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申晨间  |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为非法占有他人钱财,何某化名“刘凡”结识钱先生,后趁钱先生不备将随身携带的兽用麻醉药掺入其饮料中,在钱先生服药昏睡期间,通过控制其手机,对其支付账户进行提现、交易套现、小额贷款等操作,从账户余额及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内共计转账人民币73000余元。

日前,经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何某因犯抢劫罪被嘉定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申晨间  |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一夜醒来账户损失7万多元

钱先生从事的是贷款推销行业,2017年11月底,他在网上发布贷款广告,很快一名自称“刘凡”的男子联系上了他,要求办理贷款。

两人见面谈好贷款事宜后,“刘凡”提出想与他合租,并可以分担房租,钱先生考虑后答应了。

11月23日,“刘凡”住进了钱先生的家中,成了合租室友。

11月24日晚,钱先生在下班途中买了饮料和食品带回家中与“刘凡”分享。在这期间,“刘凡”拿着钱先生喝了半瓶的饮料,说要为钱先生泡一杯豆奶,便转身离开客厅。不一会儿,“刘凡”拿着泡好的豆奶极力邀请钱先生品尝。

据钱先生回忆,当时喝了饮料之后不久,他便觉得身体不适,很快回房睡觉去了。

11月25日凌晨时分,当他迷迷糊糊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苹果手机不见了,用家里备用电话打过去,电话通了却被立即挂断。此时,仍然异常困倦的钱先生来不及细想便又陷入了昏睡。

申晨间  |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配图,图文无关

当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几个小时后的事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支付宝内2万余元人民币已经被转走,两张信用卡被透支,支付宝账号还被用来贷款数万元,而“刘凡”早没有了踪影。

钱先生随后报警,在之后警方安排的检查中,检测出他昏睡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服用了一定剂量的兽用麻醉药。

公安机关经网上追逃,一个月后将化名“刘凡”、真名为何某的犯罪嫌疑人抓获。29岁的何某在到案后曾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他事先偷看了被害人的手机解锁动作,掌握了密码,又趁被害人不注意,在饮料中加了麻醉药,之后进行一系列转账、套现的操作,并通过网友张某从南昌飞到上海进行提现。但在审查起诉阶段,何某却翻供否认故意抢劫。

申晨间  |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配图,图文无关

麻醉他人后谋财,是盗窃还是抢劫?

2018年,在面对检察官的询问,何某辩称自己饲养大型犬,所以身边备有兽用麻醉药,方便为宠物修剪体毛、指甲等。

他还狡辩称,当时作案是因为认为被害人“品行很差从而心生厌恶,所以在其饮料中下了小剂量(不到1.5ml)的麻醉药”,此外,何某声称自己是在“被害人昏睡之后才产生谋财的想法”,因此只能算是盗窃。

承办检察官认真审查证据,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对本案中提取的掺有麻醉药的饮料进行浓度鉴定。经过检测,实际加入的药品剂量远超其所供述的剂量,明显具有排除被害人反抗能力的抢劫故意。

当然,何某自相矛盾之处不止这一点。

首先,何某在涉案过程中始终使用假名“刘凡”。其次,他并未将宠物带在身边,兽用麻醉药也不是日常用药,不需要随身携带。此外,何某早在事先就观察好被害人的解锁动作,掌握了密码。在被害人昏迷后数小时内即完成了解锁、控制账号等一系列操作,还联系他人专程从南昌飞到上海进行取现,逃避追查,有别于“临时起意”。加之其刻意回避使用麻醉药的剂量,加注了远超安全剂量的注射量,足以证明他在使用该药品时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使被害人彻底失去反抗能力。

嘉定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在与被害人接触过程中,特别是对被害人施用麻醉药之前,即已经产生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故意。犯罪嫌疑人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麻醉手段排除被害人反抗能力,劫取被害人财物7.3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抢劫罪。

申晨间  |  29岁男子为了抢劫他人,居然将兽用麻醉药掺入饮料迷倒对方,最终获刑1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