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知道小说《金瓶梅》的文学价值是什么吗?

图悦世界


在《中国小说史略》之中,鲁迅对《金瓶梅》的评论是“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即,鲁迅认为《金瓶梅》是晚明世情小说的代表作。

世情,简单来说,就是写社会上的世俗人情,写得是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因此,我们可以说《金瓶梅》是一部晚明社会的百科全书。

西门庆家族兴衰的过程,我们可以读到资本主义萌芽时候江南社会资本是如何运作的;西门庆买官为官,可以看出晚明时期官府运作机制;他娶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等人以及书中所涉及到的婚姻人情,可以读到当时的社会风气;《金瓶梅》之中的各种菜肴,则可读出当时的饮食文化。

基本上,晚明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在《金瓶梅》之中窥视一二。

这是史料意义上的《金瓶梅》。那么,在文学意义上呢?《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首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具有开创性意义。《三国演义》根据历史敷衍而来,《西游记》、《水浒传》源自于民间故事或戏剧,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与发展,最终由天才文人整理创作而成。

而《金瓶梅》(词话本)除了在小说开头,引入《水浒传》的故事之外,其他都是兰陵笑笑生独立而成。因此,《金瓶梅》上承《水浒传》,下启《红楼梦》,影响深远。

西门庆、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庞春梅、王六儿、韩道国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咱们暂且不论。田晓菲教授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一书之中,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成人小说’”,所谓的“成人小说”,并不是说里面的情色描写,而是“丑态毕露”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社会。与《红楼梦》里乌托邦一般的大观园相比,西门庆等所面对的世界,是真实的、世俗的以及现实的。

所以,《金瓶梅》是一部好书,读者切勿只看里面淫荡的描写,要读其中真正的精华之处。


辉城啊


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引领小黄文开端的小说《金瓶梅》,长久以来,被大大低估了。很多人只把它看做一本淫书,这种理解非常狭窄。色情只是外衣,金钱和欲望才是它最重要的主题。它真正写的:是欲望背后的人情世故、人性善恶、人伦关系。每个人 18 岁以后都该读一读《金瓶梅》,它是最好的关于“人该如何面对自己欲望”的教材。

用粗俗颠覆“价值”的虚伪,《金瓶梅》值得阅读的价值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金瓶梅》的书名,取材于书中的三位女主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表面上是写她们与西门庆之间的情感纠葛,实际上,是通过女主角们悲惨的命运,西门家族的兴盛和衰落,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心险恶。

它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详细刻画了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恶势力代表西门庆由发迹到暴亡的罪恶生活历程,明写宋代,实为作者所处的明朝“当代史”,深刻揭露了明代后期黑暗腐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翻开这部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书,你将读到明代的《清明上河图》。书中近700个人物,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有食物200多种,茶19种,饮茶的场面234次,酒24种,饮酒的场景247次,精妙细节让人拍案叫绝;举凡官场、商场、欢场,谄媚术、厚黑术、房中术,无所不包。由于它对明代生活描写的细致,这部书在今天还成为重要史料,被称为明代的百科全书。你将了解千百年未变的世道人心,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

《金瓶梅》开启了古代世情小说的模式,以家族为中心,不仅写出了其中一个个人的荣枯,更写出了女性群像的命运。它没有着重渲染红颜祸国殃民,亦没有赞扬三从四德的伦理纲常,而是通过描写一个个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生活在深渊当中的女子的爱恨悲欢。

《金瓶梅》值得阅读价值所在的几个方面:

1.《金瓶梅》是认可度极高,且不可超越的文学巨著。即便没有完全通读过,你起码该了解它的精髓。

毛泽东 7 年间 5 次推荐《金瓶梅》,多次要求高干必读此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金瓶梅》为“世情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冯唐说《金瓶梅》写尽市井人情,建议中小企业主管精读。

2.西门庆白手起家,成为山东首富。跟如今很像。当时的明朝是个人人皆商,全民以挣钱为首要目的的时代。西门庆很会赚钱,他倡导钱生钱,让钱流动起来,不能囤着。在当时,这个想法很超前。

西门庆说:只有多花钱才能多挣钱。作为一个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商人,他有着现代的金钱观。

