部第一城。

  • 国家级新区批复,重庆排在上海、天津之后第三个批复。
  • 国家国际化中心城市定位,2005年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天津。
  • 国家城镇规划,国家国际化中心城市定位,2010年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
  • 到2018年10月前确定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后四个依次是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 实际上在国家发布的城镇规划中,城市是分前后的,也就是说重庆是全国第五城,中西部第一城。

大家常说的一线城市,是上海第一财经期刊中商业魅力城市排名,没有说是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也没有说是经济综合实力排名。

  • 商业魅力城市排名只是上海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期刊发表。

  • 选取的打分项和权重规则不能反映城市综合实力。

自清总督时,京师重地就有重要城市相伴,现在天津代表北京的许多功能,同样地处保定市旁的雄安新区同样具有重要功能。

  • 看清时期大区总督府及区域中心城市。

  • 大区中心是历史和地理形成的,改变的并不多!
  • 全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己经发展为国际化大城市。

  • 首都、京津冀核心城市,北京市。


  • 全国经济中心、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市。

  • 改革开放门户城市、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市。

  • 全国范围内,一线城市只有这三个。
  • 另外两个特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长江经济代,重庆、成都、武汉作为核心城市先后被确定建设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落后于北上广,也落后于天津市。





十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将来就不好说了。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郑州都具有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潜力。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未来重庆成为全国第三城,既不可能,亦无必要。原因是重庆“两强两弱两重":

一一两强:

一是政治地位强。直辖市,副国级领导,这反而激发其他城市的一种拼搏奋斗之心!

二是消费集聚力相对强。毕竟3000多万人的消费,量较大,比其他城市多1000多万人的消费集聚,是一个优势。

一一两弱:

一是科技水平弱。没有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生。重庆也是劳务输出大市,说明产业的吸纳力不高。

二是文化的辐射影响力弱。在西南片区,文化影响力并不比成都强。

一一两重:

一是扶贫攻坚任务重。重庆与北上广深,乃至天津比,城乡二元发展压力大,大量扶贫任务,让重庆必须更加脚踏实地,要有不图虚名的战略定力!

二是发展任务重。重庆处于上游成都和下游武汉之间,这两个省你追我赶,两个省会也奋发进取,重庆稍不留神就会被摔下,而且北边的西安,南边的贵阳也虎视耽耽。


一路红眼


就一句话,重庆是不可能进入全国前三的,甚至也不可能成为中西部的领军城市,重庆根本无法挑战成都的作用和地位。

如果说全国前三,京沪武深,这个前四的全国性一线大城市的局面,可能未来五百年都不会改变。北东南中各一座,如果增加一座一线大城市布局在西部,可能是成都,那么东西南北中都有一座一线大城市,布局堪称完美。

重庆的资源条件,不足以支持重庆成为全国性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之间的比较,不是看是否有8.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更不是看有3300万的农民,这些都是自身的条件。而更重要的是,看这座城市的地位、位置、区位腹地,还有产业规模产业层次,影响力。从这些来看,重庆还不太入流,说白了只是一个3300万人口8.24万平方公里的小省省会而已。和京沪武深这样的传统大城市,相差太远。比如就和武汉比比,武汉城市规模、交通、教育科研、产业规模、企业总部实力、辐射力等等对比一下,重庆根本无法和武汉相提并论。

为什么说重庆连中西部第一城都做不了?很可惜,因为有成都!中西部的军政大权,几乎所有的大区机构都落户成都,比如西部战区等。重庆虽然作为直辖市,也取代不了成都的地位。

可以说,重庆虽然是直辖市,其实本质上无非只是一个小省的省会而已,只是碰巧,这个省和省会都叫重庆,重庆省重庆市而已。


武大东湖


作为重庆人容我说一句:重庆未来五年能否成为中国第3城市我认为是不能的,但是成为中西部的领军城市这个是可以的。


现在的一线城市普遍认为有四个就是北上广深,而如果要成为中国第三的城市的话,那么无疑是要把广州和深圳挤下去才能跻身前三,我们要挤下广州和深圳是何其的难啊。

从人口来看,重庆的主城区人口远远不及深圳和广州。虽然重庆全境有3000万的,但是重庆主城区大概就800万人的样子,深圳的话每年的常住人口都有1000万以上,广州也是。所以人口第一项就已经输了,况且每年广东和深圳都有大量的务工人员存在,而重庆的务工人口数量远远不及深圳和广州。

从经济活力来看。现在的珠三角城市新区,已经转型服务和科技行业。这里面有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有华为,vivo等手机领域的科技公司,有腾讯等网络公司。而重庆的话,还在以工业汽车和投资等领域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重庆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有莫大的关系,各种原因也不用我多说。虽然现在有一大批的电子厂在内迁,重庆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生产基地,但是的话整体来看重庆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无疑重庆的产业结构是要落后于广州和深圳的,自然重庆的经济活力也不如广州和深圳。

既然比不到广州深圳,我们来看一看在中部地区的地位。

首先容我说一点,重庆在中东地区部地区应该能算第一城市。中西部地区和重庆竞争力大的就是武汉和成都,成都就不用我说了,通过合并和扩张现在虽然GDP整体在扩张,但是除了成都的话整个四川来说城市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而武汉地大人多,新兴的科技园区也在武汉建立,在未来的话他也是十分有潜力的。但是重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扶持力度是这三个城市中最大的。不管是渝新欧还是两江新区的开发,无一不体现这一巨大的优势。

总之比来比去都没意思,大家一起协同发展才是最好!


