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1-1利物浦

英超第九轮焦点大战——“双红会”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展开争夺,曼联主场迎战领头羊利物浦。上半场,拉什福德利用快速反击机会率先打进一球;下半场,替补上场的拉拉纳在第85分钟扳平比分。最终,曼联主场1-1战平利物浦,这使得利物浦本赛季英超开局八连胜就此终结。此役过后,利物浦积25分继续领跑英超积分榜,曼联仅积10分排在第13名。

赛后,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关键判罚的不满:“关于第一个进球,我想每个人都会同意这是一个犯规,但是对于VAR来说,这不是一个明显的犯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没有输,但那确实是一个明显的犯规。有明显的接触,然后奥里吉摔倒了,他们继续进行反击。是的,有身体接触,但这不是一次明显的犯规。我确定他们是这么说的。事情本不该是这样的。”

“然后我们的进球被判无效,它可能是手球在先,但一切似乎都对我们很不利。我们稍微改变了一下阵型,创造了一些机会。然后我们掌控了比赛并打进一球,球场上一片寂静。当人们认为利物浦会进球的时候,我们抓住了机会,收获了进球。”

正如克洛普所说的,利物浦打了一场非常艰难的比赛。他们遭遇了争议判罚并先失一球,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认输。他们在下半场调整了战术并完全统治了比赛,在对手长时间密集防守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进球。在下面的战术复盘分析中,我们将会从两支球队的战术要点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克洛普是如何有效调整战术挽救危局的。

曼联VS利物浦:双方首发阵容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的3412阵型

索尔斯克亚为本场比赛排出了3-4-1-2阵型。德赫亚继续担任首发门将,阿克塞尔·图恩泽贝在赛前热身时意外受伤无法出战,这使得罗霍有了首发出场的机会。他与马奎尔、林德洛夫组成三中卫组合,在他们前面的是双后腰弗雷德和麦克托米奈,阿什利·扬和伤愈复出的万-比萨卡分别担任左右边翼卫。安德烈斯·佩雷拉出任前腰,马库斯·拉什福德和丹尼尔·詹姆斯组成锋线搭档。

本场比赛中,索尔斯克亚没有使用擅长的4-2-3-1阵型,而是排出了三后卫阵型,这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不过这也不难理解。他们使用三后卫阵型的用意就是要限制利物浦的边路进攻。索尔斯克亚深知利物浦的最大威胁就来自于两个边后卫的助攻,当曼联在后场防守时,3-4-1-2体系中的两名边翼卫回撤保护边路,他们与三名中卫一起形成一条五人防线,可以有效限制罗伯逊和阿诺德在两翼参与助攻。同时,三名中卫也可以有效保护两个肋部和中路,来减少利物浦三名前锋的威胁。进攻时,锋线上的拉什福德和詹姆斯都是速度型的攻击手,他们可以利用速度和控球优势冲击利物浦的防线,佩雷拉也可以利用自己灵活的穿插跑位丰富进攻手段,以及为双前锋提供火力支持。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利物浦的433阵型

另一边,克洛普继续使用4-3-3阵型。主力门将阿利森伤愈复出回归首发阵容,范迪克和马蒂普组成中卫搭档,左右边后卫分别是罗伯逊和阿诺德。法比尼奥居中出任单后腰,维纳尔杜姆和亨德森在两侧担任中前卫。锋线上,奥里吉顶替因伤无法出战萨拉赫担任左边锋,菲尔米诺继续留在中锋的位置上,马内则来到右路担任右边锋。

从这个首发阵容来看,利物浦的主要战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锋菲尔米诺继续扮演进攻支点的角色,他的接应、护球和分球都是球队进攻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左右两边分别是两个进攻组合,奥里吉、维纳尔杜姆和罗伯逊在左路进攻时会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边路和肋部发动攻击。右路的马内、亨德森和阿诺德也会施行同样的进攻策略。然而,在这个阵容中还有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奥里吉能否像萨拉赫一样承担起边路进攻的重担,他的冲击力和突破能否像萨拉赫一样犀利、高效。一旦他无法发挥出作用,利物浦的进攻就等于少了一条臂膀。

曼联利用紧逼战术遏制客队的进攻组织,利物浦左边锋奥里吉劣势凸显

曼联在比赛一开始就实施了高强度的逼抢战术。他们用3-4-3阵型在前场进行一对一的盯防,但这样的防守方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贴身盯人防守,他们与目标球员保持合适的距离,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压制对手或封堵对方的传球路线。

两名前锋拉什福德和詹姆斯带领球队向利物浦的两名中后卫施压,而占据“10号位”的佩雷拉通常会向法比尼奥靠近。与此同时,双后腰也会根据情况进入前场压制利物浦的前卫维纳尔杜姆和亨德森。这样的高压逼抢策略使得利物浦很难在后场中路顺畅地组织推进,因为所有的向前传球路线几乎都被曼联球员切断了。从下面的场景可以看到,曼联在比赛开始阶段就积极地在前场施压逼抢,试图破坏利物浦的进攻组织。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的高压逼抢战术