3.《金瓶梅》是一部“世情小说”。鲁迅点评《金瓶梅》:“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的这段话是说,《金瓶梅》这个小说,作者对于世事人情,真是门儿清,别的书比不了。金钱和欲望是它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发现书中人的薄情、寡义、虚伪、功利性,在今天社会多有投影。面对膨胀的欲望,它也给出了明确的精神出路。

4.西门庆拥有 22 个女人,其中 12 个出身名门。

而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是在欲望面前非常直白的人。他们最大的人格特点是:面对欲望,不虚伪,不伪装。

看作者笔下西门庆的男女关系、感情经历,了解明朝两性相处之道。

5. 16 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中国发生巨大思想转折,程朱理学被阳明心学取代。与此同时,《金瓶梅》诞生。

《金瓶梅》里的世相与当时的思想大转折相互印证,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欲望社会出现的必然性。所以有人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如何

事实上,在共计100回,100多万字的作品中,其实《金瓶梅》中床底之事的篇幅非常小,色情文字仅有区区几千个字,大概百分之一都不到,应该是作者用来吸引阅读的手段,犹如今天的标题党、图片党、封面党。然而作者却没想到,这点投机取巧的小手段虽然让作品名满天下,但同时又让它长期被禁难以面世——真不知兰陵笑笑生该哭还是该笑!仅仅因为这几千字而否定了金瓶梅的文学价值,不能不说太冤枉。

1.将世俗生活、人性的诡谲写到淋漓尽致

《金瓶梅》全书色情描写共有105处。但是,这绝不是它的重点。作为极有可能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是贴着人、贴着人的生活在写,将世俗生活、人性的诡谲写到淋漓尽致。

《金瓶梅》,大概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已不可考,但书中署名作者为兰陵笑笑生,但笑笑生为何许人也,也无从所知。这本书书名三个字代表的书中的三个主角:金即潘金莲,瓶为李瓶儿,梅是庞春梅,三个人物名字中各取一字构成了本书的名字《金瓶梅》,这也是作者的独特用心。

《金瓶梅》一书的题材取自《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斗杀西门庆的内容。西门庆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人物,西门庆本是一个破落财主,以经营药铺为生,但由于此人善于巴结逢迎,敛得不少钱财。更是依靠武力,强取豪夺,无恶不作。同时西门庆还是一个荒淫好色之徒,霸占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武大郎,坏事做尽,最终因为纵欲过度,牡丹花下死,在床上暴毙而亡。

正是通过对西门庆这一个恶霸、富商这一突破口,作者描述了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罪恶生活的描述,对人物“丑态”刻画,深刻揭露了“丑态毕露”的成人世界。

《金瓶梅》堪称是中国第一部以口语化、俚俗化的文字来描绘普通人喜怒哀乐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具有开创性。

在它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无论是官方所修二十四史,还是民间野史、笔记、戏曲等,基本上都是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的,语言载体也多半是书面文言或者半文半白,与普罗大众日常所用口语存在一定的隔阂。

大众百姓、日常生活、家长里短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是长期被忽视、不存在的;乃至有个说法:一部中国史,就是帝王将相史;民间到底是什么状态、过着怎样的生活,是空白缺失的。

《金瓶梅》犹如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添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开创了直接取材于现实日常生活进行创作的先例。

《金瓶梅》全文开篇即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看似写的是北宋的故事,而作者实则借古讽今,暗讽明代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金瓶梅》全书100回,涉及到200多个人物,而其中的潘金莲、西门庆、陈经济、吴月娘都是作者所刻画的最具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方言、歇后语、谚语、词曲,读来生趣盎然,尽是世俗气息而又让人对世事炎凉、人情冷暖心生慨叹。书中谚语、方言运用的恰到好处,非常的精妙,不仅富含杂学知识,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匠心,构思的巧妙。

2.被称为《红楼梦》之母

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一书,据学者说,作者就很大程度上受了《金瓶梅》的影响。因为红楼梦里总能看到金瓶梅的影子。不同的是,《金瓶梅》勾画的是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而《红楼梦》则描写了贵族家庭的日常。可以说,《金瓶梅》为现代人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去了解宋朝乃至明朝的百姓生活,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代很多学者,包括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都给予《金瓶梅》很高的评价。当代红学研究家刘心武就直言《金瓶梅》应是每位文人一生必读之书,作为我们本土的一部文学经典,应该获得更多的尊重。言外之意,《金瓶梅》是一本文学价值被低估的书。

