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安邦高级合作学者许维鸿:为贫困县开出的“4×4矩阵”药方

安邦高级合作学者许维鸿:为贫困县开出的“4×4矩阵”药方

在近日的内部研讨会上,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安邦咨询高级合作学者许维鸿结合对全国100多个贫困县的调研经验和多个扶贫项目的实践,阐述了对扶贫攻坚的思考。

他表示,贫困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用小农思维来解决现代扶贫问题是行不通的。要把扶贫问题放到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用现代经济学的办法来让传统意义上的穷人享受到现代经济下的福利,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体面的生活。

对此,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4×4”扶贫矩阵模式。

扶贫的四个层次

首先,按照扶贫的资源投入和难易程度,可以把扶贫工作分为四个层次:慈善扶贫、公益扶贫、产业扶贫、人力资源扶贫。

第一个层次是慈善扶贫。比如给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计成本、不计回报的送钱、送粮、送物,这是扶贫工作中最简单的模式。

第二个层次是公益扶贫。比如帮助贫困县建养老所、医疗点,帮南疆一些贫困县做零售小卖部等。公益扶贫同样不计回报,它跟慈善扶贫不一样的地方是增加了一些政府购买服务的概念,需要政府去招投标,或者去架构这个服务。

第三个层次是产业扶贫。到了产业扶贫层次,金融就有了一定的用武之地。比如,可以通过金融杠杆来帮助当地的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龙头企业上市。产业扶贫要为贫困县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难的。

第四个层次是人力资源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人力资源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最需要持续投入的领域。

之所以把扶贫分成四个层次,就是因为在扶贫工作中由于混淆了不同的扶贫层次,造成了很多扶贫资源的浪费,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产业扶贫的项目并没有对项目进行收益和风险的测算,看似是产业扶贫,实际却做着公益和慈善扶贫的事情。

例如,内蒙古某地做畜牧业的产业扶贫,钱投下去了,但是并没有一个后续的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牛羊下去以后很快就被分着吃了,没有帮当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和税收基础,这就是假的产业扶贫。

再比如很多地方打着产业扶贫的旗号,资金却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如果帮助贫困户盖房子又收不上租金,就应该把它列在公益扶贫或者慈善扶贫。

从其经验看,很多县委书记、县长因为扶贫方面的问题而被追责乃至落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其本来以为是产业扶贫,实际上是公益扶贫或者慈善扶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乃至贪污腐败。

需要指出的是,人力资源扶贫是最奢侈的一个环节,需要花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不是简单派个支教老师就能解决问题的。把大学毕业生撒到农村去支教,教的只是知识,未必能够系统性的提高这个村、这个县的人力资源水平。

教育不只是教知识,而是教的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个在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明显。一些工厂在县里设职业学校,或者校企合作,它带去的不是简单的某种知识,而是一种现代职业技能和管理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贫困人口参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职业习惯。

现在中国几乎每个县都有职业培训学校,但是很少有职业培训学校做的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它难以形成对当地县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的帮扶。在他看来,目前人力资源扶贫还是前沿探索性比较强的一个领域。

扶贫的四种模式

在区分了扶贫工作的四个层次之后,许维鸿根据其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扶贫的四种经典模式:井冈山模式、大别山模式、太行山模式和六盘山模式。这四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从东往西,从南往北的几个不同的贫困连片儿地区的地域特色。

首先,井冈山的特产是柚子。但是怎么把柚子变成钱?井冈山就引进了国内的一个食品加工厂,把井冈山的水果经过加工卖给蒙牛、伊利做成果粒儿酸奶。井冈山现在有二十块基地,三千亩分布在井冈山的各处。通过资金投入形成产业,结合井冈山的特色就能带动一批就业户脱贫。

其次,六盘山是中国最适合养牛的地方,所以其在当地扶持牛产业链。不同的牛其肉质是不一样的,有一种顶级的中国和牛叫秦川黄牛,未来很有可能出在六盘山的基地。

第三,太行山模式是种蘑菇。目前国内规模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蘑菇基地是在阜平,现在每天从阜平运到北上广深的蘑菇是以十几吨计。当一个农产品形成产量规模的时候,往往这个农产品就已经产业化了。

最后,大别山的扶贫是种药材。中国大部分适合药材种植的地方都在山区,但药材从一开始就不能让当地农户去种。农民普遍存在短期收获的心理,以种植农作物的办法施肥种植药材,实际上这些催肥的药材普遍存在药效低劣的问题。

种药材一开始就得用现代产业的思维去做,通过资金投入形成产业化,形成品牌。对此,扶贫项目要通过产业化,跟县政府合作,把传统意义上的药农变成产业工人。

许维鸿认为,实际上贫困地区有很多后发优势,比如人力成本相对低,土地成本低等。如果一开始就用产业化、工业化、高投入、高产出这样的思维切入的话,它其实比很多富裕地区更容易出成绩。

再一个就是越穷的地方越绿水青山,但是它的原生农业产量小,没有好的渠道卖出钱来。而产业化的方式刚好可以把它的劣势变成优势。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和消费细分,贫困地区发展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农业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最后,结合四个层次和四种模式,就可以构成一个4×4的矩阵。不同的模式,不同的资金用途,就形成了一个县域经济的立体帮扶模式,中国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色来实现帮扶资金和特色产业的结构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