受制于主队的高压逼抢,利物浦不得不把球传向两个边路,然而,曼联的两名边翼卫在看到对方中卫或门将向边路传球时会快速前压进入前场来阻止利物浦边后卫带球推进,但是由于他们的启动位置通常比较靠后,这使得利物浦的边后卫能够在对方靠近自己之前顺利地接到传球并面向前场。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完全摆脱曼联的高压紧逼。当边后卫控制球并寻找传球目标的时候,利物浦的前场攻击手也被对手严密地盯防着,他们很难摆脱对手找到理想的位置来提供传球出口。通常情况下,他们会用背对球门的方式倚住曼联的防守球员来接应边后卫的传球。

在比赛初期,利物浦尝试从左路快速推进,利用边锋的冲击力取得突破。左后卫罗伯逊在后场接球后会快速把球传给边锋奥里吉。后者看起来对曼联中卫林德洛夫很有威胁,他几次与林德洛夫进行1v1对决。尽管林德洛夫在单防奥里吉时看起来有些吃力,但他还是能很好地防住对手,不给奥里吉任何突破的机会。

在这个方面上,奥里吉的劣势也就突显出来了。尽管他拥有不错的控球的能力,但是和主力边锋萨拉赫相比,他缺少了灵活性和速度优势。他无法利用速度和灵活的跑位摆脱林德洛夫的盯防。这使得利物浦的左路无法像以前一样发挥出应有的攻击力,这也是利物浦在上半场对抗曼联高压逼抢时明显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奥里吉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速度优势

曼联的快速进攻转换取得效果,他们的深位防守存在隐患

曼联不可能总是压在前场逼抢,当利物浦将球推进到中场附近时,曼联全员会退守后场形成5-2-3的防守阵型。在这种深位防守中,曼联的边翼卫不会像高位压迫那样具有较强的侵略性,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两翼防止对手利用自己身后的空间。因此,为了缓解边路的防守压力,詹姆斯和拉什福德有时会在利物浦边后卫拿球时给他们施加压力,阻止对方顺利地推进或向前传球。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的523防守阵型

在后场防守时,曼联两位前锋的位置是他们反击战术的关键。他们在防守对方边后卫的同时还承担着反击的重任。他们的位置一般都在中场线附近,一旦夺回控球权,拉什福德和詹姆斯就会快速前压,在利物浦的中后卫和突前的边后卫之间寻找进攻通道。他们的进球就是利用这样的快速反击战术取得的。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利用快速进攻转换打进一球

上图展示了曼联利用快速进攻转换机会取得进球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林德洛夫在与奥里吉的对抗中占据了上风,帮助球队抢回了球权。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奥里吉摔倒在地,但是当值主裁判阿特金森并没有示意这是犯规行为,比赛继续进行,这就是争议的由来。詹姆斯接到麦克托米奈的传球后快速带球推进,而远端的拉什福德也在中路前插跑位。由于马蒂普没能盯紧拉什福德,使得后者在詹姆斯传中时抢到了落点并破门得分。尽管视频裁判介入调查,但最终的结果仍是进球有效。这个进球在赛后引起了巨大争议,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利物浦主教练克洛普赛后对这个争议进球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曼联的深位密集防守并不是无懈可击。尽管他们五人防线可以有效地保护边路和肋部区域,但是他们的双后腰在为五人防线提供保护时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由于曼联的后卫线前面只有两名后腰提供保护,这使得他们的中场防线很容易给对手留下较大的空位。而利物浦的攻击手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通常会在强侧进行重兵压制吸引曼联双后腰向这一侧移动,然后再把球快速转移到弱侧,尝试利用中场空档来制造机会。

上半场,维纳尔杜姆曾连续两次利用这种方式给曼联的球门制造威胁。到了下半场,曼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了阵型结构。他们压缩了阵型整体长度,佩雷拉后撤与麦克托米奈、弗雷德形成三人中场防线。到了比赛后期,索尔斯克亚甚至让詹姆斯在边路回撤形成5-4-1的防守阵型。这样的结构调整解决了中场的防守问题,使得利物浦很难在中路找到可以利用的空档。下面两个场景展示了曼联的中场隐患,我们可以看到利物浦连续两次利用边路强攻+横向快速转移的方式创造了较有威胁的进攻机会。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克洛普改变战术解决防守问题,有效的换人调整挽救危局

在上半场的比赛中,利物浦的防守也出现了和曼联类似的问题。当曼联在边路试图建立人数优势取得突破的时候,利物浦的多名球员,特别是三名中场球员经常会被吸引到这一侧加强防守。这使得利物浦的中路出现了较大的空档,从而让他们的整条后防线都暴露在对手面前。曼联后腰麦克托米奈两次利用这个中路空档制造远射机会。从下面两个场景中可以看到,尽管利物浦有三名中场球员,但这三人都聚集在同一侧的边路防守,使得中路留下了较大的空档。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克洛普在中场休息后调整了战术,他将阵型改为4-2-3-1。维纳尔杜姆回撤到后卫线前面与法比尼奥组成双后腰,而亨德森留在了右路担任右边前卫,马内回到了熟悉的左路,菲尔米诺被安排的“10号位”,奥里吉成了突前前锋。当他们在后场防守时,两名边前卫马内和亨德森可以回撤到中场与双后腰形成一条四人中场防线。即使防守重心发生偏移,他们也有足够的球员在弱侧进行保护。这就解决了上半场出现的中路防守问题,也使得曼联不能再像上半场那样利用客队的中路空档创造进攻机会。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利物浦变阵为4231阵型

