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梅州這個老屋,竟然可以住3000多人

每個古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歷史,凝結著先人的心血和智慧,存留著鮮活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自秦漢以後,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南遷,跋山涉水,幾經輾轉,定居嶺南。

憑藉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在嶺南秀美的大地,客家人建造了土樓、圍龍屋、四角樓等眾多著名的古民居建築,這承載著客家人久遠的歷史記憶,是客家人千年輾轉遷徙中艱辛而輝煌的創業見證,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家歷史的重要載體。

梅州這個老屋,竟然可以住3000多人

種玊上圍坐落於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古寨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歷經18個春秋,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至今有340多年曆史,是湯南鎮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築。種玊上圍佔地面積1.8萬多平方米,城牆根據36天罡,72地煞共108塊圍築而成,呈臥蟹形。城牆每幅寬高均6米,牆厚0.5米,牆體均是由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紅糖拌和,至今堅固無損。據介紹,種玊上圍共有三街六巷,一祠堂六公廳,大小房間400多間,構成八卦九宮格局,全盛時期古寨共有人口3000多人,人丁興旺。

梅州這個老屋,竟然可以住3000多人

明清交替之際,整個粵東當時處於南明政權和滿清勢力殊死搏鬥的動盪之中,當時湯南的一位傑出人物——明朝遺臣羅萬傑,就曾在湯坑築金鼎寨自守,以圖恢復明室。也是在同一時期,當湯南的龍上古寨被盤踞在藍田、霖田二都的九軍攻破後,羅氏的另一位傑出人物羅基盛率族眾遷移到現在種玊上圍築寨。為了更好的防範敵人,種玊上圍就必須比龍上古寨建得更堅固,圍牆築得更高更厚。事實也證明了,甲寅劉進忠之變,潮寇復熾,所至鄉村皆被毀,種玊上圍古寨迭被匪攻,羅基盛等族眾憑藉堅固的城牆城樓死守,未被攻破,才使上圍古寨至今保存完好。

梅州這個老屋,竟然可以住3000多人

種玊上圍建築屋頂多為硬山頂結構,雕樑畫棟、簷綴垂蓮,樑架構件飾以通花、獅蟹、花草、人物等精美雕刻,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各祠堂公廳凝聚著傳統文化的精華,各廳堂牆上都刻有楹聯、對聯,懸掛有木質匾額,主要內容是追溯族史、顯揚祖德、激勵裔孫艱苦創業、勤儉持家、愛國愛鄉、報效祖國等等。寨內禾坪上豎有石雕旗杆和旗杆夾,記錄、見證著族人的顯赫功名,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崇尚禮節、崇文重教、耕讀傳家、開拓進取的民俗宗教文化淵源。

梅州這個老屋,竟然可以住3000多人

種玊上圍有三個大門,正門為西門,匾額上書“種玊上圍”四個大字,南門叫南安門、北門叫北平門。“玊 ”字的字義,字(詞)典的釋義綜合起來有3項:①有疵的玉。②琢玉的工人。③姓。從以上的釋義比較起來,應該是選擇第②項來理解古寨名稱的含義才對。則種玊上圍就是:此圍屋是一個培養造就人才的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