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雷州半岛的人,传统祠堂都写着“祖籍都是莆田泉州跟潮汕”?

一生三三生万物67893


雷州半岛移民主要是在唐宋以后,对于移民的主要类型,或许可以从方言来窥见一般,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所修的《徐闻县志》记载:

“徐之言语有三,有官语,即中州正音也,士大夫及城市居者能言之;有东语,亦名客语,与漳潮大类,三县九所乡落通谈;此有黎语,即琼崖高临之音,惟徐闻西乡之言,他乡莫晓。”

由此可知,东语,即福建漳州、泉州等语,是该地区的主要语言,也说明来自这些地区的移民占据大多数。

关于移民的具体原因和类型,有多种解释,诸如政策原因(唐代有“移闽民于合州”的政策,合州即在今天的雷州半岛境内)、商业原因(南宋时期,莆田人多因经商而进入雷州半岛)、距离原因(福建漳泉等地人沿海线南下即可到达)等。战争也是促使移民的重要因素,湛江师范学院吴建华在其著作《雷州半岛传统文化初探》中则详细介绍莆田人进入雷州半岛的经过,即南宋末年状元、莆田人陈文龙率军抗元,其族人亦协助其作战,并随末帝南迁至雷州半岛。(见“湛江市台湾事务局”官网,网址http://www.zjtaiban.cn/6/610.html)


楚邾


雷州半岛以及广东西部沿海一带,台风破坏力强,古时百姓对台风破坏力畏惧,抗力差。所以早入粤的粤语人迁徙进入广东,先占了好地方,把最大一块平原(珠三角)佔领了,并沿珠江(西江)流域繁衍,落户生根发展。而闽南语系人晚于粤语人进入广东,只好在小点的平原区,并近闽南的韩江小三角洲(潮汕平原)立足发展。由于地窄人多,后来逐步沿海岸往西分流(古时粤语人怕台风威力,不愿聚居于海边)加之明清时期海禁,海边20公里人迹稀少,闽南语系人迁徙,只好到粤语人稀少的地方,沿海边分布,到雷州半岛一带,比较开阔平坦,便可安屯下来。所以今日的雷州半岛,阳江一带,说的语言属闽南语系,由此可追索到其闽南语系人口迁徙的足迹。今日雷州半岛人,祠堂写上祖藉是福建莆田,泉州,潮汕人就不足为奇。也恰好反证其迁徙的历史途径。


汉唐76182784


雷州只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说闽南话语系, 剩下的都是土白话 客家话 。雷州和闽南或者潮汕根本不是“都是”或者“一样”的关系。应该说雷州人大部分是混入当地的被汉化的俚族血统。 雷州话混入很多的土白话或者客家话 ,可以说雷州话和潮汕话是很难交流的。 另外雷州的移民主要是福建人为多,当时的潮州府很少有移民到雷州的。土白话就是古代的俚族, 也就是冼夫人那个族群 ,后来一部分去了广西成为壮族, 一部分去了海南成了黎族 ,海南的俚族先去的称为熟俚 ,慢去的称为生俚 ,还有有一部分俚族是汉化了。 这个中央台都播放过了 ,可以去搜索相关视频。


AidenJzt


雷州话就是闽南,潮洲语系的。


粒子214836194


首先,半岛上的先民即原住民都是哪些人呢

据史家考证,雷州半岛的先民主要是西欧人(族群非指欧洲西部人哈),百越人。唐代时称俚人,也即今天黎族,壮族的祖先。现代意义上的“俚人”是指北方移民大量移入后汉化的苗,瑶,壮,侗,布衣,黎族等。

后移民半岛的人,他们来自哪里

我们说唐宋之前雷州半岛以当地先民为主,但自宋以后大量北方人移民半岛,其中福建人最多,更以闽南人占大部。尤其是在明代达到顶峰。当然,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不作详述。

另外,广东东部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潮汕人也大量涌入雷州半岛。

最后,半岛原住民被汉化,逼退

第一点已谈了被汉化的问题,不再重复。由于汉人的大量移民进入,从而使导致信奉原始俚獠文化的原住民被逼退至广西,海南等地区。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现代雷州人的祖先其实大部分都是自宋以后移民的粤东的潮汕人,福建人。所以他们传统祠堂写着祖藉莆田,泉州及潮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是笑看春秋14,喜欢为网友解疑释惑,欢迎关注。谢谢!


笑看春秋7w


就因为他们的祖先都是从那边迁移到这里的啊!


江海之交


我说不知道你信吗😁😁


中华140113025


因为都是在蒲田迁移过来的,有为躲避战乱,有些为寻求发展,还有就是当官的,比如我家祖先就是就任官职才到廉江,保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一生,所以湛江麻斜为我家先祖建庙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