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伊凡四世别称伊凡雷帝

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沙俄侵占西伯利亚

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1530—1584)加冕即位,不满足大公称号,正式自称沙皇(1547—1584),从此莫斯科公国又称沙皇俄国,简称沙俄。在沙皇向东扩张过程中,出身于俄国北方沿海农民的斯特罗加诺夫及其家族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伊凡四世加冕即位时的莫斯科大公国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是16—20世纪初俄国最大的富商。1558年,斯特罗加诺夫取得沙皇政府的特许状,获得在卡马河、丘索沃耶河一带开拓殖民、发展盐铁业、经商以及招募“哥萨克”(突厥语,意为“冒险者”军人)组成军队来“保护”其侵占的领地等特权。1563年,沙皇伊凡四世自称“全西伯利亚皇帝”。

西伯利亚今泛指俄国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之间的广大地区。1547年,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哥萨克军在托博尔河口,击败了西伯利亚汗国的统治者库楚姆汗。1581年,应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招募与出资,以叶尔马克为首领的哥萨克装备了一支由840人(其中哥萨克540人)组成的西伯利亚远征军,乘船沿额尔齐斯河向东征掠,侵入西伯利亚西部,1582年11月4日,俄军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里(失必尔,今伊斯克尔),但遭到西伯利亚汗国各族人民游击战的反抗。沙皇曾两次派兵增援。1584年,叶尔马克所率哥萨克军在额尔齐斯克遭遇库楚姆汗军队的激烈反击。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沙皇俄国扩张地图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哥萨克军团,沙皇入侵西伯利亚的急先锋

1585年8月6日,叶尔马克哥萨克远征军的主力被歼,叶尔马克在败逃中淹死于额尔齐斯河,其余部被迫撤离西伯利亚。但不久,俄军再度侵入西伯利亚,1587年俄军建起托博尔斯克(鄂毕河与托博河交会处),作为侵占西伯利亚的军事、政治中心。1598年,库楚姆汗被害,俄军基本实现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征服与侵占。1604年,沙皇军队建立了鄂木斯克。 1613年1月,贵族、商人、僧侣和哥萨克上层的代表,在缙绅会议上推举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之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596—1645)为沙皇,由此开始了俄罗斯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1632年,沙俄国队又建雅库次克城堡。

1639年,沙俄军队到达鄂霍次克海岸。1649年,沙俄军队建立了鄂霍次克城堡。[沙俄军队向西伯利亚当地居民(通古斯人)强征、掠夺毛皮实物税,尤其是珍贵毛皮。 1682年,彼得一世(1672—1725)被立为沙皇,但由其姊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公主摄政。1689年,索菲娅摄政之权被推翻,由彼得一世亲政,史称“彼得大帝”。 1685年6月、1686年7月至1687年克,中国清朝政府军在雅克萨击败了东侵的沙俄军队保卫了中国领土。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雅克萨之战

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把俄国译作鄂罗斯,中国《元史》上译作兀鲁思、斡罗思)。尼布楚条约在中俄之间第一次正式划定了东部边界。该条约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又流入黑龙江的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

尼布楚条约明确确定大兴安岭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南,包括库页岛均属中国领土。而且18世纪初,约1713年,库页岛的阿伊努人就到中国清朝设在黑龙江口的衙门向清朝入贡。清朝官吏“对(这些)酋长都是表示欢迎的,给他们以品位和官职(清朝地方官),并以优厚的礼遇作为安抚的手段。”

二、18—19世纪沙俄向千岛群岛扩张

清军对俄军的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暂时挡住了沙俄军队对中国(清朝)大兴安岭以南和黑龙江流域领土的侵略,沙俄侵略军转向东北,于1697—1698年侵占堪察加半岛。1697年,沙俄哥萨克军在堪察加海岸伊齐亚河畔的一个部落,发现了前年从日本大阪驶往江户途中的船遇险而漂流来此被土著居民营救出来的日本船老大传兵卫,并于1701年12月把他送到莫斯科——圣彼得堡。1702年1月,沙皇彼得一世召见了传兵卫,从传兵卫口中得到许多有关日本的讯息。彼得一世令传兵卫学习俄语,又让传兵卫向俄人传授日语。1710年,彼得一世命传兵卫接受东正教洗礼成为东正教徒,并改名为“加甫里尔”。彼得一世利用传兵卫开设了日语学校。这是有记载的俄国人与日本人最早的接触。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彼得一世,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

