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好是壞呢?

小雨丶g



我談談對我們河北的影響:n年之前叔叔考上清華是650多分,現在700分也上不了清華。

你說我們河北人對衡中啥感情?

前幾天,我去衡水市某縣的朋友家串門,談起衡中都是恨,衡中在全國很出名,這表面的光鮮掩飾了基礎教育的不均衡發展,他說:“我們縣考上衡中的也沒有三五個,”又說:“衡中的孩子來自全國各地,我們的孩子是和全國的孩子競爭呀。”

我們河北的家長恨歸恨,但是在無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加努力;同時,我們的初中為了讓孩子能上衡中努力著;我們的高中也在努力追趕著衡中,河北有很多中學想提前開學被舉報就明證。

現在,我們這裡很多縣中常去衡中參觀培訓,向他們學習教學的經驗,當然也學習衡中老師的敬業,我見過一個班主任早自習比學生起得早,跑操比學生積極,晚自習之後等孩子睡了才回家,假期也和家長協力監督孩子的學習……

家長呢?因為發現分數線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拼”。在農村也出現了家長千方百計地找老師給孩子補課,在這種需求下,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也收穫了許許多多的學生。

存在即合理,不管是好是壞,衡中就在那裡,是矗立在河北大地上,以標杆的形象閃閃發光。


努麗


我是河北省一個小縣城的高中老師,大學畢業後回高中母校任教。我一直都認為就是某水中學拖累了河北教育發展,坑苦了河北學生和老師。首先我承認某水中學的成功確實有他的特點和優勢,極高的升學率,優秀的成績。但是這些光環的背後是對學生的擠壓,對全省其他學生和老師生存空間的擠壓。關於某水中學的作息時間表,我在這就不說了,網上有的是。我舉個例子吧,十幾年前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們白天一天八節課,期中六節課是老師授課,兩節自習,晚自習三節。現在是一天十節課,晚自習三節,全部由老師授課。上午第一節課7點半開始上!這就是所謂大課表制度。十幾年前,我們這一中和二中每年還都有一兩個清華北大,次一級的名校也有不少,現在別說名校,考上正經本一的的都是班裡的頂尖學生了。學生和老師越來越累,成績為什麼越來越差了?十幾年前我們一個普通班,我的同班同學有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有中北大學的,現在所謂實驗班裡都不敢報這些學校。希望河北能趁著這次高考改革,改變一下現狀吧,不然河北考生700分都不一定上清華北大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飛翔的電風扇


衡水中學就像魔鬼訓練營,類似於富士康那樣的血汗工廠,靠瘋狂吸引全省分數高的學生報考,瘋狂壓榨學生的時間來獲得好成績。這不是真正的教育,對河北乃至全國的教育有害無益。

每年中考季,在我們唐山地區,唐山一中和衡水中學都在中考前開始“挖人”,就開始“電話營銷”了,給平時考試分數靠前的學生打電話,讓其報考這些學校,其中衡中尤甚。衡中把全省分數最高的學生集合在一起,把學生的時間進行精確的管理,即使在學生跑操前也要拿著書看,老師們也受到集體備課的大一統管理,師生捆綁在一起,進行題海戰術,學生成了高考的機器,老師成了陪讀,有的老師連談戀愛時間都沒有,這是磨滅師生的人性。有的學生連搞個人衛生的時間都全無,原本很講衛生的孩子變得髒兮兮,原來很有禮貌的孩子變得面無表情。這不是教育的真諦。單從培養學生分數來說,靠著“掐尖”和嚴格的時間管理,其他學校也能辦成衡中那樣的學校。我不否認,衡中或者是衡水一中(打著私立學校的旗號與開發商合建的與衡中共享教育資源的產物),能把千千萬萬學子送入國內頂尖學校,但是從培養人的角度它是不合格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德樹人 。品德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品質好,樂於奉獻,才能成為社會的脊樑。衡中培養的往往是那種埋頭讀書的學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關心自己的分數,不關心周圍同學疾苦,只會造就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即使將來考上了名牌大學,也是創新能力不強。一個不關心周邊人需求的人他的想象力也是枯竭的,這樣人不會有大的發展。衡中試圖把學生整齊劃一,不能有任何異端。學生上課發呆有時就要受到紀律處分。學生違紀之後不是處分就是叫家長,家長有時千里迢迢趕到學校就是為了把學生領會回家反省。試問,你們教育者責任何在?有人說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的。學生有錯他們根本不教育,放棄作為教育者的責任。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衡中沒有這些引領或者很欠缺這些觸及學生靈魂的東西,你不上有的是人想上,不服從學校管理者捲鋪蓋捲走人是他們的管理技術,這無關教育。這是典型的霸權,典型的高壓。