所以,流言蜚语中的《金瓶梅》,太多人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价值所在,世人只知其污,而不明其意。或许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的一句话最值得深省:“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这就是读《金瓶梅》,四种人有四种不同的感受,可见菩萨、君子、小人、禽兽四种人品。

3.《金瓶梅》在文字运用上是一流的

王国维极力推崇《金瓶梅》,轻视《三国演义》,他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衡量这两部书的。他认为《三国演义》在文字上不够“文学”,文字或许是衡量文章高低的一个最直接标准。从文字的角度讲,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可及《金瓶梅》。《金瓶梅》人称“史迁之妙”,无论在笔法还是在文字上,都可以与司马迁相比,但就文字而言,人们会更喜欢《金瓶梅》。

《金瓶梅》的作者驾驭文字雄伟自信,具有惊人的魅力。中国书汗牛充栋,自古玩弄汉语言文字的高人多不胜数,佳篇辈出,从阅读经验你便会发现,无论汉代的班马还是唐宋八大家,皆不及。《金瓶梅》的文字达到了极至,或者极顶,其雄伟自信的气魄,便是最好的证实。

例如《金瓶梅》中写蔡京过生日、写西门庆加官生子,等等,文字功夫震撼人心。如此雄伟潇洒地驾驭文字,除《金瓶梅》作者外,很少有。有一个最好的参照:《水浒传》也是名著,被金圣叹列为六才子书。“水浒”故事早有流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集体创作,如果没有施耐庵的笔力,成不了名著。但通过比较,两书文字上的功夫,几乎有着霄壤之别。先有施耐庵笔下的武松打虎,后有《金瓶梅》作者笔下(词话本第一回)的武松打虎。本来,施耐庵笔下的武松打虎就够精彩的了,没想到《金瓶梅》作者笔下的武松打虎更精彩。两者一比较,前者简直就是被后者修改的“学生作文”,比如“说时迟,那时快”之类的文字,可以出现在施耐庵笔下,绝不会出现在《金瓶梅》作者笔下。两者一比较,施耐庵来本很精彩的文字,便显得拉杂蹩脚了,因为后者的文字太精彩了,让施耐庵的文字黯淡了。

现在,《金瓶梅》的价值已被广泛认可,无论《美国大百科全书》也好,前《苏联百科词典》也好,《法国大百科全书》也好,都说《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金瓶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历史学家们则认为《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一点想法或感慨

有些人担心读了《金瓶梅》会变得堕落、邪恶的人或许真的是多虑了。现实生活本身能给我们的教导,实在远比书本多太多了。过去那些有名的大奸大恶,哪一个不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呢?因此,让人变坏的绝对不是像《金瓶梅》这么一本坚持真实、颠覆虚伪的书。就像蒋勋在《孤独六讲》里提到的:对人性的无知才是使人变坏的肇因,因为他不懂得悲悯。

阅读《金瓶梅》与其说让我们看到世间的丑恶,还不如说让我们明白了人在面对欲望时的贪婪与软弱。似乎唯有明白了这些--而不是更多的道德教训,我们才有可能稍稍远离对人性的无知,懂得一点点的悲悯。

至于期待《金瓶梅》提供特别感官刺激的读者,在这么一个声色犬马充斥的时代里,恐怕是要失望了。《金瓶梅》读到最后其实是个深沉的悲剧--作者显然不认同笔下这些人物的欲望追逐会是生命的终极出路。但在撕开了价值的假面具,又否定了世俗欲望之后,人将何去何从?《金瓶梅》显然是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我们甚至可以说《金瓶梅》是一本愈读愈虚无、苍凉的一本书。但每每读着作者在冷静凝练的淡写白描中,透露出来对于贫穷、卑劣、贪婪、无知、受苦、找不到出路的人的悲怜与同情,总是让我为之屏气凝神。

那构成了我的阅读经验中很珍贵的时刻。我记得曾有一次读着《金瓶梅》的片段,脑海忽然闪过王国维的词句:“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才想着,就发现视线已经被自己的泪水模糊了。

