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凡夫修行的标准是怎样的?

吃货小小站


如果你决心进入修行,走上修行之路了,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把面具摘掉,先要把包裹起的心打开来。只有打开了,我们才有可能过滤,才有可能与宇宙、天地及自然和他人做能量的交换。关于这一点,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的《如是我说》中是这样说的:

印安说:
禅是心悟,茶是灵芽。“禅茶一味”是心与茶的融通。唐代诗僧皎然的«饮茶歌»最解其中真趣:“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印竹说:
禅的修行是通过训练不断地滤掉心中的妄念,茶的制作是通过摇青不断地滤掉茶中的苦涩;一静一动,皆为虑而后能得,当然一味。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真正的禅者,必须首先要过滤掉心中的妄念;如果你想做出一泡好茶,必须要先过滤掉茶中的苦涩。这便是“禅茶一味”最简单的诠释。禅茶之所以一味,关键在一个滤字上。而滤说起来简单,修起来却还是有次第的。

今天,我们刚好进入新一期的禅修,我也跟大家讲了禅修的次第,借此机会,我也想在这里与大家做个分享。

对于禅修的入门者来说,这个次第是打基础,非常的重要,就如同修大圆满的前行,如果这个地基打好了,在禅修的路上便会一帆风顺。那么,作为禅修的前奏,要先做好哪些准备呢?

第一便是先将心打开,将我们的真心打开,将我们那颗天真之心打开。平日里,我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戴着层层的面具,而如果你决心进入修行,走上修行之路了,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把面具摘掉,先要把包裹起的心打开来。只有打开了,我们才有可能过滤,才有可能与宇宙、天地及自然和他人做能量的交换。当然,将心打开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了将心包裹,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一下子让我们打开,我们会有一点不舒服、不习惯、不适应,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种担心——我们对周遭的一切还是不能做到全然的相信。所以,

在这个前奏中,我们最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怀疑这种情绪。

我们要相信,我们要相信别人,也要相信自己,用信这种力量来突破第一关。祖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这是我们第一个要去训练的。将心打开之后,我们要让自己回归到孩童时代,我们要全然地放松,要放下以往的经验、经历、身份、地位,让自己回到孩子般的样子。

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无知,当我们感到自己有一点无知的时候,其实恰恰说明我们知道了更多。因为越知越无知,越无知越以为自己很知,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敢于提问题,心中有疑问就要大胆的说出来,你完全可以像个孩子,你可以有十万个为什么,这都是打开心灵必须要做的动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现出那颗真心来,我们才能不再伪装,我们才能不会不懂装懂,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然后我们便可以选择与我们最相应的那个通道——无论是通过眼根,还是耳根,还是鼻根,还是舌根——不论六根中的哪一根通道,与心连接的这条通道打通了,我们的觉知力便会迅速的提升。

而觉知力的提升,能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我们的智慧便会由此而打开。而这种智慧常常是中道的般若智慧,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般若之花,愿这朵花能够在禅修的过程中次第花开!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如是我说》是萃辰天心书院两位极具智慧的老师的对谈,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也可以关注萃辰天心书院官方订阅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cctxgxcb),收听完整图文、音频哦~


萃辰天心书院


凡夫修行的标准是怎样的呢,跟师傅学的请教师傅,跟经典学的研读经典,在这里想说的是凡夫如何去修行这个标准。首先我们应该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发心由为重要。然后观察自己的内外条件,出离心由为重要。其次确定我们的收获与付出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正见由为重要。最后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有多远,精进由为重要。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是因为破不了自身的无明,所以得老实参照标准去修行,依止师傅去修行。在此建议诸学子勿死盍修道,勿听闻馋言,勿固执己见,勿道途自满,勿望峰止步。研读经典,参访明师,是为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