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见过农村老人偏心到什么程度?

老刘且徐行


“你见过农村老人偏心到什么程度?”小时候和堂妹关系非常好,每次暑假和寒假她来了以后,都是同吃同住,但是在奶奶家吃饭,我们是不一样的,她的碗里有肉、鸡蛋;而我都只能看着,只是因为我家穷,在村里,她家在城市……

首先,不得不予以承认的是,在农村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农村老人确实是会偏心,而且有的时候是会很明显,这一点,除了是看你家境的好坏以外,还是男女之分,孙子和孙女是分得很清的,孙子和外孙,孙女和外孙女又是另当别论了,这是农村现实存在着的弊端现象;

但是,也不得不澄清的一点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这样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了,都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的,都应该要一视同仁,疼爱,现在的老人对小孩,别说偏心了,不溺爱就已经很好了;

关于上述内容,有任何观点,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


爱农帮


父母是偏心,我们姐弟妹四个,我是排行老大,,上学背着妹妹,上学就是在学校挂个名,回家就做家务活,父母心烦时,我就是,出气筒,15岁开时,一家人穿衣,都有我缝穿,母亲没文化,是个脑子单纯,简单的人,不管我做什么,总是嫌我做的慢,一不高兴就骂我,父亲听见我母亲劳道,就……小时没少挨父亲打,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做两样饭,母亲和我吃黑的,父亲,弟弟,妹妹们他们吃白面,后来长大了,吃了黑面就难受,母亲说我嘴馋,真的,不是嘴馋,吃了难受,我半个头疼好几年,早晨太阳快升起的时候,头就开始一会比一会儿疼,一个眼晴流泪,下午太阳快落时,头疼,一会儿比一会儿减轻,天黑就不疼了,没休息过,吃饭晚了,我就浑身突突,饭都嚼不动,浑身没有一点力气,16,7岁时,我没睡过舒服觉,一闭眼睛,就睡压,难受不能说话,特别害怕,我使劲的喊,使劲的喊,中午,晚上,黑夜,睡一回觉折腾十回,二十回,怕,怕啊,真的怕的不行,谁和我在一屋睡,别想睡好,家里亲们都知道…结婚以后,慢慢的减轻了,婚后,为了帮父母种地,我和我丈夫,一忙就是一个多月,一帮就是十几年,我的父母没说过我丈夫的好话,有一次,母亲劳道家里的事,我知道后,心里很难受,很委屈,你们说,天下有几个这样的女婿?我两个孩子上大学,我的父亲不愿意,人家的孩子,不上学就不过了?父亲,我孩子上学,你都不同意,有不花你钱,别人没啥事,你都照顾,我呢?父母太偏心了,我的心真的很难受,我在城里买房时,父亲不同意,现在好不容易找了个活,反正是我的事,父亲总是不同意,去年母亲摔骨折了,我让父母来我家,上午我不上班,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不给我方便,让我回老婆家,父亲啊!人的一辈子,有几个十年?我有难楚啊,我也有家啊!为什么就不能给我方便?父亲,我一辈子做的,没有一件事,对你心事,父母的偏心,都是无意的,你再有委屈,父亲他都不认为,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偏心,是无意的,我还要给父母做工作,来我家住,我会尽我的力,孝敬父母,


人生多彩653


你见过农村老人偏心到什么程度?

说个我高中同学的吧,她是嫁到外地的,她老公是老大,有一个兄弟和一个小姑子,小姑子还在上学。

我同学他们两夫妻攒了钱打算买房,结果他老公的弟弟知道了,他弟就要提前买房,说不买房结不了婚。他自己是没钱买的,就让他妈妈来跟他大哥借,我同学他老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她婆婆也知道他们两个打算自己买房的。

因为钱存的定期,快到期的时候,她婆婆就提前从乡下赶来,带着小叔子上她门等着拿钱,生怕我同学他们不给。

今年,她老公弟弟结婚,要回乡下办酒,她公婆直接下通知要把我同学睡的那间房让给小叔子做婚房,都不带商量的。我同学打电话问我公婆,那我回家去哪睡,她公婆让他们三人去跟奶奶睡!然后我同学就没回家参加婚礼了,就他老公去了,最近一直再闹离婚。她说,她公婆做的太偏心了,老公也是个愚孝,从来不考虑自己这个小家,让她很心寒!