自1710年以来的20多年中,俄国人从堪察加半岛东岸,先后获得10多名从日本因遇海上风暴漂流来的日本人,并将他们作为俄国人的日语教师和俄军侵入千岛群岛的引路人与翻译。1736年,沙俄在圣彼得堡科学院附设日语学校,其中不少教师是来自日本的遇险漂流者。 1711年8月,由75名哥萨克组成的俄军于堪察加半岛的洛帕特卡角首次乘船远征千岛群岛的占守岛和幌筵岛,并试图向当地居民阿伊努人征掠毛皮,但未取得预计目的,同年9月返回堪察加半岛。1713年4月,沙俄军人科兹列夫斯基等从堪察加半岛侵入千岛群岛的幌筵岛,并从岛上掠回棉花、丝绸、麻织品、日本刀、金币和阿伊努人。日本学者认为,科兹列夫斯基是第一个来到千岛群岛的俄国人,他记载下“幌筵岛上当时已有南岛的库里尔人带来锅、釜、器皿、刀剑、木棉和绢类,为了同温祢古丹等岛进行交易而驶往其处,并且还到堪察加换取海龙、狐狸等皮张”。

1736年12月,沙皇政府命令雅库茨克统领雅科夫·艾尔琴大校为探险队长,组成由500名官兵,海员和地理绘图员的探险队,前往千岛群岛调查矿藏以及与日本建立贸易关系等事项,历经一年,但未获多少效果。1721年5月,受沙皇彼得一世派遣的天文、航海学者伊万·艾弗来诺夫等人,前往千岛群岛,曾到过国后岛、幌筵岛,7月返回鄂霍次克。艾弗来诺夫绘制了堪察加与千岛群岛地图,并称千岛为日本的岛屿。该地图失落多年,于1945年为学界发现。1738年7月26日,以什潘别尔格为队长,由63名成员组成的俄国探险队,由堪察加半岛乘船航向千岛群岛,8月14日,经过得抚岛,并绘制出所经岛屿的地图,画出了三十一个岛屿。8月24日,因担心冬季来临,返航回堪察加半岛。第二年,即1739年6月,以什潘别尔格为队长,由四艘船组成的俄国探险队,由堪察加半岛向东南海域航行,试图寻找日本,6月27日,他们见到了海岸,但并不知道他们所处位置在日本本州东北部外海。6月29日,沙俄探险船中的两艘在今日本宫城县牡鹿群网地岛东南海面抛锚停泊一夜。6月30日,沙俄探险船队航行至仙台湾,见到仙台湾岸日本陆地的情况。7月2日,沙俄探险船队返回网地岛西北海域暂泊。期间,日本仙台藩曾派遣官员和佛教僧人前往沙俄探险船,并互赠物品,但因语言不通,交往颇不易。仙台日本渔民数人,也曾到沙俄探险船,互换物品。随后,沙俄探险船队从网地岛海域北返,经北海道、千岛群岛海域,回到鄂霍次克。同年11月,探险船队向圣彼得堡政府呈送了该探险船队远航到达日本海岸的“报告”。

