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奋飞的“头雁”——记滦南县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王少华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赵金火 通讯员张国伟)如果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致富征程中的“雁阵”,那么滦南县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王少华就是群雁里的“头雁”。几年来,他曾被授予“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十大杰出农民”、“滦南县第四届道德模范”等称号,今年又被省委命名为“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他的合作社也先后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河北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北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唐山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唐山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殊荣。

王少华当兵退伍后从经营饲料起步,到发展为生产饲料。由于讲诚信、懂经营,他的唐山市众鑫饲料有限公司生意红火。2009年,因为养殖行业市场一时呈现低迷,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受到影响,饲养量下降。这样一来,王少华经营的饲料公司其产品销售也随之遇到瓶颈。“公司+农户”,只有把两者连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企业和养殖户利益“双赢”。于是,他正式注册成立了“滦南县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程中抢先飘扬起的一面旗帜。

把养殖户凝结在一起,就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王少华对合作社实施严格管理,有形运作,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员提供“六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提供种苗,与种苗繁育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社员户种苗需求实行统一采购,专人统一配送、统一检疫,并享受优惠价格。统一供应饲料,与社员签订了《物资供应合同》,所供应饲料、兽药等物资在安全保质的基础上且价格一律比市场价格低1.5%,盈利部分向社员户返还40%,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社员节支300多万元。统一技术培训,建起了高标准化验检测室,无偿为社员提供服务;建设了高标准培训中心,每年组织养殖户免费参加技术培训。统一资金互助,成立资金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小额资金担保等服务。统一疫病防治,高薪聘请了5位兽医专家,为社员提供畜禽防疫服务。统一产品销售,与各地食品加工企业达成购销协议,有效解决社员一家一户信息不灵、销售不畅、养殖效益不佳等实际问题。

在县委组织部和当地镇党委的支持下,王少华在合作社建起了全县第一个产业链上的党支部,使党组织与经济实体有机结合,让合作社里的党员能人有了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作为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他探索实施了对社员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模式,以社员党员的生产经营地为区域,划分包片联户责任区,负责联系本片区内所有非党身份的社员和3—5个非社员畜禽养殖大户,作为自己的服务、扶持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集社史展馆、党员活动室、支部办公室、荣誉室、图书阅览室、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搭建了服务党员和社员养殖户的优质平台。

党组织和党员的心与农民的致富需求产生了共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合上了节拍,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的。正是这样,才使鑫华合作社逐步迎合社员户的愿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进了大家的心里。如今,合作社社员从成立初的112户,发展到现在的723户。合作社之所以对养殖户有引力,不仅是因为合作社承诺了什么优惠,更多的是大家看到合作社不仅是个经济体,更有党的威望在里面,从而最最值得信赖!

“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发展,成为了百姓致富的靠山。目前,合作社服务范围覆盖滦南县16个镇,辐射京、津、唐,带动丰南、滦县、曹妃甸、乐亭养殖户1.9万户。合作社拥有万吨浓缩饲料加工厂、畜禽养殖基地、大型生猪交易市场、资金合作社四大龙头,下设生猪销售、饲料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5个团队,年加工销售饲料2万吨,销售生猪16万头,直接带动农民年增收3.4亿元。

带领群众致富,是鑫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宗旨,奉献社会更是该合作社的责任。几年来,王少华无时不刻为社会奉献着爱心:他投资5万元为大富各庄村养殖小区修建了3公里硬面路,方便了养殖户饲养经营,被当地社员成为“鑫华路”;捐资4万元兴建600米水泥街道,助力东胡村农村环境面貌提升;捐资6万元用于镇区亮化工程,为小城镇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分别捐资10万元、2万元,帮助东黄坨镇小庄村和胡各庄镇高庄子村实施街道硬化,为帮扶后进村尽了一臂之力;捐资5.5万元支持东胡村兴建民俗文化广场;捐资1万元帮助胡各庄中心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合作社发展不止,王少华的奉献就会依然继续。

组织化发展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高速路”,在带领农民追逐致富梦想的征程中,王少华永远是奋飞在前面的那只“头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