在农村,我就感觉往往是懂事的得不到爱,会搞事的往死里爱。真心搞不懂,都是亲生的,偏偏要搞个区别对待,看着又可怜又可恨!


桔生淮南则为桔


分享网友的例子:

1、大晚上,我弟早早就睡了,他们两个在客厅看电视,突然聊到一个话题,就吵了起来,我妈说,里面睡觉的(我弟)更像自己!我爸更不服气说,我弟更像自己!!我就像个局外人在旁边,现在想起来都会难过得掉眼泪。更记得的是初中的一年冬天,脚可以冻疼的冬天。放学回家吃午饭,桌子底下他们三个人都穿了新的棉拖鞋,我不死心的问了我妈,结果没有就是没有。从那时候起就变得特别敏感,自卑。

2、每一次和弟弟打架,奶奶都是骂我,不管对错,总是说弟弟还小,你为什么不让着弟弟?我比弟弟大两岁,那时我大概二年级吧,我就在想,我忍一下下吧,两年后我弟就跟我现在一样大了,应该就不会要求我让着他了所以再长大一些,我和弟弟打架,我奶奶又说,弟弟还小,你为什么不能让着他?我很生气,你以前说他小,现在也说他小,他什么时候才不小!我奶奶说,他到100岁也比你小!

3、我是老二,上面有一个成绩比我不知道好多少倍的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所以我成了家里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因为生日和姐姐相近,所以我的生日从来都是和姐姐一起过的,姐姐吹完蜡烛之后,再拿掉两根蜡烛就是我的生日蛋糕。

4、我结婚的时候,母亲只给我们一床被子,而同一年,我哥结婚时,八床被子,红的绿的黄的,将新床堆得满满的。现在想起来,仍然来气,偏心得太明显了。

5、我有个孪生妹妹,她用新手机,我用二手手机,她穿新衣服我穿她的衣服,我问我妈:为什么她有新衣服而我没有。我妈说: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厉害吧,我妈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6、重男轻女很可怕,特别是男的还是小的,我30,我弟26,我妈住我这,我弟跟没断奶一样,现在赌欠一一屁股债,我妈在我这唉声叹气的意思是让我扛,我懒得鸟,在我这你有吃有喝有住,不乐意你就回去。


xmn9523


提起偏心这事儿,我也说说我妈妈这几十年的遭遇。我姥姥生了七个孩子,我妈妈排行老二,我妈妈太小时候的事儿我就无从知晓了,但是自从我妈妈十几岁能干活了,就一直跟着我姥爷去生产队当劳动力,还得割麻黄,然后背几十里地卖几块钱,补贴家用。至于上学和我妈妈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妈妈的大哥,做为家里的大儿子却不用干活,一直读书,到最后却读成书呆子,一事无成。到了我妈妈谈婚论嫁年龄,也不能结婚,在家里干活供我妈妈大弟弟上学,直到我妈妈的大弟弟考进市里上学,才把我妈妈嫁给了离市里不算远的我爸,好方便照顾我妈妈的大弟弟。那时候我爸爸家庭条件也不好,几间土房,几亩地,就这样我家地里产点啥,我姥姥家还得来瓜分一部分。后来我妈妈的小弟弟也在我家这边上学,我妈妈也是竭尽全力支助,我小舅舅也因此和我爸爸夸下海口,说将来供我上学,但是到现在别说供我上学了,就连我生孩子我都没看到小舅舅一毛钱。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姥爷的了癌症,也是在我家住着治疗,我妈妈天天用毛驴车拉着我姥爷去医院,直到后来病情严重不再治疗才回到我姥爷自己家。我妈妈两个学业有成的弟弟都飞走了,剩下这些失魂落魄的都放到我妈妈跟前,指着我妈妈帮衬。这些年日子好过了,也都过得像个样了,谁也不记得这个傻大姐了,就连我姥姥都从没说过一句良心话。