沙俄探险船队中的“圣加弗利尔号”,于1739年6月25日在航行中与该船队失散,它继续南下,于6月29日到达今千叶县南部海域,船员乘小舟登岸,向日本居民索取淡水。7月2日,该探险船航行至今伊豆半岛下田海域,再次登陆索取淡水。7月5日,“圣加弗尔号”向北返航,于9月2日返抵鄂霍次克。 沙俄探险船队到达千岛群岛等地,其重要活动之一是征收毛皮税,掠取当地居民的贵重毛皮。与此同时,1754年前后,俄国人已以得抚岛为据点,与日本人进行贸易活动。1767年,沙俄哥萨克已在择捉岛掠取毛皮税。他们(俄国人)已确切知道自占守岛到色丹岛、松前岛等22个千岛群岛的岛屿位置。1771年,择捉岛、得抚岛、磨堪留岛、罗处和岛上的原居民反抗沙俄掠夺者,杀死其21人,另有18人逃回堪察加半岛。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叶卡捷琳娜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1788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曾命令博物学家拉克斯曼进行俄、日贸易以及设法掌握千岛群岛。为达此目的,沙俄政府将其在千岛群岛获得的三名日本人遇险漂流者派往北海道根室,就俄、日通商贸易与松前藩主进行商谈。沙俄政府还把处以流刑的俄国罪犯38人以及20名猎人安置到得抚岛,为沙俄掌握该岛效力。1801年,日本幕府在择捉岛的纱那设立守备衙门,并开通色丹岛到国后岛的航船,是年,日本幕府派官吏前往得抚岛,要求俄国人离去,禁止当地居民与俄国人交往与贸易,并在岛上树立“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标注。1802年,日本在色丹岛建立哨所。1803年,国后岛有15个渔场,而1799年以来,在该岛谋生居民由320人增至534人。1805年,择捉岛上的俄国人均已离去。1806年秋,俄美公司下属福斯托夫中尉的远征队从鄂霍次克起航,到达时属中国(清朝)领土的库页岛,夺占了日本人在该岛久春古丹的据点。1807年4月25日,俄国远征队的船又到择捉岛,俘获日本守备人员数人,掠取物资,然后返回鄂霍次克。

1811年夏,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弗宁所率“黛安娜号”测量船测量了千岛群岛中的罗处和岛、宇志知岛,计吐夷岛、新知岛、知理保以岛、磨堪留岛、得抚岛西岸、择捉岛东岸和北岸等地,并于7月5日到达国后岛泊港,补给粮食和淡水。期间,俄、日双方在国后岛发生冲突,戈洛弗宁等数名俄人被日军扣押,“黛安娜号”副船长里科尔德被迫返回鄂霍次克。次年(1812年)8月27日,里科尔德又率船队到达国后岛泊港,并以俄国所俘获的日本人作为交换,要求日方交还戈洛弗宁等俄人,但未达目的。直至1813年5月26日,里科尔德第三次前来泊港,几经交涉,里科尔德才将戈洛弗宁等8人领回。

日俄在千岛群岛地区的接触、交往与争夺,直至1813年,俄国鄂霍次克长官通过里科尔德致函日本,首次向日本提出希望日俄之间划定边界以及在边境开展集市贸易之事。而日本德川幕府则实行锁国政策,不愿通商贸易。关于日俄边界,幕府主张日本达到择捉岛,俄国达到新知岛,择捉与新知之间的岛屿定为空岛,不准居民居住。这样,得抚岛和知理以岛便是“空岛”。幕府认为,漂流民的遣返可在得抚岛进行。但事后日、俄双方未能随即就划界问题进行联系与会谈。 1828年,获得沙皇政府给予专营权的俄美公司,将大约百名卡吉克阿留申人移居得抚岛,为公司猎取海兽,以获珍贵皮毛。1837年,俄美公司将在鄂霍次克获得的数名遇难救起的日本漂流民送往择捉岛。1843年又将8名日本漂流民送往择捉岛。1845年,又有俄国船来到择捉岛,再次试图与日本进行通商贸易等事宜的商谈,但未获得积极结果。在美国海军准将培理(1794—1858)于1853—1854年2月两次率舰打开日本锁国的形势下,1854年12月21日,俄国全权代表普佳金(又译普提雅廷)与幕府交涉员简井政宪、川路圣谟在下田签署了《日俄友好条约》,该条约的第二条规定:“今后日本国与俄国之边界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岛全部属于日本,得抚岛全部及其以北之库里尔群岛(即千岛群岛)”属于俄国。”该条约于1856年11月10日互换了批准书。日本学者认为,“于是,多年来日俄两国间一直悬而来决的千岛群岛的边界已经划定,两国纠纷遂告结束。”但事实纠纷并未结束。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库页岛属于中国