在这里,所有人都在阴暗中寻求欢乐,在欢乐中走向死亡。这世界之所以值得留念,不是因为它有那些卑鄙、罪恶和不幸,而是在这种种之外,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因为生命有很多的阴暗,所以我们对美好更加珍惜。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金瓶梅》一直是淫秽的代名词,里面很多露骨的描写,一直被视为禁书,但是它的出现,却是文人独立创作小说的开端。在明代的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中,只有《金瓶梅》不同,其他的三个小说都是世代累积型小说,所谓的世代累积型就是小说的故事情节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像是《西游记》的成书,也是有个长年累月的故事发展过程,最初是来自玄奘西游的一个故事,玄奘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人物,但是经过后世人的演变,就给玄奘西游添加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像是在唐代末年的很多笔记小说就加上了很多神奇的故事。到了宋代有了说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个说经话本中就出现了“深沙神”也就是后来的沙和尚,也出现了猴行者,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而到了元末明初已经有了杂居《西游记》,在这部元杂剧里,已经有了师徒四人取经的大致雏形,而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就是根据这些前人定好的雏形,加上艺术加工,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但是《金瓶梅》却不同于其他三者,它的出现没有那个世代累积的过程,只是在《水浒传》中抽出来武松杀嫂的一小节,其他的情节,人物形象都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它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它描写了封建末世,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之下一部展现世俗人情的画卷,不但抨击了封建势力,也表现了作者对新兴的商人阶级的复杂情感,尤其是西门庆,他是典型的商人形象,作者将他放在被批判的地位上,因为那个时候从来就是重农抑商,但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他又把西门庆描写为了一个在新思想的影响下,他不顾朝廷法规,不顾传统道德,一味追求金钱和女人的,只求现世享乐的商人形象,他精明强干,有胆有识,为了赚钱勾结朝廷官员。通过西门庆的描写,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农业社会似乎已经走向了末世,而代表着资本主义的商人正在崛起,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这一点也颇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商人正在艰难的崛起,而农民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也不惜为了生活而卖儿鬻女,农业社会似乎走上了末途。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也抛弃了以前脸谱化的人物描写方法,像是在三国中曹操的形象就是奸雄,在《西游记》中就打破了人物脸谱化这一弊端,而到了《金瓶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姿,就像里面的宋惠莲她长得美丽可爱,但是又淫荡无耻,贪慕虚荣,一心想当西门庆的小妾,但是当她打发丈夫出去遭遇不测的时候,她又想到自己丈夫的好,觉得自己愧对于丈夫,虽然是因为贪慕虚荣想进西门家,但是丈夫的死让她想起了一起共患难的日子,最后上吊自尽。

在小说的结构上,在独立创作方面,《金瓶梅》的出现为后来曹雪芹《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借鉴,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直记着这个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它的小说结构从以前的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改变,想《西游记》就是说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就是按着一条线来写的,但是《金瓶梅》却辐射向了整个社会,她以西门庆家为中心,写了西门家的兴衰,又以西门庆为一条线来说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人的感情纠葛,形成一个庞大的家庭网,而在这个大家庭中,又和外部形成一个大网,写了西门庆家里与市井社会,商人圈子,朝廷官府等联系起来。而《红楼梦》也是借鉴了这个网状结构的写法,《红楼梦》以青埂峰上一块石头由一僧一道带下山去为开始,以一僧一道带回青埂峰为结束来写的,但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形成了一个大网,在这个大网里展开了宝黛的爱情产生及悲剧的结局,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等等,众多的人物,众多的故事情节都相互串联,形成一个大网。

所以《金瓶梅》并不是一部淫秽的书籍,它的出现对于我们古代小说的发展还是有跨时代意义的,后世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是在很多方面借鉴了这部著作


史飞卿


《金瓶梅》大概成书于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这部书传世以来,争议不断,诱惑重重:既被列之为禁书,又被誉之为奇书;既勒令在市面杜绝发行,又在学术界掀起一波波研究高潮。

无论如何,《金瓶梅》打破了封建文言小说志人志怪志史的固定创作格局,第一次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描写市井人情,比后世风靡全球的《红楼梦》早了近两百年。所以人们说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觉得《金瓶梅》全面开拓了小说创作的视野,从这点上,它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它让一群平凡的女人成为作品的主要角色。