小草青青160985587


我老公的爷爷4个儿子,公公和我老公都属于老大!但是只偏心小的,典型的农村老太爷,重男亲女。老人家有自己的退休费,非要和老四一起生活。孙子3个,孙女6个。孙子读大学,老大和老二家各200,老四家5000!结婚,孙子200。老四家,是1万。过年,压岁钱只给重孙子各100,重外孙一分都没有,孙女还必须每年给老太爷过生日,拿钱,过年拿钱。另外几家儿子在老太爷过生日也要拿钱孝敬!最终都孝敬到老四家!我家公是教师,老公也争气,我们俩口子自食其力买房子,买车子。老太爷为此教训我老公,你怎么能不帮你小堂弟安排工作?去年老太爷摔跤住院,小婶娘就开始闹,凭什么要他一家照顾?要四家一起均摊费用。其实,老太爷的退休费都足够治疗。最后在住院期间,老四,老大,老二都去陪床照顾了几天。老三家看都没看一眼。出院不到半年,就去世啦!完全是没有人照顾,生活无法自理啦。临死之前,告诉二叔和我婆婆,说后悔级啦。饭都不给吃饱。去世后一年,小叔开始后悔,完全少了一份收入。老太爷的退休费之前是用来给小堂弟还车贷的。有一年,奇葩的是老太爷给小叔家买了养回来放,希望可以下小养赚钱!个个都希望把养宰了吃,老太爷不让。养最后因为吃苞谷消化不良,死了。大家反而很高兴!农忙时,老太爷自己要忙小叔家干活,还得要求几家也去给小叔家帮忙...


二耐


说到偏心,我发现题主和我的遭遇还是很像的,小时候我们家在农村也是很穷,人穷了真的是遇到谁都不待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算是最亲的了,基本上都是很偏心的。长大了有时候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到偏心的话题,他们总是说:家里都穷,我偏心能偏到哪儿去嗯?还不都是一样嘛?在很多大人眼里也许就只是一个很不经意的偏心,但是在小孩子心理确实能够记很久的。

就说我奶奶吧,我有一个叔叔,比我爸爸小几岁,我奶奶就特别喜欢我叔叔,我叔叔只有一个女儿,我奶奶也是非常的喜欢她,我的经历确实就是和题主很像,我叔叔一直在外面打工,很少回来,我叔叔那个女儿比我小一岁,所以也是我的妹妹,所以一直就跟着我爷爷奶奶一起的,农村那时候嘛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所以每次我爸妈不在家里吃午饭就去我爷爷奶奶那里,每次真的就是好吃的就是我那个妹妹的,有几次比较深刻,在农村吃午饭一般都是早上没吃完的剩菜剩饭就这么吃了,每次我奶奶就会首先把菜全部给我那个妹妹吃了,然后我奶奶每次就给我说:来把饭盛到这个菜碗里,周围还有一点。每次都把菜弄得干干净净的,哪里还有菜真的就是骗小孩子的,就让我吃白米饭,后来我也就不去我奶奶那里吃午饭了。

我外公外婆也是一样的,我外婆对我家里真的是非常的偏心,小时候每年都是和我姨,在我姨那边算我是最小的,都是表哥表姐的,每次过年去拜年,我外婆他们只给我那些表哥表姐给钱,因为我们这边拜年走的时候,长辈要给晚辈打发钱,就是打发你走的,但是我长这么大,我外婆从来没有给我一分钱。我妈也给我说过,当时我妈出嫁的前一天晚上,那时候还是冬天,我外婆就直接把我妈赶出来了,我外婆的家就在河边上,我妈就在河滩上过了一个晚上。我妈说现在对我外婆真的是不管她都可以,现在我外公死了,我的两个姨也不管我外婆,我舅舅也是不管她。他们就直接在他们村里当着很多人面说了,就算我外婆死了他们也不会管,我外婆呢,七十多岁了,现在每天就在我家哪里也不去,除了我们这里她也没有地方去了。我妈也不能把他赶出去,每天还不是饭菜递到手里,我外婆腿脚也不方便了,每天在家吃完饭就看看电视,因为我家现在住在城里了,我外婆每天也不出去走,就在家里看电视。我爸也从来不说什么。毕竟是长辈,我每次回去反正叫一声外婆,吃饭的时候给他把饭盛好,要说有什么特别好的感觉那是没有的。