芦苇人生


2017年重庆的GDP总量应该在全国排名第五,当然,这是重庆全境的GDP。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老重庆地区从建国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全国前六,西部第一。是首个经济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也是第一批计划单列市。即使按老重庆排应该也是第六或者第七左右。重庆担子比较重,不过正因如此后劲也比较强。大重庆地区,我们重庆人不屑于这么去比较。老重庆地区重返前四巅峰还是有可能的。

第三次直辖时,接管了渝东北和渝东南,超过一千多万人。三峡移民安置和两翼地区的贫困问题可以堪称是世界级的。拿给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相当重的担子。不过庆幸的是16年,重庆全境的人均GDP和收入双双进入全国省级第十的位置。

重庆区位优势明显,坐拥长江上游两江交汇,果园港可实现水铁联运,货运列车直达欧洲。随着米字型高铁的成形,重庆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主城地区虽然有着逾三千年的历史,三为国都,三次直辖,不过重庆由于也是传统港口城市和实业城市,偏向于宣扬粗狂、豪放的一面,其它方面的文化价值并没有很好地被宣扬出来。

下图的温泉寺就在缙云山,是宋朝时蒙古大军领军人物战死之地,其战败也是其世界兵力转折的开始,因此可以说,早在宋朝,重庆不但保卫了国家,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嘉庆年间,重庆仅下半城商户就达1500多家,还有各色行会等等。宋朝从新修筑的重庆老城墙之一的通远门打造还不够精致,东水门还没打造出来。市内不少千年古刹都缺乏宣传和内在文化价值生动化。

重庆是西部地区最早开埠、建市和现代化的城市。重庆很早就开始建设电厂、水厂、中央公园、电话等现代设施。市内也散布着众多西洋历史遗迹,有洋行、外国政府机构、医院、教堂等等。但重庆人并没有很好地去诠释出来。

作为二战的反法西斯中心,历史遗迹更是不少,这也是可以打造的一个文化身份。

不过也有不少已经开始初现端倪。

和其它城市一样,不少精致而有质感的文化休闲场所也开始在重庆涌现。随着国家的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重庆自身多元而厚重的历史也将逐渐显现出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在此工作、生活或是旅游。

重庆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不甘落后,人工智能方面,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在全国取得成就。市民对于新生科技的敏感度、接受度显著增加。腾讯、阿里等集团相继来重庆表示要将重庆打造城智慧城市。平安集团也宣布将把重庆打造为亚洲最大的智慧医疗城市。全球五大机器人制造集团已经有四大落户重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中心落户重庆。重庆外贸方面领先西部城市。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通用航空制造行业也在成形。

随着重庆市民意识的进一步开放和奋进和城市的发力,重庆未来的实力将进一步加强。


重庆生活资讯


不能。理由很简单,广州的经济实力比你想象的更强大,而且铁定强于重庆。城市的经济实力,可不仅仅是拼GDP总量这么简单。要是单独拼GDP的话,苏州的经济实力已经错过了南京和杭州了。实际上并没有,南京和杭州依然强于苏州。

重庆要成为中国第三城,就必须超过广州。但超过广州并不是那么容易。几十年来,广州作为南方经济强市,其GDP仅次于上海,2016年才被深圳超越。但目前广州GDP依然领先于重庆。2017年广州GDP21503亿元,重庆19500亿元。前者领先后者约2000亿。客观地说,5年内重庆是可以追上广州的。

但发展质量,广州可是遥遥领先重庆的。就拿知名企业来说,广州坐落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南方电网和广汽集团,重庆没有世界500强。在2018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广州市有17家企业入围,而重庆入围企业数量仅有广州的一半左右。

还有广州的商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都强于重庆。就拿对外贸易来说,广州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对外贸易窗口,广交会至今已经办了100多届了。2017年广州进出口总额9714亿元,是重庆(4508亿元)的两倍多。因此,在国际上,广州的名号要比重庆响得多。

所以,重庆不单单是要做大经济总量,还要壮大产业,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财经知识局


当然不可能的。

第一应该是成都,第二应该是武汉,其他就第三。重庆不排名次。

成都是个好地方,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低消费高收入。成都人很休闲,上班都跟闹着玩似的,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天天喝茶聊天打麻将,看美女,吃火锅。钱从天上自然掉下来。成都房价很便宜,根本不需要贷款买,都是全款。而且交通很发达,两个机场,天天乘飞机全国,全世界到处游玩,不要钱似的。而且是天府之国,地位很高,全国就此一家绝无分店。景区也很多,又离得近,就在家门口都是景区,比如九寨沟啊,乐山大佛啊,青城山啊,坐公交或地铁几站路就到了。其他城市没法比


尘都迷路人


未来5年,成为中国第三城我觉得不太可能,毕竟重庆的发展和北、上、广、深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身为新重庆人,关于这一点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重庆GDP排行榜位居中国第六,但是距离成为我们心中的大城市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仅仅是一个GDP所能说明的问题。

重庆人口基数大,这是一个事实,所以GDP17010亿元下的人均生产总值不是我们想要的数据,虽然我们人口基数大,但是重庆一直在全面发展。

渝东北部的发展我相信是每一个重庆人有目共睹的,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的区县,任何一个欠发展的地方政府都会予以调控和政策支持。

相比较而言,对于一些省份城市而言,着全省之财力、物力发展一座城市,再看看周边城市,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以前的名城也在逐渐衰败。

这些很多人也是看在眼里的事情,城市边缘化是一个省份城市发展所需要避免的。


至此,被边缘化的城市有划入重庆的想法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万州,万州划入重庆以后,每年都在保持高速发展。

万州地区生产总值:897.39亿人民币,万州人口:175.77万,175万人口创造接近900亿的生产总值,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做到的这种发展!

如果当时的万州划入四川,就拿川东的城市来看,万州是无法撤销贫困区县的帽子。

重庆一直在保持高速、全面发展,我们不希望去对比GDP这些数据,我们只想城市发展能影响到市民的切身利息,城市越发展,市民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