中国古代小说从《山海经》开始,就带上了传奇荒诞的烙印,至唐代,干脆称之为传奇小说,里面也有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但大多带有超能力的色彩,以供传道教化之用。

《金瓶梅》第一次将一群平凡而庸碌的市井妇女搬上它的舞台,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明代女性小市民众生相。

她们有改嫁的寡妇,有从良的妓女;有小官家的闺秀,有小贩家的碧玉;有逆袭上位的丫头,有偷情贪欢的人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她们中泼辣恶毒者有之,善良懦弱者有之,水性杨花者有之,刚强决绝者也有之。

和《红楼梦》的典雅娴静相比,《金瓶梅》确实要鲜香生猛得多了。所以有人说更喜欢《金瓶梅》,因为它揭露的是更本真的生活。

其次,它让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成为作品的主要媒介。

中国社会,从先秦到唐宋,都是一个纯粹的“笑娼不笑贫”的时代。政府对商人的态度一直都是打压的,人民对金钱的态度也大多是冷淡的。

颜渊陋巷箪食,袁安断食高卧,李白当裘换酒……人们更看重的是生命的精神和气质,格局和境界。所以,从理论上说,那个时代有钱并不等于有地位,赤裸裸地追逐金钱更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但是,《金瓶梅》却打破这一传统理念,把对钱权交易、钱色交易的描写设置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媒介。

西门庆的所有老婆中,李瓶儿最有钱,所以西门庆不惜翻墙架梯,暗度陈仓;二娘李娇儿本是娼妓,因钱而委身西门庆,饱受欺压,西门庆离世后,立即携款逃跑;蔡状元潦倒之时,受过西门恩惠,高中做官之后,便成了西门庆敛财弄权的聚宝盆。

小说中,用钱表情达意,因钱争风吃醋的情节数不胜数。可以说,没有钱,故事就没有了进展的理由。这在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例。但是,细想之后,我们发现,这才是对现实生活的最原生态的反映。

第三,它让追求自由奔放的个性成为作品的主旋律。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规范禁锢了中国女性几千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们在理念上让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所以,古代的女子连名字都不配拥有,更不用个性和自由了。

但是《金瓶梅》却自发地运用了自然主义的手法,以床笫男女为主环境,塑造了一群不愿沉沦,敢于抗争,勇于追求独立生活的女性。

潘金莲,一个貌美如花的娘子嫁给了不足几寸的侏儒丑男武大郎,她自然是不愿意的。可能上天却没有给她自主选择的权利。她想移情武松,却屡遭羞辱。

西门庆的出现,就是她灰暗人生的一根金色稻草。他们的偶遇、移情、勾搭、毒杀,一步一步,这又何尝不是她对于自由人格的唤醒和独立精神的争取呢?

还有李瓶儿,庞春梅,哪一个的追逐和委身不是为了摆脱自己的窘境,追求更高的自由和独立呢!

而这,恰恰是这部小说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在中国大地开枝散叶,同时传进来的还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大变之后,泥沙俱下。《金瓶梅》恰恰是对那个朝代改革开放运动后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从那个时候起,人性逐渐被唤醒,广大的人民百姓开始登上文学作品的殿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金瓶梅》也许有许多糟粕的成分,主要看读者怎么去读。

有人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林樰熳,致力于文化领域,女性成长,育儿教育等方面写作。)


林樰熳倚楼看江湖


《金瓶梅》作为"四大奇书"之一,从来都不缺少对它的评价。而如鲁迅所言:"

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缙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次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宋元以来,所有长篇小说,莫不取材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而明代的《金瓶梅》则摆脱了这一传统,另辟蹊径,以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人物与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它是我国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鲁迅先生称其开启了"人情小说"的先河,为其后《红楼梦》这样伟大作品的出现,无论在取材、构思、语言,乃至表现手法等方面,都作了必不可少的探索与准备。

作为我国第一部文人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自然有着它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

深远的文学价值

《金瓶梅》作为第一部世情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经济、饮食等众多文化内涵,但更不可忽略的事,它作为一部奇书的文学价值。《金瓶梅》作者所选择的,并非是写鸡零狗碎,