日、俄在争夺千岛群岛的同时,还暗中争夺着属于中国(清朝)疆土一部分的库页岛。包括库页岛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是中国清政府“采捕参珠之地”和供八旗使用的“围猎山场”,归吉林将军属下的宁古塔副都统、三姓副都统以及珲春协统直接管辖。然而,1803年,沙皇政府却赋予俄美公司的创建者,第一个沙俄环球探险队队长列扎诺夫的使命之一便是“勘察黑龙江口;了解库页岛上居民的人种,并搞清楚其究竟属于日本还是中国,与该岛建立关系。”1851年,以涅维尔斯科依为首领的沙俄“考察队”,又对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地带的中国领土进行非法考察。自1856年起,俄国向库页岛移民(殖民)并在那里建立殖民据点,图谋侵占库页岛。而日本却在中国库页岛南部一带直到北纬50度附近扩展渔场。日俄在中国库页岛形成争夺对抗之势。与此同时,沙俄扩张侵略势头不断向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侵入。1857年5月,沙俄将军穆拉维约夫下令把黑龙江的“左岸屯居地往前扩展。450家哥萨克占领了自乌斯特——斯特列耳卡到小兴安岭山脚下的地方。又在乌斯特——结雅设立了一个轻炮兵营地。穆拉维约夫给部下作了详细指示,……要事先通知那些不愿在俄国统治下生活的中国居民迁过黑龙江去。穆拉维约夫命令阿穆尔沿线第一区司令官,告诫他凡是接触到的满员(满清政府官员),如果他们方面露出任何敌意,将会遇到进军黑龙江右岸的(沙俄)远征军把他们的武装解除。”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瑷珲条约》割占得中国土地

1858年5月28日,沙俄将军穆拉维约夫与清政府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军武力胁迫下,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该条约规定,“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纳河到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到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文规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这是中俄关系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该条约,沙俄侵占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58年10月25日于《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写道:“俄国人已占有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和该河南岸满洲的大部分土地,……俄国,——尽管它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它(俄国)除了分沾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的利益以外,还得到黑龙江沿岸地区,这个地区是它悄悄地占领的。”俄国“占领满洲威胁着中国。”

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至此其大部分成了中俄的界河。及至1860年11月14日,沙俄又挟持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继增条约》。据此条约,中俄“两国东界定为由什勒喀额尔古纳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稜河自白稜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

由此,沙俄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领土库页岛也被沙俄攫取。对此,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认为,“俄国占领库页岛”是一种“殖民占领和战争”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日本通过《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得到千岛群岛

1875年5月7日,日、俄双方经多年交涉折冲,俄国全权代表哥尔查科夫与日本全权代表榎 本武扬在圣彼得堡签订了“日本和俄国相互割让领土条约,”也称《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由此,日本放弃了多年争夺的库页岛,换得了千岛群岛。该条约第一条规定:“日本天皇陛下以本人及其继位人的名义,将占有的萨哈林岛(桦太岛,即库页岛)的那一部分领土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主权转让给全俄罗斯皇帝陛下,从而整个萨哈林岛完全属于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在此的边境线将通过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第二条规定:“全俄罗斯皇帝陛下以本人及其继位人的名义,将现在占有的千岛群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主权权利转让给日本天皇陛下,作为对第一条所载明的把在萨哈林岛上的权利转让给俄国的交换,以使上述千岛群岛(库里尔群岛)从而归属于日本帝国。该群岛包括下述全部十八个岛屿:(1)占守岛,(2)阿赖度岛,(3)幌筵岛,(4)磨堪留岛,(5)温祢古丹岛,(6)春牟古丹岛,(7)越渴磨岛,(8)舍子古丹岛,(9)弁知岛,(10)雷公计岛,(11)松轮岛,(12)罗处和岛,(13)擢手岩和宇志知岛,(14)计吐夷岛,(15)新知岛,(16)武鲁顿岛,(17)知理保以岛和布拉特·知理保以尔夫岛,(18)得抚岛。从此,俄罗斯帝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在这些地带的边界线将通过位于堪察加半岛的洛帕特卡角和占守岛之间的海峡。”上述条约于同年8月22日在东京换了批准书并会诸执行。俄国和日本第一次正式划定了边界。至此,沙俄未能取得千岛群岛,而是侵占了包括库页岛的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

