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未來企業如何玩“新零售”?

未來企業如何玩“新零售”?

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新零售”,現在看來依然熱血沸騰。2017年,“新零售”開始漸漸清晰,這個概念也開始落地呈現了。這一年,共享經濟、無人超市、無人店、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巨頭們紛紛搶灘線下零售;移動支付已經成為我們的支付習慣……

即使出現那麼多紛繁的物種,新零售關於零售的本質依然存在,即零售本身的區域和規模的供應鏈效應,以及零售的細節和服務體驗都是不能變革的。用戶最關注的依然是是否能夠以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讓他獲得更好的體驗。

早在新零售的早期,孩子王、盒馬生鮮通過雙向流量的服務型零售——線下獲客和線上獲客相互打通,線下為線上導流,把多種娛樂化體驗業態糅合在一起,然後再導流,做了一個非常棒的嘗試。

那麼,新零售的未來的在哪裡?從以多業態互動體驗為核心,集精品食飲超市、高端體驗餐廳、優質IP內容為一體,混搭的新零售商業品牌地球港中可以初窺探端倪。地球港的初衷是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好食新空間,希望能以高效率低成本的苛選方式將全球的好食帶給消費者,再把它加工成可口的美味,為顧客打造一個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的購物空間。通過從新連接世界美食,來啟迪泛中產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未來企業如何玩“新零售”?

所以,在消費場景的構建上,地球港充分研究了消費者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內容。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實際的物理空間還是虛擬的互聯網空間,會給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商品、服務和內容,如何更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都是新零售未來核心的組合。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通過研判日本消費演化來預測新消費的的未來。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談到日本的人口在第一二階段是增加的,到了第三、四階段就慢慢的減少了。日本甚至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不婚族,生育率很低,老齡化程度比較高。整個消費形態從國家優先、集體主義,然後進入到了大家庭時代,然後再到一個小家庭時代、個人時代,最終進入到共享經濟時代。

未來企業如何玩“新零售”?

從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者的行為出現的有意思的變化。剛開始我們喜歡“大”,大房子、豪宅、豪車,因為這些物質是彰顯我們與眾不同的標誌。但慢慢你會發現,大家又開始喜歡小物件了,從大家電向小家電方向轉移,從喜歡大物件到有調性的小物件。

第四消費時代,日本已經出現了弱品牌甚至叫去品牌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樸素的、本土的產品形態是被更多高縣級城市的人群所接受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中國處於一個“疊層世界”的階段,所謂的“疊層世界”是指北上廣深一線市場,可能正處在從第三消費時代向第四時代演化的過程中了,但中國很多二線城市可能是在第三消費時代,三線城市可能還在第二消費時代。

從這個邏輯推演來看,未來一個重要的機會是什麼?是新零售往三四線甚至五六線城市走。

另外,近五年來,渠道碎片化趨勢明顯。比如,過去我們賣快消品,通過大賣場這一渠道就可以做三個省,只要會做終端攔截,就有一定的量,做出5個億的收入出來也不是難事。

但放在今天就行不通了,今天的挑戰是要會玩B2B電商、零售通,甚至新通路、渠道社區店,還有我們新零售渠道,無人化也是一個渠道,所以,這麼多的渠道,實際上也叫流量碎片化

那麼,對於品牌商而言最大的難處在哪?在如此碎片化的流量之下,要組織多少個運營團隊去對付每一種流量的運營。甚至有一些流量渠道,我們對它還很陌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品牌商們不斷迭代自己,去適應所有的新渠道。

你會玩拼多多嗎?掌握了抖音的營銷手段了嗎?實際上這些在近半年內出現的新的流量變化,都是我們今天的流量紅利。在這些流量紅利之下,我們是有機會重新定義新消費品牌的。

所以,當談到新電商時,不一定要想到京東、阿里,其實《樊登讀書會》也是一個新電商,未來《奇葩說》也許也是一個電商。因為新的技術正在加速零售的效率和供應鏈的效率,過去很多不敢想象的事情,在今天的數據面前,可能都形成了更好的效率提升。

但要強調的是,零售的競爭力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先打好基礎,再借助新的技術提升效率,這有一個先後順序。所以,這些能夠為零售賦能的新技術公司、數據公司,一定孕育了非常大的機會。

在這個碎片化時代,如何能夠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滿足企業的盈利,又能讓零售的效率有所提升,是擺在眾多企業家面前的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