教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一名身心健康、知禮守法的合格公民。衡中,無關教育,只關分數,給全省全國開了應試教育的倒車,貽害無窮。






賀永老師


我是河北的一個小縣城,衡中是好還是壞我不知道,但我孩子雖然剛上一年級,但是我還是希望他努力一點,如果考上衡中最好,考不上其他的學校精英、正定中學其實差不了多少,我們本地的高中挺輕鬆的,但是輕鬆完這三年你可能連個本二線都考不上更別提985、211之類的了。河北人多難,河北上個好點的學校就得出省,你們最起碼本省有個955、211自己不用出遠門就能上學。河北有什麼在全國拿的出手的大學,誰不想自己孩子輕鬆一點,我也想叫孩子練練跳舞,學學音樂畫畫,沒事出去旅旅遊,但現實是你只能叫孩子學學書法練練英語,學學珠心算,你沒有那個條件,你只能自己努力加孩子努力。


牛紅坡


我是高中老師,15年,我的一個學生高考後成績不理想,交復讀費到衡中複習,第二年考上大學後,又回來找我要檔案,他告訴我:老師,你就使勁管學生吧,我在衡中複習,課堂上只要扭頭說話,老師就會罵,罵得很難聽;或者叫回家反省,那叫一個厲害!一節課老師能講四十頁內容,每天不停地在做題!如果考試成績下降,就要家長來陪讀,整天處於緊張之中,怕被叫家長!……不能否認衡中管理確實到位,也不能否認他們的學生比一般高中好太多。普通中學的我們也認真管理,盡心盡力,但生源不同,學生領悟能力不同,成績自然不同,每天早上趕去學校上早讀,路上除了我們匆忙奔向學校,就是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我們在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爭取最好成績!假如衡中學生和各縣學生水平相當,是不是還能有這樣高的升學率?


用戶181664436287水韻


對全國可能是好事,但是對河北絕對是壞事,下面用數據說話。

2017年,衡水中學考上清華北大174人,幾乎包攬全省的名額。考上985有2000餘人,考上211有4000餘人,一本上線率97%,記大概兩萬人考上一本。全河北省一本的名額是六萬,一個衡水中學就能考到1/3。下面是2017年,衡水中學的部分成績單:

如果沒有衡水中學,河北省的一本名額還是六萬,但是這六萬名額會均勻分佈在每個縣市。衡水一中的存在,導致大部分縣市一本名額嚴重縮水,這意味著很多學生即使努力三年,也考不上一本。

衡水一中拉高了河北一本線。在普通高中,考550分都困難。550分在河北能上什麼學校,只能上二本和三本。同樣的550 分在天津和北京,能上211了。這對河北省的考生來說,是個災難。



大鵬高考


無論對河北還是全國都不好。

第一,對河北弊大於利。

儘管衡水中學教育模式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很多家長願意把學生送到衡水中學,這樣可能會促進河北經濟的發展,但是總體上來說是弊大於利。
  • 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就是為了追求高分數而打造的一種教學模式。衡水中學這種教育模式其實就是培養學生會答題,考試得高分,除此之外,什麼優點都沒有。這種追求高分的教學模式,水漲船高,最終只能推動河北高考成績越來越高,本省內的考生不會受益。
  • 同時,河北省考生為了能夠在競爭中勝出,也不自覺的追高分數,開始進行這種模式的訓練,很多考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習,最終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個階段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衡水的教學模式必然導致學生起早貪黑的學習,影響了孩子的身體成長,影響了孩子睡眠。


