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移居美國多年依娃回憶過去的玉門

S·L·伊娃,中國名宋琳。1965年出生於陝西富平。1993年隨夫移居美國麻州。曾經在小小玉門生活了十七年,擔任銀行職員。定居美國後她寫了一本在中國的回憶錄,感人至深。特別是依娃對七八十年代的玉門,描寫的客觀真實感人,值得我們拜讀。

她眼中的玉門,是西北甘肅的小城玉門,有時在地圖上都尋不到名字的地方,即無名勝古蹟也無名川大山。只是千里沙漠河西走廊祁連上腳下的一個小石油城。

玉門,在我的情感中則是永遠的第二個“家”(第一個家是陝西祖籍老家),想起她,就讓我感到溫暖和親熱,讓我鼻子發酸眼睛發潮。掐指算算,我在那個地方上學,工作,生活過整整十七年。

從離開玉門到南方再到美國,又十六年過去了。如今我生活在地球的西邊,她在地球的東邊,在那遙遠似夢的皚皚雪山下,鎖在大沙漠煙塵中。從西安坐火車到玉門要坐三十六小時。

我泡上一杯茉莉花茶,捧在手裡,嗅著茶香,望著窗外,我會想起她,思念她,回憶她,象惦念曾經的一位戀人,玉門,她還好嗎?她秀麗如昔嗎?她還記得我牽掛我嗎?

世上有沒有比玉門更小的城市?一邊東崗,一邊西河壩,城市被夾成拉條子面(北方面食),人口只有七、八萬。主要馬路只有從南到北兩條,像樣的大百貨公司才三、四家……上個世紀初,這裡發現了油(石油),油隨著祁連山夏季融化的雪水流進了附近的村子。

玉門最有名的飯是拉條子,用最好的精面兌鹽和麵,拉的細細長長,煮出來,調上醬油、醋、辣子,肉炒菜,一拌,賊香賊香。

八十年代末,由於個人感情。工作的緣故,經過反覆的思考,我決意離開玉門。帶著不多的積蓄,手提簡單的行囊,在玉門東站,我登上東去的列車,看著遠去的城市,我生活過十七年的城市。我無法自制,百感交集,淚水似泉水樣的往外湧,擦也擦不完。“玉門,對不起,我走了,我要離開你了,我的玉門”。我看不清玉門,玉門浸泡在我的淚水裡……

十多年前,我又漂泊到這個叫美國的地方,學習工作,生兒置家……的確,美國生活環境優美,物質豐富,但是,我還是想家,想念玉門,想念有關玉門的一切。玉門變了嗎?變的更美更富有了嗎?我小時候的那些老鄰居還健在嗎?我的那些師傅們已退休了嗎?過去的同事還在原單位嗎?他們還記得我嗎?那裡的孩子們還玩打雪仗還喜歡吃烤洋芋嗎?……

玉門,我想念玉門。

我幾時才能再回玉門?

注:上述文字根據依娃原文《波士頓的月亮和玉門的月亮》節選轉載!謝謝好友光臨踏訪!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魅力玉門我的第二故鄉

我最早知道玉門這個地名是在上初中的時候,記得是從上地理課地圖上了解的。十幾歲的時候又從大哥口中聽說了玉門,有緣分的是我畢業參加工作恰好就到了玉門,從此和玉門結下了不解之緣。

沒想到在玉門一待就是半輩子,我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玉門的教育事業。我紮根玉門28個春秋,每天吃著玉門人喜歡吃的拉條子,年復一年,一晃快退休了,很想把玉門經歷過的人和事寫出來,以後回憶在玉門的一切也是一種幸福,我深愛玉門這片故土。

迅速崛起的新玉門,是一顆讓外人刮目相看的戈壁絲路明珠,玉門讓世人矚目。風電之都,魅力綠色城市,位於中國大西北疏勒河綠洲東沿。這裡有悠久的農業歷史,蘭新鐵路、蘭新高鐵和連霍高速穿過這座美麗富饒的城市。

記得我最初在給學生講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路線時給學生解說過玉門關這個名詞。但究竟先有玉門還是先有玉門關,玉門關究竟在玉門還是在敦煌?讓我很疑惑,而我當時並沒有過多的思考,只是按照課本的註釋做了簡單的講解。

讓世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玉門和玉門關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玉門鎮,更神奇的是我就在這生活了28年之久。20多年前我初次來玉門之時,我想象中的玉門鎮,絕對是一個大鎮,它的規模絕對不會比我的故鄉榆中縣城小。轉眼間我在玉門這個不起眼的小鎮生活了28年,每次春節回蘭州同學聚會時,有很多同學會問玉門在哪?玉門有多大?古玉門關就在玉門嗎?我莫名其妙,只能很幽默地說玉門很小很小,巴掌大一點點,小的在地圖上沒有圈圈。可請你一定相信“西出陽關有古人,春風已度玉門關。楊柳古道寸腸斷,邀君狂飲漢武御”。

我深愛著美麗的玉門這個不起眼的小鎮,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雖然小,沒有名山大川,沒有名勝古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美,但是玉門是個不堵車的城市,人情味很濃。

玉門,已不在是春風不度的玉門了。新玉門是一座能源新城,風電之都,飛速發展的新興城市。玉門,是一座讓百姓宜居,空氣清新,文化資源富集的美麗城市。我真誠的歡迎遠方的朋友們來我的第二故鄉玉門做客。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古玉門和玉門關的變遷史

“玉門”對我最初的魅惑,應該源於玉門關的滄桑與莊重,玉門關賦予了“玉門”深厚的歷史背景。“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李白、王之煥、王昌齡的玉門關,唐朝的、邊塞的、遙遠的玉門關,多麼令人神往和追懷!