三、18—19世纪沙俄何阿拉斯加的扩张

18世纪中期以来,沙俄“探险队”还向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推进。1728年7月,原籍丹麦的俄国海军军官维托斯,白令(1681—1741)率领探险队一行人,从堪察加河口乘船出发,向北航行,到达楚科奇半岛并与楚科奇人相遇。同年8月20—22日,以白令为探险队长的探险船穿过海峡(即后来被命名为白令海峡的),但当时白令不知道是海峡,也未发现陆地,于是原航线返回,在9月回到堪察加河口,半个世纪后,即1778年,英国航海者詹姆士·库克探险队的成员福斯特到达该海域,提议命名该海域为白令海与白令海峡,但直到19世纪才正式使用白令海之名。此前则称堪察加海。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航海者提议命名该海域为白令海与白令海峡

1741年6月,白令与俄国航海者奇利科夫(1703—1748)等再次奉命率探险船队从堪察加半岛出发,向北航行,途经阿留申群岛,到达阿拉斯加湾(阿留申群岛上的原居民称该地为alaaska,意为大陆)的凯奇坎岛,白令还发现了阿留申群岛中的后被命名为白令岛,圣劳伦斯岛等的岛屿。但由于缺乏食物与饮用水,加之气候恶劣,疾病流行,白令于1741年11月到达科曼多尔群岛中一无人居住的小岛,12月8日因患坏血病死于该小岛。后人将该小岛命名为“白令岛”。1742年9月,白令的同行者将白令所率的探险船队返抵堪察加半岛时,其船员死亡已近半数。

1797年初,伊尔库次克商人穆里尼科夫等成立“美洲商业公司”,并获沙皇保罗一世的批准与支持,该公司准备在南千岛群岛发展农牧业并建立帆布、皮革、造船和缆绳工场,以支援俄国向北美洲阿拉斯加等地的探险殖民活动。美洲商业公司不久又扩大为“联合美洲公司”。1799年7月,沙皇保罗一世下达敕令,以“俄美公司”(俄国美洲公司)取代联合美洲公司[1] (p58)沙皇政府给予俄美公司为期20年的在北纬55度以南的美洲西北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等地从事狩猎、毛皮贸易和开拓殖民地的专营权。19世纪20年代初,俄美公司在堪察加以东各岛(今阿留申群岛)和北美洲西北(今阿拉斯加)已有15个“定居点”,亦称永久居民点。“第一定居点位于科曼多尔岛,……第二定居点位于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之一的阿特卡岛上,这里在特派行政长官的领导下住着约50个俄国猎人。归阿特卡村管辖的还有331名阿留申人,……第三定居点在卡皮坦湾的利西亚群岛中的乌纳拉斯卡岛上,住着约30名俄国人。据……资料记载。乌纳拉斯卡岛上有360名阿留申人。在乌纳拉斯卡区管辖的其他岛屿上,其中包括阿拉斯加岬,有673名阿留申人,……位于普里比诺夫群岛上的第四和第五定居点也隶属乌纳拉斯卡行政长官管辖。这两个居民点建立在圣保罗岛和圣乔治岛上。每年从普里比洛夫群岛可获约200普特海象牙。……第六定居点位于科迪亚克岛上,从1784年到1804年的20年间,科迪亚克岛一直是太平洋上俄国居民点的中心。……第十四定居点在锡卡特岛上,这里居住的222名俄国人中,有70人担任警卫勤务。在此常住的土著居民有1000人。第十五定居点位于加利福尼亚,这是1812年建立的‘罗斯村’”

19世纪初期,沙俄以俄美公司为殖民扩张工具,基本占有了今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地带。

19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俄国通过白令海峡向北美洲的进一步扩张是越来越困难了。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前后,沙皇政府曾多次提出保卫俄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由于英国殖民势力、特别是英国哈得逊湾公司在北美洲、尤其是在今加拿大殖民活动的竞争,俄国在阿拉斯加的殖民地受到严峻挑战与威胁。美国利用俄国北美殖民地的困境,提出将俄国“移民区”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卖给美国的“建议”。185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参议员和国务卿马西向俄国驻美国公使斯捷克尔询问:俄国的北美移民区是否可能出卖?俄国担心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会占领俄国的北美移民区。同时沙皇政府还害怕北美马蒙教(多神教与基督教的糅和)教派起义者进入俄国北美移民地,因此,当斯捷克尔将此事通告沙皇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当即批示:“这证实立即就解决我(俄国)美洲领地问题的主张(卖给美国)是正确的。”