  • 這種做法,過於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成長,所以孩子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很多學生容易厭學,即使在高中不厭學,上了大學以後,也不會特別努力學習,因為他們的潛能都已經在高中被挖掘枯竭了,沒有潛能。
  • 衡水中學利用自己追求高分數的優勢來爭取全省優秀的學生資源,這樣就使得河北省其他地方的學校優秀學生流失嚴重的現象,使其他地區的教育陷入艱難的境地,這也違背了國家教育公平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衡水中學的模式阻礙中國教育發展。

衡水中學的模式並不先進,就是機械的簡單充分和訓練,這根本不是教育,是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學生都是有害的。

  1.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但是還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想超越初級階段,必須發展科技,特別是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衡水中學打造的應試教育是不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創新教育模式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才能最終建設創新型國家,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2. 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是全面的,不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熱愛生活的情感、參加社會活動的責任感等全面素養,如果學校培養的學生都是一模一樣的麻木的漠然的只會考試答題的學生,那不是好學校。從來沒聽說哪個教育家是衡水中學出來的,李鎮西、魏書生都注重對學生能力和情感的培養,從來沒聽說哪個教育家說辦好教育就是像衡水中學這樣讓學生考高分。衡中的模式容易讓學生麻木不仁,除了關心成績啥都不關心,一旦走上社會,不再用成績評價一個人時,他們就會失去用成績評價自己的定海神針,就容易找不到自我價值,更容易導致失敗。

總之,衡水中學模式只是一種最笨的提分方式,絕對不是先進理念,不利於國家發展,更不利於學生成長,應該取締。




中考政治劉老師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種教育方式至少目前來看是可取的。我本人很反對社會上的一些人對衡水中學還有貴州的毛坦中學的這種教學模式的批判。這首先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教育模式才是好的教育模式?好的教育模式有沒有具體的標準?這個問題在全世界搞教育的研究者眼中都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為什麼要用一隻自以為正確的價值標準來去衡量或者去判斷他們呢。教育模式好不好受教育者最發言權。怎麼每年有這麼多的學生願意去這兩所學校去上學呢,教學質量論硬件條件比他們學校好的學校也不少,難道學生家長都是傻子嗎?好的教育模式我認為就是適應現有的教育制度的一種模式,毛坦中學和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他就是適應現在的教育制度,使一大批學生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通過這種交易模式是他們的命運發生了改變,甚至是他們的家庭的命運也跟著發生了改變。

▼歡迎關注百姓教育頭條號。位老師和你一起說教育,談高考,論考研,聊大學生涯規劃,如果您是學生,或者您家裡有學生,請持續關注,百姓教育為你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教育研究院


衡水中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河北乃至於全國來說都算得上是教育界的生態災難,雖說衡水中學對於學生個人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卻使北方整個教育生態失衡。

衡水中學,監獄式管理的典型代表,在教育系統內可謂獨樹一幟,雖受到各界不同聲音批判,但每年的高考戰績卻年年告捷,每年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求學學子,追尋自己的大學夢。


如果吧優秀生源比喻成血液的話,那麼衡水中學無疑就是“惡性腫瘤”,吸收周圍乃至全身養料,壯大自己,但終究會吸垮整個“人體”。現實生活中,衡水中學周邊的優質生源,絕大部分被吸引到衡水中學就讀,剩餘良莠不齊的學生在教育資源嚴重傾斜的情況下繼續苦苦支撐,地方政府也樂見其成,對其進行政策扶持,打破了原有的教育平衡,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衡水中學周圍的教育被整體吸垮。