現今的玉門關,即敦煌西北約七十公里的小方盤城,為漢玉門關遺址。對於漢玉門關的遺址,史上頗多爭論,直到在上個世紀,1907年,斯坦因在此不遠處的廢墟中發現許多漢簡之後,才逐步確認。但是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認為小方盤城只有600平方米,其面積不足以使其成為漢王朝的邊城。我在“甘肅風光”的明信片上見過它,的確,是小了些,看上去僅僅一座土門。

而唐朝的玉門關卻已經不在這裡,遷移到了敦煌以東,現今安西城外的鎖陽城。那是一座荒涼的古城,我曾到此一遊,城內遺蹟仍多,唐槐尚在,出產一種名叫鎖陽的藥材,傳說薛仁貴(614——683)在此守城,糧盡時即靠此物度日克敵。也說是在鎖陽城北30公里許、安西縣城東50公里處的疏勒河岸雙塔堡附近,其四周今仍存古烽燧十一座,如苜蓿烽、亂山子七烽等,而關址已於1958年修建雙塔水庫時被淹,每年冬季枯水時才能露出水面。這裡我有些不解,一座土夯的城池,竟仍能浸泡在水裡而不倒塌?

唐代以後,玉門關仍在向東遷移,據說到五代宋初的時候,已經移到嘉峪關附近的石關峽了。再後來,它便湮沒無聞了。

我原先以為,玉門關作為一個古老的隘口,一直在那裡立著。而事實上不是,事實上玉門關經過漫長曆史中的無數次變遷,其原址已經變得虛幻,甚至在哪兒也不那麼重要了。而玉門關這個名字卻流傳下來,不僅從未改變,而且已經成為了歷史符號!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最早的玉門關就是古玉門

玉門關是以玉門命名的。我這樣來回答自己的多年以來的疑問,距離玉門那樣遠,它為什麼叫玉門關?公元前121年的漢代元狩二年始置玉門縣,而元鼎或元封年間,即公元前116至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從時間上說,玉門關當亦在此時建成;而在地理上說,我認為即說最早的玉門關在漢玉門縣(今玉門市赤金鎮)附近,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李廣立伐大宛後才遷到敦煌西北。也就是說,玉門關應該經歷了由東到西、再由西到東的遷移。因為最初在玉門設立,所以才可能叫玉門關,否則,中間隔著沙州(敦煌)、瓜州(安西),為什麼卻叫玉門關?

漢朝在這裡建了玉門關屯,遷入了人口,並修築了玉門縣城。玉門因在酒泉郡西界,此處又為古玉門關所在地,所以遣戍卒屯田戍邊,史學家因稱為“玉門關屯戍區”。這也充分證明,最早的“玉門關”就在現玉門境內。

東晉敦煌人闞駰在《十三州志》又載“出酒泉西三百里,亦有玉門關,即古玉門縣。”這裡提到的古玉門縣,是今天的玉門市赤金鎮地界。而漢玉門關應該就在漢玉門縣境內。

無論玉門關如何變遷,我們古老的玉門就是最早的玉門關所在地,古玉門關的始建時間應該在漢建玉門縣之前。玉門關最早的地理位置應該在現玉門市的地界以內,毋容置疑。玉門關與玉門大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玉門赤金峽最新發現了玉門關遺址,柔遠人摩崖石刻!此摩崖石刻所處位置充分說明玉門市赤金峽所在玉門關遺址至少在唐代仍是重要關隘險要通道。這為研究最早的玉門關遺址就在玉門增添了更加充分的佐證!摩崖石刻“柔遠”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對邊陲(關外)各遊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安撫邊遠地區,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玉門歷史悠久,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祁連山北麓,東臨衛星發射基地酒泉長城西口嘉峪關,西與瓜州接壤,直通大漠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和要衝,歷來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內蒙,中亞歐洲的通道,素有“塞垣咽喉、表裡藩維”之稱。玉門是古代少數民族羌族、大月氏、匈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

3000多年來生活在玉門大地上的玉門人民生生不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蹟。演繹了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

此玉門非彼玉門,而此玉門與彼玉門卻一脈相連。因而,被稱作玉門鎮的地方,也絕非偶然。這要告訴大家,我所在的玉門鎮,即清朝和民國時期的玉門縣政府之所在,並於1955年建市,而以前的玉門市市政府,遷移於1958年,彼地此前名為老君廟,確因廟而得名

玉門設市之後,轄玉門東鎮、玉門赤金鎮、玉門鎮三鎮八鄉。玉門鎮原來是一個小小的鎮,它就是以前最古老的玉門。現在的新玉門高樓林立、街燈亮麗,繁華嶄新,讓你流連忘返。

2004年,玉門市市政府從老市區下遷至老市區向西70公里處的玉門鎮新區。至此,玉門鎮變成了玉門新市區,市政府下遷。玉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

玉門鎮新市區變為玉門市政府所在地。312國道和蘭新鐵路複線橫貫全境,玉門是古絲綢之路、新亞歐大陸橋河西走廊上的一個千年古鎮!

