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本院咨询师于平原创,今日头条暴读150余万

亲人离世,从此阴阳两隔不复相见。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生离与死别。我们常能看到逝者的家属在葬礼上痛彻心扉的嚎啕恸哭,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有的人并不会哭,甚至看起来很平静淡漠,这些人难道真的是没有感情、毫不悲伤吗?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0

1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就一定是不悲吗?

表哥去世那年,侄子才刚刚初中毕业。意外的医疗事故,令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追悼会上,几天几夜都没有合过眼的表嫂已经哭得几近虚脱。侄子紧紧地站在表嫂身边,始终牢牢地扶着表嫂,那双和表哥一模一样的大眼睛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坚韧。

他自己执笔写了悼词,代表家人致辞,葬礼的整个过程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然而,我们都从他的这份倔强中感受到了孩子内心深处极度的悲伤。

一日长成,既是男子汉的勇气,也是极度痛苦下的防御。孩子用他爸爸军人般的毅力支撑着自己,来对抗这份突如其来、无法承受的痛。而这份痛,又何止是悲伤!

哭出来的是悲伤,难道哭不出来的就一定是不悲吗?

悲伤可能深埋心底

心情在路上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前年冬天,小区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妈妈去世了。

她的先生早几年就已过世,儿子也才刚工作不久。前年查出癌症后,她就一直在住院治疗,全靠儿子每天下班后去医院陪护。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她儿子匆匆忙忙地从医院赶回家,然后换身衣服急忙去上班。大家都说小伙子一个人又要照顾病人,又要兼顾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抵抗过病魔。老妈妈去世后的第二天,我看见她儿子大冬天的上身却只穿着一件汗衫,捧着老人的遗像,呆呆地坐在小区的观景亭里。无论几位热心的大妈怎么劝说,他都置若罔闻,就这么孤独地坐着,不哭也不应答。

有一种悲伤叫做欲哭无泪,痛彻心扉却无以言表。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 ■■■■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当遭受到无力承受的打击时,我们的身体会本能的产生应激反应来帮助我们防御重创,保护我们的内心不致骤然崩塌。

这种面对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的困境,而产生的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降低、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以及随后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等。在临床上,称之为“急性应激障碍”。

承受丧失之痛是一个过程。所谓的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那是需要熬过彻骨的悲痛的。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0

2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表达哀伤

当我们痛失亲人的时候,通常会不同程度的经历以下五个心理反应过程:

1. 否认与隔离(DENIAL)

亲人离去的伤痛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此时,人们往往不愿意相信这个现实,或是暂时将无力承受的痛苦隔离于意识之外,宁愿相信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只有如此的在真实面前树一道墙,才能够保护我们的内心,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痛苦所淹没。

2. 愤怒(ANGER)

当否认与隔离的效用渐渐褪去,现实的痛苦逐渐浮现。此时,当我们的心理还没有准备好去接受它时,就会以愤怒的形式来武装我们的内心。此时的愤怒可能是针对无生命的物体、陌生人、朋友或者家人,也可能是针对已经逝去的亲人。我们宁愿相信是那个人带来了伤害,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也无法碰触无法挽回的真实。

3.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我们会假设无数种可能——“如果早点就医就好了”,“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亲人也许就不会离开”。这样的自责和愧疚,其实是我们希望能够一切如故的强烈的执着。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4. 抑郁 (DEPRESSION)

这是所有痛失亲人的人都会经历的过程,也最难度过的关口。从此天各一方,即便有再多的“如果”也无力回天,常常会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也可能因为突然爆发的无力感而痛哭流涕,生理上会出现精神无法集中、毫无食欲、失眠、胸闷等症状。

5. 接受(ACCEPTANCE)

大多数的人最终会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并通过痛哭、悼念等方式宣泄内心的悲痛。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这份怀念深刻于心,重新接纳生活。

这五个阶段没有必然遵循的顺序。悲伤的人们,时常会反复徘徊在几个阶段间,直到最终能够哀悼,平静的接受丧失。

然而,还有许多人是得不到足够的时间,或者是不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到达最后的阶段。这些人会卡在比如否认、隔离、愤怒或是自责愧疚的情绪中,苦苦挣扎,抵抗悲痛。

0

3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症状

曾奇峰老师说过:“一个人的情感不出来,不能和自己的情感保持接触的话,那些情感就会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形式出来,变异的形式多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症状。”

看过电影《异度空间》的朋友,一定对女主的房东印象深刻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房东告诉女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在一次外出时不幸死于泥石流。在整个讲述的过程中,房东满面笑容,看不出一丝的悲伤,就好像是在谈论着一个毫不相干的事情。

女主发现,房东每次做饭菜都是三个人的量,门口也总会放两双拖鞋。他一边在诉说着妻儿的离世,一边在幻想着妻儿回来换上干净的拖鞋,一家团圆一如往常。

在惊悚片中,此时音乐的背后是阴魂;在现实的心理世界,我们称之为“哀伤不能”。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有一次在社区做志愿者活动时,邻桌心血管的咨询台前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说自己这一年来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换了无数种降压药,却始终降不下来。心内科的医生于是建议他去专科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然后住院治疗。

等到他走后,居委会的大姐告诉我们:去年,他上中学的女儿突遇意外去世了。

有多么强烈的悲痛,就需要有多么强烈的力量,才能将它们压抑进内心的最深处。原来,他的高血压,就是那股他拼命抵抗伤痛的内在力量。

唯有不敢触及的痛,才会有哭也哭不出来的哀伤。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Linda是一名大学生,从小和奶奶特别亲。上大学以后,她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去看望独居的奶奶,陪奶奶说说话。一次周末,她去看奶奶的时候,奶奶有些意识模糊,当时她以为奶奶只是困倦了,所以也就没有告诉父母让他们送去医院,结果奶奶第二天就突然去世了。

得知消息的她无比的内疚,后悔自己那天没有及时的察觉,没有让奶奶得到及时的救治。她说:“大家都说奶奶高寿,是喜丧。可是,对我来说,我不仅仅是因为奶奶的过世而难过,更是为我没有尽心地去照顾她而难过,伤心欲绝。我感觉我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了。”

她说:“在葬礼上,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想哭,但却哭不出来,才是最悲剧的。”

哀伤,是修复丧亲之痛的必经之路。只是,这条路,悲伤的人都走得无比的沉重。

请记住,每个人哀悼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哀伤的表达也不一样。不要去评判一个人的悲伤,因为你并未体验过他所经历的痛。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END—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若需预约咨询请电:021-62238573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那些日子华大分享过的干货

- 生 活 -

《滴滴裁员2000人:关于中年危机,你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错的》

- 人 性 -

《千万别在深夜试探人性:这9.5分神综,刷新我三观》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相关推荐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特色课程

初级&中级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全新推出

心理咨询师理论实操培训班

心理学培训首选:

分套餐,更系统,更有针对性。

无论您是心理学爱好者、

心理学相关专业从业人员

(教师、医生、HR)、

或是渴望走上心理咨询师职业之路

不论您来自何方,未来有怎样的目标

我们专业的师资团队皆可为您量身定制!

理论基础+体验实操+案例实习

“1+X”学习体系

配合接热线实习和真实个案示范性教学

“荷枪实弹”

获得真正的心理学知识与自我成长!

咨询电话:

021-62233803

021-62233995

沈老师 17717675853黄老师 17717397812

杨老师 17717679753

黎老师 13764760586

周老师 13764755286

亲人离世后,我却哭不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