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福安市賽岐地處閩東地理中心,自古以來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唐末五代時期,氏族詹氏等族在賽岐聚居,形成村落。在清中葉時期,賽岐就憑藉水運便捷迅速崛起,到清末民初已商賈雲集,萬家燈火,成了著名繁華商埠,素有閩東“小上海”之稱。

建國後賽岐成為福建沿海第五個港口,當時的賽岐極為繁華,全國各地重要辦事處都設在賽岐。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賽岐原名“賽江”、“賽村”、“細村”,清光緒年間衍為今名一一賽岐,今名取自賽岐的母親河“賽江”,因城內有座“岐頭山”,故取“賽村”的“賽”,配“岐頭山”的“岐”而得名。而“賽岐”作為地名正式出現是民國十八年(1929年),此時賽岐不僅是閩東水陸交通的樞紐,還是閩東工業重鎮。

在賽岐和平街鹹魚攤處的鹹魚攤一到年關就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黃瓜魚成片攤曬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鹹帶魚成片攤曬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當地人年齡大些的人都喜歡吃鹹魚和黃瓜魚。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這裡也是鹹魚的批發市場。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攤曬延伸到三角坪公路處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兩旁都是鹹魚攤店鋪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鹹帶魚一斤12一20元,按品質價格不等。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這麼多鹹魚,太美了!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如今這岸邊新建江濱道,是賽岐人休閒和活動的好地方,也是賽岐人觀龍舟比賽的最佳場所。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建有長廊和設有鍛鍊的器具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如今把八九十年代繁華的騎樓靠岸建築拆後重建,過去這裡豐常繁華和商鋪林立,如今一半新一半舊的。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這有一張珍貴的舊的騎樓照,成為賽岐人最美好地回憶了!〈下圖〉

福安市賽岐風光及鹹魚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