19世纲50年代,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1860年奉派前往阿拉斯加去俄国北美移民区视察的一位俄国船长写道:“在麦德纳亚河两岸发现了大块天然铜,在开奈河岸上已证实有金矿。”但是,俄国在当时英国殖民活动的剧烈竞争下,无力保持阿拉斯加这块殖民地。英国报纸指出:“假设谈判不能使俄国将其领地完全割让给我们(英国),我们无论如何也得把这(产金矿的斯塔欣河)河岸弄到手。……假如(俄国)锡特卡(亚历山大群岛中北部)行政当局胆敢袭击我(英国)运输站,我们将诉诸海军,来保卫运输线的不可侵犯性。只要用少量的英国兵力,就可以使俄国这个狮身鹰头的怪兽俯首听命。假如在这种情况下面临什么困难,我们完全可以极其迅速地推移俄属领地的边界。既然这块盛产金子的地区在我们手中,我们就必须占领与之毗连的沿岸地区。”而且,俄国直接经管阿拉斯加的俄美公司经济上连年亏损,靠沙皇政府的每年补贴才能维持下去,因此从经济视点对俄国政府似已无多大意义。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成型的俄罗斯帝国,阿拉斯加卖给美国

俄国在不能保持阿拉斯加的形势下,决定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并以此促使美、英矛盾进一步加剧,俄美联合以打击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势力。当时美国一刊物写道:“转让(阿拉斯加)这块土地。预示将来在两半球平衡各国均势中,俄国和合众国在政治、贸易、军事等方面可能组成反英,法的防御和进攻的联盟。”年3月30日凌晨4时,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与俄国驻华盛顿公使斯特克尔在华盛顿签订了《转让阿拉斯加专约》。该条约规定,“全俄罗斯皇帝陛下同意根据本条约,在交换批准书之后即将美洲大陆和邻近岛屿现在归俄皇陛下所有的一切领土和领地转让给美国,上述领土和领地包括在条约所规定的地理范围之内。”“美国同意在交换本条约的批准书之后十个月内由华盛顿国库将720万美元金币付给正式授权接受上述款项的全俄罗斯皇帝陛下的外交或其他代理人员。”美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运用外交手段,购得俄属阿拉斯加,包括阿留申群岛。1959年,该地区成为美国第49州。

苏联学者认为,美国购买到阿拉斯加,可使美国削弱英属加拿大哈得逊湾公司的地位,并把英属哥伦比亚(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夹在美国的领地之间。1867年3月27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俄国人出卖阿拉斯加,就使得在美国的英国人“大伤脑筋”。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和美国其他政治活动家把阿留申群岛看成是通往亚洲东北沿岸的“石阶”。

四、1905年沙俄丧失库页岛南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远东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1904—1905年日、俄帝国主义为争夺远东霸权,即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殖民统治而发生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以1904年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的舰队突然袭击中国旅顺口和朝鲜仁川港的俄国舰队而爆发。1905年1月,日军攻占俄国“租借的”旅顺口军港。5月,日本海军歼灭俄军调到远东的波罗的海舰队。列宁写道,俄国“现在连最后的赌注也输掉了。”经过两天的战斗,拥有12000—15000名海军人员的20艘俄国舰队,有13艘被击沉和消灭,4艘被俘。只有1艘(“金刚石”号)幸免于难开抵海参崴。海军人员牺牲过半,……而整个日本舰队在战斗中却未受巨伤,总共只损失了8艘鱼雷艇。”但在整个战役中,日军虽然取得了胜利,其军队人员伤亡病者达数十万。日军军医署长基普克公布的伤亡人数有:“阵亡47387人,伤172425人,总共219812人。伤、亡、病的总数共达554885人,有32万病伤人员送回日本。在东京荣誉公墓中埋葬着60624名阵亡者,此外还有74545人死于病伤。……伤亡总数占总兵力的14.85%。”而列宁认为,日军先后对旅顺口发动三次激烈的总攻,其“死伤总计近六万人。”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日俄对马海战