与此同时,曼联的整体防守位置更加靠后。他们几乎放弃了控球,转而用“大巴阵”在后场密集布防。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为了坚强对中场的保护,一球领先的曼联也在下半场也调整了阵型。麦克托米奈出任单后腰,弗雷德和佩雷拉在其两侧提供保护,从而形成了5-3-2的防守阵型。虽然两支球队都在中场增加了一名球员,使得双方的中场防守能力得到提升,但是曼联中场人数还是少于对手,这使得曼联仍然无法控制中场,他们的防守更加被动了。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将阵型变为532

与五人后卫线紧密站位相比,曼联中场三名球员之间的距离会稍大一些,他们在球场上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试图将防守范围覆盖到更靠近边线的区域。佩雷拉和弗雷德的任务就是给利物浦的边后卫施加压力。在此之前,曼联的两名边后卫更多的是被客队边后卫压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然而,利物浦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进攻办法。四名攻击手经常与曼联的五名后卫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且缺乏机动性。多数情况下,利物浦仍然依靠后卫线的传中球来寻找前锋。他们希望利用中锋的支点作用来带动进攻,但是他们的传中球往往由于质量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比赛再次陷入僵局的时候,克洛普连续做出人员调整。他用张伯伦和拉拉纳分别换下了奥里吉和亨德森。利物浦继续控制比赛,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控球权并加强了对曼联防线的冲击力。由于利物浦的进攻压力进一步增强,詹姆斯也开始回撤防守来填补边路空位,这使得曼联形成了5-4-1的密集防守阵型。然而,看似密不透风的曼联防守端还是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而利物浦完美地利用这个机会扳平了比分。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曼联球员的紧密站位使得边路出现空档

由于曼联的防守球员都采用紧密站位的方式来阻止对手从中路和肋部取得突破,这使得他们的两个边路给对手留下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空间。当罗伯逊在禁区左侧拿球时,对位的曼联右边后卫万-比萨卡由于位置过于靠近中路,使得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向罗伯逊施压。罗伯逊轻松地传出了一记低平球,前点的菲尔米诺巧妙地把球漏了过去,而林德洛夫和罗霍都未能成功地拦截传球,后点的拉拉纳顺利地将球打进球门扳平了比分。在这个球的防守中,盯防拉拉纳的罗霍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可以看到,曼联的三名中后卫分别盯防利物浦的三名攻击手,只有罗霍在最后时刻离开了拉拉纳试图上前拦截皮球。然而,他的计划失败了,拉拉纳完全是在无人盯防的情况下将球打进的。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罗伯逊助攻拉拉纳扳平比分

利物浦在最后时刻扳平比分真的只是运气使然吗?笔者认为利物浦的进球是必然的。客队在下半场完全控制了比赛,他们下半场的控球率达到70%以上,并持续不断地向曼联施压进攻。他们收获进球完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比赛时间能再稍长一些,他们完全有可能反超比分。反观主队,曼联已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不要说制造反击机会,他们连持续控球的机会都少的可怜,丢球是迟早的事。

写在篇尾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赛后数据统计:曼联VS利物浦(右)

不可否认,索尔斯克亚在面对克洛普时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们踢得很难看,但他们还是率先取得进球并将领先优势一直保持到比赛的最后阶段。仅就战术层面而言,曼联的防守反击战术确实有效地遏制了利物浦的进攻,使得客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理想的进攻手段。索尔斯克亚的大胆变阵也是曼联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他能针对对手的战术风格采用不同以往的战术策略就足以证明他的执教能力正在提升。然而,他的临场指挥能力还有待提高。当球队在最后阶段逐渐陷入困境的时候,他迟迟没有进行换人调整来使球队摆脱被动的局面。直到比赛的第84分钟,索尔斯克亚才第一次做出换人调整,还是用刚刚伤愈复出的马夏尔换下了对位的拉什福德。可以说,这样的换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战术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应对全身而退

索尔斯克亚与克洛普

利物浦上半场的状态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面对曼联高压逼抢的时候,他们似乎找不到有效的应对办法。尽管他们在下半场完全统治了比赛,但仍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克洛普的临场调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每一次变阵换人都取得了不错效果。特别是在换上张伯伦和拉拉纳后,他们中路进攻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张伯伦连续在中路制造远射威胁,而拉拉纳更是立下大功扳平了比分。从比赛中可以看到,萨拉赫的缺阵大大削弱了球队的攻击力,奥里吉完全无法像萨拉赫那样持续地提供冲击力,他的速度和空间意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球队对锋线三叉戟的高度依赖性。随着多线作战激烈程度的提高,这种依懒性将会成为制约球队进步的关键因素,克洛普必须尽早找到应对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