平凡琐细的小题材,而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极"新"的题材,没有足够的眼光和魄力,是不敢写这样的小说的。

另外,作者关注的是普通人的人生和命运。书中的人物,由西门庆,到他的妻妾,情妇以及妓女、媒婆、乐工、衙役,太监等各色人都是由西门庆生发出来的,都是以西门庆为轴心进行旋转。

《金瓶梅》并非是仅仅揭露西门庆和他的妻妾的淫乱生活,而是通过对西门庆人生历程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社会矛盾。

独特的饮食文化

因为是"世情小说\

一往文学


《金瓶梅》,在中国可以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有很多撩人场景。但抛开这些,《金瓶梅》又是一本伟大的世情小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四大奇书。

它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不但是一位水平高超的作家,更是一位营销高手,既有思想内涵,又有动人的撩人描写,成书之初就内置了自动营销功能,厉害!在现代,贾平凹的《废都》算得上现代版《金瓶梅》吧,至少路子是这样走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名字为什么叫《金瓶梅》,而不是其他呢?金瓶梅,大家都知道是指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美娇娘,但里面的女人也很多,比如孟玉楼、孙雪娥、吴月娘,戏份很多,存活时间更长,完全可以来个“玉雪月”之类,感觉也蛮有诗情画意的。

主要原因,在于孟玉楼、孙雪娥、吴月娘这三个女人是西门庆明媒正娶的媳妇儿,妻妾任务分明,吴月娘娘家是“清河左卫千户”,这是个能抬高自己身价的媳妇,所以做正室;孙雪娥则打理家务方面有一手,是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孟玉楼的娘家则很有钱。

所以,西门庆不愧是个出色的商人,娶个媳妇都这么讲究。

但是,西门庆最大的特点或者说爱好,就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这三个女人很实用,但是在这方面满足不了他。于是,金瓶梅三美女闪亮登场了,也是通过这三个美女与西门庆的纵情演绎,才活现了所要展现的主题。

那它到底算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它是中国第一部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世情小说,尤具特色的是,它的主角是一个淫荡的反面人物,写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通过这些普通人家普通事,生动的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又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世风日下、政治腐败。

它给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可以说是一部当时的社会生活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郑振铎先生曾评价:

《金瓶梅》的出现,可谓中国小说发展的极峰。在文学的成就上说来,《金瓶梅》实较《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尤为伟大。

在文学上有哪些价值?

1、题材上。不像《西游记》描写神仙鬼怪,不像《三国演义》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金瓶梅》通过小人物的生活,来表现整个社会变化。在题材上的创新,无疑开拓了现实主义世情小说的题材世界,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世情小说的创作。

2、创作主旨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绝大部分小说的主题都是在极力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金瓶梅》,直接重拳出击黑暗社会,直接把一个淫荡无度道德失守的西门庆作为主角,这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很少见的,国外,也仅见《呼啸山庄》也是这样。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获得强烈的讽刺效果,对后世讽刺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3、人物塑造上。人物性格丰满,不再单一,不再刻板,比较注重通过细节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现人物性格。

4、语言艺术上。

书中使用的白话语言非常生活化,看起来容易懂,鲜活生动又形象,能够更好的惟妙惟肖的刻画人物。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半文半白,没有点功底还看不下来。

参考书籍:

【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2】徐景洲《读破金瓶梅》

【3】冷妍编著《与世情小说》


坐隐江湖


《金瓶梅》这部古典优秀著名要放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角度去看他的价值。

1.世代累积型到文人独自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明显的世代累积作品,从史料记载到民间故事、戏曲,评书逐渐发展,最后到小说的完善与升华。而《西游记》的积累则是由真实的故事,到一个虚构的神仙世界的建构。

《金瓶梅》这本书不是时代累积小说,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之前的《金瓶梅词话》只是镶嵌在作家构思里的片段。


2.宋代“说话”(说书人的讲稿):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说话发展到了小说,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作为代表,而这些都是传奇的描写,《金瓶梅》写的是世俗生活,写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社会生活,没有那种传奇性色彩。

平凡人的生活,比比神话或者历史题材更加贴近我们现实,拉近了距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3.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都是歌颂主角:刘备仁德,宋江的替天行道,孙悟空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等等。