五、苏联通过苏美英三大国同意取得远东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并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意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提出的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其中包括库页岛南部交予苏联),……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晨,苏军太平洋舰空兵约1500架飞机对驻朝鲜,中国东北的日军进行轰炸,苏军地面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驻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日军进攻。8月11日,苏军占领库页岛南部。8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命令规定,满洲(中国东三省),北纬38度以北朝鲜、库页岛南部以及千岛群岛的日本军队应向苏维埃远东最高统帅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

8月15日夜,苏军下令立即在千岛群岛登陆作战。此时千岛群岛驻有日军第91师团(在占守岛和幌筵岛上)、独立混成步兵连队(在松轮岛上)、129独立混成成旅团(在得抚岛上)、第89师团(在择捉、国后、色丹、齿舞群岛上)。8月16日,斯大林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密信中写道:“整个千岛群岛应包括在日本武装部队将向苏联军队投降的地区之内,因为按照克里米亚会议三国(苏美英)的决议,整个千岛群岛将由苏联占有。”而杜鲁门在复信中说:“我同意您(斯大林)把整个千岛群岛包括在将要向苏军远东总司令投降的地区之内的要求。”同日(8月16日),斯大林致杜鲁门函中还要求苏军进占日本北海道北部,即从钏路到留萌一线以北地区。斯大林要求占领该地区的理由是:“日军从1918—1922年占领了全部苏联远东地区,如果苏军不占领一部分日本领土,是有伤于苏联国民的舆论。”然而,由于杜鲁门的坚决反对,斯大森的这一要求未能实现。杜鲁门于1945年8月1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认为在日本分设几个占领区是不必要的。”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库页岛、千岛群岛归苏联领有。

1945年8月18日,苏军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在重炮轰击掩护下,登陆北千岛群岛的占守岛,8月24日进占幌筵岛,8月25日进占温祢古丹岛,28日进占松轮岛,得抚岛与择捉岛,9月1日进占国后岛与色丹岛。8月25日苏军在库页岛南部俘获日军1.5万名。苏军在千岛群岛共俘获日军63840名至9月1日,苏军进攻和占领了原日军占领和控制的中国东三省、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和整个千岛群岛。9月2日,斯大林宣布:“日本早在1904年俄日战争时就利用沙皇俄国战败的机会,从俄国夺去了萨哈林(库页岛)南部,盘踞千岛群岛;并从而封锁了我国在东方的一切出海口——因而也封锁了通向苏联堪察加和楚科特卡的各港口的一切出路。显然,日本是想把俄国的整个远东地区奇去。……今天,日本承认自己经被战败,……萨哈林南部和千岛群岛将归苏联,从此以后这地方……是我国防御日本侵略的基地。”至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军实现了占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1946年2月2日苏联修改了宪法,“把库页岛南部和南北千岛群岛划入俄罗斯共和国领土,并把齿舞和色丹岛囊括到‘千岛’之内,变成了俄国领土。”1946年2月20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库页岛、千岛群岛归苏联领有。

六、俄罗斯和日本日本领土争端由来

在苏联政府宣布千岛群岛归俄国领有后,美国和日本对此持有不同看法。1946年2月26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声明:苏联领有千岛群岛等地将由对日和约决定。而日本政府一方面承认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是“美国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谈中,答应斯大林的要求”,因而表示放弃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领有;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千岛群岛“是国际公认的日本合法领土。……割让千岛的宣言无视有关国民,即日本国民所自由表明的意志。”而且认为,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不属于千岛群岛,“齿舞、色丹是北海道的一部分,国后,择捉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固有领土。”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日本政府要求“归还”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北方四岛。