地獄般的教學管理方式,極大的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造力。試想一下,一個連最基本的休息才勉強維持的學生,有什麼精力去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除了學習就是刷題,這就是衡水中學的日常。我們很難想想這樣管理方式下,能堅持下來學生的心態變化,但我們可以感受的出,衡水中學裡面的高中生絕對是最壓抑的,苦熬三年,也許性格也因此改變固定。


教育生態的破壞,帶來了更大的教育不公平。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拼資源和實力的社會,有資源、有人脈的人可以遠進衡水中學“拜讀”,知名度的打響,名師的進入,教育資源的傾斜,是其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其他中學教育資源更加緊張,農村的孩子也只能就近入讀,師資力量的不對等,使這些寒門學子一開始便落後於人,教育不公平可見一斑。

當然,目前的衡水中學在衡水及河北省都是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遠道而來的學子入學也因此收到了實惠,極大的刺激了懷揣大學夢的家長和學生們,雖然他們的夢圓了,但整個教育環境卻因此而失去平衡,如此,又怎麼能說衡水模式值得推廣?


總之,衡水中學對全國教育來說是一件不好的示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這顆“腫瘤”遲早會擴散至全身。


迷途遠望


首先這道題顯然是不會有標準答案的了。小編在這裡僅發表我的個人看法。

其次題目問的是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招生方式,有很多人意難平衡水中學的“掐尖兒”式招生方式,但在這裡,我不多做討論,只談教育方式。

衡水中學的學生幾乎都是十分優秀的尖子生,中等生放在地方學校怕也是十足的優秀生,學校安排高強度的學習模式,當然也有利有弊,不過我個人認為學校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

拿我自己以前學校裡的一個同學的例子就能看出來,他在我們學校裡已經算是名列前茅的學生了,且為人積極向上,陽光開朗,連校長都對他青睞有加,平時學校裡的課程安排都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慾,和別的學生的學習進度相差有點兒多,於是他自己要求轉去更加優秀的學校深造。

一年後,他回學校來高考前,受校長之邀為我們高三生演講,他和我們講述自己的求學經歷,他說他原本剛剛進學校時是抱有一點兒“挑釁”的心理的,傳聞中這所學校說的那麼神,他到要看一看這的學生有多好學,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帶壞”一兩個同學,不過讓他吃驚的是,這裡的學生真的一心一意只紮在學習上,課間從來都是靜悄悄的,永遠不會有人在高聲交談。

有那麼一次,他想在自習的時候與同學說話,結果幾乎一整個班的人都向他投來責怪的目光,他當時就震驚了,學習這些學生眼中簡直是天大的頭等大事,只有學習才是最名正言順的事,他再也不敢挑戰同學們的“底線”了。

這兒的學生早上五點鐘爬起來背書,晚上沒熄燈前抓緊一切時間學習,熄燈了以後就互相摸黑交談學術問題,似乎這是一件被默許的事,宿管阿姨也從不會多加指責。

他每自詡文學功底深厚,但到了那裡就知道自己真是太過膚淺,慢慢也跟著天天昏天黑地的背誦,自默名篇,名詩。等等我現在已經不太記得清了,我只記得當時自己聽完以後十分震驚,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瞭解這樣的名校的教育方式。

在我們這些普通的學生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此高強度的學習模式,常常聽聞有家長擠破頭把自己孩子送進那樣的學校又因為孩子跟不上,壓力過大而又退學的。

怎麼說呢,像衡水中學那樣的學校,大部分的學生在裡面是自願這樣刻苦學習的,並且他們的領悟能力與學習水平更是強人一等,學校制定了適合他們的跳躍式高速式的學習模式也是為了適應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只因他們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需求。

雖然說高強度灌輸式的教學對孩子弊處也大,不過目前中國的教育大方向在那,也不能苛責於學校。

我認為衡水中學一類的尖子生學校的教育方式還是利大於弊,畢竟更適合於他們學校的學生,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