三农帝国


你见过的农村老人偏心到什么程度?我见过一位农村老人重男轻女,不知道他的做法别人见过没有,是不是很过分?说出来让大家见识一下。

我同事的父亲,在村子里开一个小百货店。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家一儿一女,小儿子家一个女儿,女儿家也是一个女儿。大儿子家的儿子,小儿子家的女儿,女儿家的女儿同岁。三个孩子一起去百货店,老人给孙子一根火腿肠,孙女和外孙女一根,孙女比外孙女的稍大一点。过年的压岁钱,孙子一千,孙女三百,外孙女二百。买电子琴(那时都喜欢让孩子去音乐美术班学习)孙子二百八的,孙女一百六的,外孙女一百二的。上大学,孙子五千,孙女两千,外孙女一千。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是不是觉得他很过分啊?过分的事还在后面。就是他每次给孩子们买东西花的钱,还有分给孩子们的钱都做成表格贴在他家百货店门前,上他家买东西的人都能看到。此老人你们觉得怎么样?偏心吗?



我是林林妈妈,这是我见过最明目张胆偏心的老人!欢迎您关注点赞留言!谢谢!


林林妈妈


和大家分享下网友的经历吧,网友一:我婆婆家就喜欢欺负我老公这个老实人,什么重活都叫我老公帮忙做,老大天天睡大觉我们都不敢吭声。有次我儿子的衣服她误以为是老大儿子的就都泡在一起了,我洗的时候找不到,问她说她也才知道是她弄错了,太晚了我也不洗了以为她明天会一起帮着洗,结果第二天她洗的时候又把我儿子的凉在一边不洗,都是孙子有必要分那么清吗?就多洗两条裤子而已,平时又不指望她什么,气不气人。

网友二:我妈,亲妈,二十几年了姐生一儿子,我生俩闺女那时候给压岁钱,姐的儿子给一百,我大女儿给二十,小的没有。老公不生气他说给一块也是爱,也是她的心意。我心里不舒服凭什么都是外甥就两种待遇,不是指望你这几块钱就是男孩和女孩的区别。问问大家你们有谁遇到过这种妈吗?我现在过得很好俩闺女也乖巧懂事,姐姐的儿子好吃懒做一天天不务正业。

网友三:一家有7个子女,母亲最讨厌老大和老五。母亲娘家是地主,自己的金银财宝背着老大老五,分给了其他子女。留一部分打算给最小的女儿,结果被老大成年的儿子偷走了。无论老五在母亲面前做什么好事,不但视而不见,而且一直以为老五使坏。因为生老五时时辰不对,算命的说此女克母。病危,还在默念,生下来自己没忍心把她溺死在尿罐子里。


食味春秋


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吧,虽然爷爷去世很多年了,但对于我来讲,童年根本没有享受到隔代亲,虽然我很不想提起往事,但本着答疑解惑的初衷,我说三件小事。

先说下我家的背景,我太爷爷那辈兄弟四个没有女儿;我爷爷那辈儿也是兄弟四个没有儿女;到了我爸爸这辈儿也是兄弟四个没有女儿,等到了我这辈儿,国家计划生育,所以我就变成了独生子女,我的叔叔大爷们家家也生一到两个孩子,这就有了女孩儿,别人家都是男孩儿吃香,而我家正好相反,我就跟充话费送的没区别。

1)吹口哨,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堂妹在爷爷家玩。是爸爸让我去溜达的,其实我真心不愿意去,堂妹吹口哨,然后我爷爷其实看到了,他什么都没说。因为堂妹气息小吹的不够响亮,然后我也吹了一下,我爷爷过来就给我一拳,说小屁孩你吹什么口哨?唉,默默无语两眼泪。

2)吃饼干,小时候没什么心机,看着别人家的爷爷对孙子都特别疼爱,我以为我好好表现也会被爷爷喜欢。有一次我爸妈上地干活,我中午放学没地方吃饭就去了爷爷家,以为爷爷能给我整点饭。爷爷问我吃没吃饭我说没吃,爷爷问我那你家里没有饭么,我说有剩饭,我不会做。其实爷爷的抽屉里有一大堆饼干,他都没给我吃。

3)分零食,当时因为家里变故,具体的不便说,爷爷去乡里赶集买了100多块钱的吃的。那个年代一袋面才30多块钱,100多块钱吃的有多少,在那个年代凭借我的想象力都想不出来。只知道非常的多,但爷爷分给我的只是每一样零食给了我一袋,可我堂妹分到了零食足足吃了半个月。


默默无语两眼泪,爷爷去世也好几年了,人死债消,谈不上恨谈不上爱,但所谓的隔代亲真的一点都没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