漢代以來,一直是過往客商停留交易的一個重鎮,清代名宿林則徐、左宗堂曾經駐足於此,栽植的左公柳今天依然綠樹成蔭。

中國石油工業功臣,西安事變發動者楊虎城將軍長子楊拯民,曾經在玉門石油管理局任局長曆練了8年的地方,李先念率領的西路軍曾經在此浴血奮戰,溫家寶總理70年代學習實踐的第二故鄉。

玉門鎮是玉門石油城、嘉峪關鋼鐵城、敦煌旅遊城、甘肅礦區核工業城、酒泉航天城的中心地帶,如今隨著玉門市政下遷,玉門鎮已成為玉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真是雲映玉澤揚帆遠航,玉門變得越來越美了。

彈指一揮間,在玉門這個不起眼的小鎮上,又崛起了一座神奇的美麗的新城玉門。

我深愛玉門,我生命的第二故鄉。

將玉門與玉門關的知識,僅我個人的觀點呈現給大家,讓沒有去過玉門的人更多的瞭解玉門,去過玉門的人深情的回憶美麗的玉門,世世代代生活在玉門的人,用一生的真情回憶我們美麗的玉門小鎮。我深愛這片故土,我為之奮鬥揮灑了28年青春的小鎮。我記憶中永遠難以忘卻的小鎮,它留下了我無盡的回憶和思念。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作者個人介紹:

我是一個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的孩子,土生土長的農村女孩。60年代出生於榆中小康營一個貧困家庭,出生的那年那月家裡沒口糧差點就把我餓死。小時候聽我大媽講,那年我們家沒有一點點口糧,生產隊沒有給我們分公糧,家裡揭不開鍋了,誰知道我命大,沒餓死,活到現在,趕上了好時代。 本人一致從事玉門的教育事業,熱愛文學事業。玉門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玉門工作了28個年頭,我熱愛玉門,喜歡玉門,我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玉門的教育事業,我無怨無悔。歌頌玉門宣傳玉門和謳歌玉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本人曾有多篇關於書寫玉門的文章發表。玉門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每時每刻我都記掛心間。 特別是去年在玉門文史第十期,我和政協劉常生主任合作發表了《虎門硝煙英雄林則徐遭貶西行,遣戌絲路重鎮玉門的情懷!》。這篇文章的發表,特別感謝劉主任在百忙之中審稿和指導。我歷經多少個日日夜夜,花了三年心血,蒐集各種資料,查閱大量歷史文獻,終於寫出了鮮為人知的關於林則徐過玉門那段精彩的故事。 林則徐被貶官發配新疆以及重新啟用途中,來回都途經絲路重鎮玉門!1842年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十)林則徐父子途徑玉門縣,當時的玉門縣王縣令因之前接到肅州新任知州不予接待的囑咐,聽了驛卒稟報後,竟狗眼看人,既沒有請林則徐到縣衙交談,也沒有命驛站安排待客餐飲,林則徐一行只能在縣城北郊的車馬店裡住了一夜。林則徐雖然是被貶官發配之人,但他“虎門銷煙”的民族氣節得到很多有識之士的擁戴。所以,沿途所到之處林公都受到熱情款待,可到了小小的塞外邊陲小鎮玉門縣竟受到如此的冷遇,留下了玉門歷史上的一大缺憾。這真是一件令人痛恨的事情! 1845年12月20日,林則徐接到道光帝諭旨,官復原職。當時他的長子林汝舟也隨欽差到玉門縣為父接駕。玉門縣令知道林則徐官復原職,被朝廷重新啟用的消息後出縣衙5裡迎接,林公一身正氣,毅然不肯進小小的玉門縣衙,還是住在縣郊外的車馬店裡。當時的玉門縣令自然明白事因,羞愧難容,當晚上吊自盡。  林則徐自1842年10月13日發配新疆途徑玉門遭遇冷落,重新啟用時又在玉門接到道光帝諭旨,他已是61歲的老人了。雲開日出,重見天光,戴罪之身終於獲釋而且又被委以重任,得見天日。 我把這段故事告訴世人和玉門的子孫後代,我自己默默無聞去做這些事,是應該的值得的!我只是想把故土名人的故事寫出來,告訴世人,告訴家鄉的父老鄉親,讓後人瞭解玉門,知道玉門,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大力宣傳家鄉的人和事,讓他們的人文情懷永遠傳承下去,讓子孫後代瞭解和知道前人的光輝事蹟,我們做晚輩的義不容辭!

話說玉門和玉門關、玉門和玉門鎮的變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