因此,日本政府要求“归还”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北方四岛。”然而,直至2005年5月23日,俄罗斯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表示,俄日之间并无领土争议。科萨切夫说:“我们将日本对这些岛屿的领土要求视为其企图推翻二战成果”,“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科萨切夫否认了“俄关系的基础是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他驳斥了“俄罗斯似乎(根据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已承担了归还岛屿的义务。”他说:“此次并非归还,而是在签署和平条约的前提下,移交部分岛屿。”“签署和平条约都是双方关系的基础,其中包括领土问题的解决。”科萨切夫说,引起俄罗斯议员愤怒的是不久前日本方面通过的声明,其宣称日本将努力要回南千岛群岛的其他岛屿(“北方四岛”),“俄罗斯对此无法接受”。由此可见,日俄对“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立场差距仍甚远。

千岛群岛是一个位于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岛群,它连接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是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也是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千岛群岛也成了日、俄两国在太平洋上激烈争夺的目标。

千岛群岛中的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四岛位于西太平洋冷、暖流交汇处,渔产特别丰富,是世界三大著名渔场之一。此外,四岛中的国后岛还是大蟹、海参等贵重海产的产地,而择捉岛除了是捕鲸基地外,地下矿产也非常丰富。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千岛群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千岛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千岛群岛的西面是太平洋上重要海上通道鄂霍次克海,东面是太平洋,整个群岛总罗了占守岛、幌筵岛、齿舞群岛等近40个岛屿,海岸线绵延1200多千米,总面积可达15600平方千米。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陡峻,是战争中易守难攻的宝地。另外,千岛群岛之间还有多条海峡,其中岛弧一侧的千岛海沟,最深处可达10542米,而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择捉岛,有十多处海湾,可供大型舰船停泊,一旦发生战争,这里无疑是最好的舰队停泊点。

千岛群岛附近的水域还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哪一个国家占领了这块地方,就相当于在太平洋战争中占据了最有利的地形,因此日本与俄国以这块宝地为目标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日本自战国时代后期开始开拓北海道,并逐步将北海道纳入日本领土,那时日本就认识到了千岛群岛的重要性。但是随着17世纪后期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俄罗斯人开始逐渐向千岛群岛、库页岛(中国称库页岛,俄国称为萨哈林岛,日本称为桦太岛)扩张势力,这与一直向北方扩张的日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两国开始就领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夺。

1905年俄国内战爆发,沙皇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在新兴无产阶级的强烈呼声下,俄国不得不将战斗力量转向国内,最终狼狈地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结束了战争。其中沙俄向日本转让了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的控制权,使得日本夺得了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同时也加剧了日俄之间的矛盾。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结束日俄战争

七、千岛群岛归属问题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于8月18日开始攻击千岛群岛。当时岛上驻守日军人数达8万,并且修建同时容纳600架飞机的9座机场,同时,在防御最为坚固的占守、幌筵两岛上还建有片岗和柏原两个设施完善的海军基地。但是由于“二战”中日本损耗兵力严重,所以部署在千岛方向的海空军仅配备数艘小艇和8架飞机。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二战苏军登陆千岛群岛

苏联在详细了解了日本在千岛群岛的兵力部署情况后,于8月18日开始攻打日军设防的重点占守岛,希望可以打开苏联向南进攻的大门。当时日本在占守岛全岛都部署了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与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并派遣了8000人、64辆坦克驻守此岛。所以当18日下午苏军在“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驱逐舰队掩护下,从12千米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占守岛的时候,遭到了日军方面的强烈反击,并在苏军登陆时击沉、击伤了苏军多艘登陆舰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斗的激烈化,日军遂显寡不敌众,战斗中心逐渐向岛内转移。

到下午5时以后,日苏双方就占守岛上制高点的争夺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以冲锋枪、坦克团等对苏军展开了多次进攻,但都被苏军击垮了。晚上8时,苏军顺利地占领了两个制高点,并在得知日本仍在积极备战的消息时,继续向纵深进展。到23日下午,日军接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后,全部投降。而苏军继续向南进攻,此后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进行得非常顺利。

沙皇俄国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和日本为什么争夺西伯利亚?

苏军强攻千岛群岛

8月的最后一天,日本在苏军锐利的进攻下,退出了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将千岛群岛的控制权拱手让于苏联,而苏联在取得了千岛群岛北部地区胜利后,开始进驻南千岛。9月1日,苏军占领了国后和色丹两岛,并宣布“千岛登陆作战完毕”。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5日,苏军结束了占领齿舞的最后行动。

此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