《金瓶梅》直接写尽人间险恶,把西门庆的种种丑恶写的淋漓尽致,然而也不是那种挖苦讽刺,而是真实再现。看尽人心险恶,方才能珍惜生活的美好。

4.人物塑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人物都太过于脸谱化,尤其是《三国演义》,鲁迅那句话说得好“刘备忠厚似伪,诸葛多智近妖”。人物太单一,就容易失真。

首先,关于小说发展的历史,不管是中国,亦或者外国,在叙事文学中人物典型塑造的方法,都经历了从类型化变成性格化,再变为心理化的趋势。

而单独看中国小说的历史,《三国演义》、《水浒传》塑造的人物都是类型化的,《金瓶梅》主要人物是类型化向性格化转变,《儒林外史》、《红楼梦》是由类型化向性格化转变的代表作品。而从性格化向心理化的转变,这已经不是古代文学的范畴了,而是属于现当代文学的领域。类型化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排除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的表现生活本质的作用。

《金瓶梅》里面西门庆做紧坏事,唯独对李瓶儿是真爱,李瓶儿死时候,西门庆真情流露。对朋友也是大方的。这样看,西门庆人物塑造是更加符合我们普通人对于人性格的认识。恶人也是色彩斑斓的,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物世界。平淡琐事写人物种种性格。

5.《金瓶梅》“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线性结构往网状结构发展。所有人物所有故事交错纵横,形成网状结构。

6.语言由《三国》雅俗共赏,还有文雅的痕迹,到后来逐渐用俗语,而《金瓶梅》直接用市井语言,吸收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等。

而我们看看今天现当代文学,莫言、余华作品充满了市井,农村语言非常接地气,这点跟《金瓶梅》一样的特点。

7.《金瓶梅》是世情小说开山之作,写实主义,细致入微的手法,没有这本书,就没有以后的《红楼梦》。


半卷


《金瓶梅》还真看过,不过咱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它的文学价值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对它的评价都极其高,包括咱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对它的评价也很高。

我看的话,它的文学价值是对当时社会以及市井生活的详实描写,包括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甚至人情世故!至于少儿不宜,就不说了,哈哈


悦读Girl


《金瓶梅》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警世奇书,富贵思淫欲,而终于在欲望中毁灭。是中国第一次假借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借《水浒传》武十回开篇,实以明朝平民百姓,以及暴发户之家的女人们的生活画卷展开,真实生动。使中国古典文学开创的新格局,不再以帝王将相(三国)草莾英雄(水浒)妖魔鬼怪(西游)天届神仙(封神榜)为主角。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了清,曹雪芹以描写贵族之家的女儿们《红楼梦》的诞生,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崔语轩1


文学价值相当高。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

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虽然此书是以武松杀嫂为引,但全书贯穿两个朝代,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西门庆,还有他所属家族的罪恶生活进行了相当客观深刻的描写,以此讽刺当时的社会黑暗与君臣荒诞现象。

这种在古代纨绔一方的家族,不在少数,而有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百姓即便怨声载道,也没人敢发声反抗。

所以《金瓶梅》一方面代表了市井百姓的声音,一方面披露了人性的罪恶,所带来的警示作用毋庸置疑。

同时也还原了北宋末年的混乱,以及在后半部分内容中,植入了很多对于明朝中叶社会现状的讽刺。

因为明朝末代的皇帝,以淫乐后宫著称,史籍记载颇为详尽。

可以说自从明朝步入中期,君荒臣纵,纲纪腐坏,而最著名的还有明武宗朱厚照,他在1506年继位,到1521年就驾崩,在位仅有16年。

根据《明实录·武宗外纪》记载,武宗即位后:“又别构院御,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名曰豹房”,以供淫乐。

大意就是说专门建造一间“豹房”,整天不干正事儿,专门淫乐。

而兰陵笑笑生正是对这种君臣荒淫的社会乱象忧心,所以才写出了一部《金瓶梅》,目的是警醒世人,以求社会和国家能够越变越好。

所以在大的层面来说,虽然《金瓶梅》中有较大篇幅的情色描写,但隐于其中的情怀,和文章对于社会细节的真实描写,都足以称得上是一部著作。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