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孙大文:中国农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国际农业竞争中

孙大文:中国农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国际农业竞争中

11月2日,2018年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在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未来论坛承办的“创新引领供给侧改革”分论坛上,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中关村海外顾问孙大文发表了题为《农业科技的全球化创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的主旨演讲。

孙大文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市场更多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这虽为本土农业构建了稳定的发展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农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国际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同时,在全面评估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开放农业市场,适当引入外部竞争,以竞争促推动,以改革促提升,从而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

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应邀到北京参加2018年中关村论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农业科技的全球化创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提及食物,就不得不谈农业。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末便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时至今日,农业仍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不可或缺的源头环节之一, 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耕地面积约15亿公顷,约占地表总面积的11.2%。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这一古老的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迈进。

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类对食物需求量已超过土地的承载能力。截止2016年,全球范围内饥饿人口达到8.1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1%。除此之外,第二、第三产业冲击下农业劳动力的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以及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诸多因素都在严重制约着全球农业的发展。

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概念,将农业发展方向指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拥护者和倡导者,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

二、中国农业的成就与挑战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近22%的人口。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的建立,为我国农业发展创新了一批技术前沿成果,攻克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积极推动和促进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仍有诸多不利因素,涉及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环保成本等方面,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与精度。

三、农业工程与技术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工程与技术的进步。农业工程与技术是把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与生态维护的一门多学科应用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工程与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农业工程与技术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革命,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工程与技术,才能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发展农业工程与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四、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当前,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世界主要农业强国已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体系,下面我举几个例子介绍。

首先是美国,截止2017年,美国以仅占本国人口1%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实现了世界第三的农业总产值,强大的农业工程与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3S技术”,美国实现了小部分人对大面积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弥补了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经验性、以及稳定性和可控性差等方面的缺陷,农业生产实现了精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再来看荷兰,截止2017年,荷兰以世界第124位的农业用地面积实现了世界第26的农业总产值,每百万公顷产能高达71.74亿美元,是科技先导型农业的典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农业工程与技术,荷兰得以站在世界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巅峰。

此外,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也是世界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典范。以色列地表水资源极度匮乏,自然条件并不利于农业发展。然而,依托优势农业工程与技术的支撑,以色列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节水农业工程与技术,实施精准农业灌溉和高效水资源管理,使得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

看见,得益于这些先进的农业工程与技术,全球农业得以迅猛发展。但由于各国经济、科技水平的差异,全球的农业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失衡。但总体而言,世界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趋势是向全球化、集约化、环保高效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迈进。

五、发展先进的农业科技,中国该怎么做

中国正处在农业产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先进的农业科技刻不容缓,中国该怎么做?

1、“科技兴农”的指导思想

技术转化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高度,农业科技高度决定了农业产业精度。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兴农”的指导思想。过去四十年间,科技创新应用已使得世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美国的精准农业、荷兰的设施农业都是科技兴农的典范。下面以我们团队目前的工作举例说明。

当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们不断致力于针对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了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食品和农产品质量以及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方面,通过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我们得以检测食品中微量或痕量的化学物质,使食品和农产品中的风险残留物质无处遁形。这些技术在农产品生长监控、采后生理监测、加工过程控制、以及农业自动化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产品保鲜及贮运技术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冷冻冷链智能感知与过程控制技术方面,我们致力于高效冷却技术与物理场协同先进冻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减损、保值和增值,推动我国冷冻冷链技术的发展。

2、“五位一体”的战略定位

要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最重要就是要将各个环节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确立“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着重关注人才储备、理论奠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市场竞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人才的孵化率、理论的创新性、技术的可靠性、产业的适应性以及市场的优势性。切实将最前沿、最可靠、最高效的技术落实到农业产业应用中。

3、“三线并行”的国家支持

一个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引导,进入农业产业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应紧扣“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和“农业推广”三条主线,在新时代为打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在政策导向方面,应进一步对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业集体经济、农业金融服务业、农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吸引、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在资金扶持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优良育种、先进农机和设施农业的专项补贴力度,提高农业高端人才待遇,资助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农业产业示范。

在农业推广方面,应组建农业高端智库,号召专家学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将农业推广切实深入落实到农业的细枝末节,实实在在发挥先进农业科技的作用。

4、“众星拱月”的学科布局

农业科技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统计学等等都与农业工程和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统筹这类学科的协同高效发展,组建国家级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将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5、“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

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离不开市场的检验。要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就要勇于将我国相关成果推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提升。

当前,我国农业市场更多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这虽为本土农业构建了稳定的发展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农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国际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竞争中。

同时,在全面评估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开放农业市场,适当引入外部竞争,以竞争促推动,以改革促提升,从而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