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從增量經濟到存量經濟的新常態,規模大、市場份額高的龍頭企業優勢明顯;從散戶為主到外資機構投資者佔比擴大,市場對藍籌股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行業龍頭溢價明顯。A股那麼多的行業龍頭企業,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投資方式呢?
恆生A股行業龍頭股票指數(HSCAIT),覆蓋了所有行業的龍頭企業,可以方便的通過這個指數“被動”的投資龍頭股。

恆⽣A股⾏業龍頭指數,是⼀項⽹羅中國內地所有⾏業龍頭的A股指數。行業龍頭指數根據公司的市值及其包括收入與淨盈利的基本因素,從每個行業中挑選最多五間司納入指數。這個指數行業分佈合理,通過市值和基本面因子選樣成分股都是各個行業中的佼佼者,還是很值得跟蹤的。只是可惜,這個指數的名字起的很容易讓人誤解,相關信息也不方便查詢,沒什麼推廣,也只有一個相關的指數基金,成立7年了規模也就3個億。

一、指數編制規則

恆⽣A股⾏業龍頭指數,是香港恆生指數有限公司開發的,目標是覆蓋滬深兩市的行業龍頭,今年以來表現搶眼,上漲超過30%。

評價一個指數,並不能只看最近的表現,更要看背後的編制規則,如何選樣、如何調樣、如何計算指數,才是決定長期表現的內在因素。

1)樣本空間

這個指數的樣本空間是A300,是滬深兩市中過去12個月(每月月底)平均市值前300名的股票,前提是剔除了ST/*ST、S股,並且剔除了停牌超過1個月的股票(在新樣本審核後期)。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2)選樣標準

之後,按照“50%市值 + 30%淨利潤 + 20%營業收入”的標準給這300只股票評分。市值,是過去一年上市公司所有市場價值的總和(A、B、H股等);淨利潤和營業收入,是過去2個財年數據的平均值,確保了一定的連續性。

3)行業覆蓋

按照恆生公司的定義,把上市公司劃分成了12個行業(2019.9新修訂),包括了:非必需性消費、必需性消費、醫療保健業、金融業、地產建築業、資訊科技業、能源業、公共事業、工業、原材料、電訊業、綜合

注:現在的消費品製造業和消費者服務業,將在今年9月份調整為非必需性消費、必需性消費和醫療保健業。

在每一個行業中,按照以上評分選擇前5只股票,如果不夠5只的則選擇所有股票。所以理論上會有最多60個樣本,但實際上很可能會少於60個。

4)指數計算

之後,把這些股票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的方式計算指數,個股的最高權重是10%,並且每年進行一次樣本調整。每年的6月底,會進入調樣觀察期,大約8個星期之後(8月底或9月初),會正式的調整。

二、指數特點與定位

按照以上規則,選出的成分股數量少、規模大、行業全、個股權重有上限,是真正的行業龍頭精選。

1)規模大

這個指數的篩選指標,考慮了市場價格和經濟規模兩個因素,股價越高的公司市值越大,淨利潤、營業收入越高的公司經濟規模越大,是典型的“以大為美”。

截止到2019年7月底,成分股總市值達到了A股的27.38%,交易額佔比達到了11.82%。目前指數包含47個成分股,65%來自滬市,35%來自深市,7月底的平均市值約為2800億,屬於“漂亮50”指數,個股規模跟上證50、基本面50相似,高於滬深300和300價值。

  1. 上證50,金融佔60.03%,平均市值3100億;
  2. 基本面50,金融佔59.08%,平均市值3352億;
  3. 300價值,金融佔68.45%,平均市值1532億;
  4. 滬深300,金融佔38.42%,平均市值1000億。

A股銀行、保險、證券的“金三胖”規模大、佔比高,上證50/基本面50/300價值都被金融行業綁架了,而這個恆生行業龍頭指數的行業分佈更為合理。

2)行業全

這個指數是行業中性的,公平的覆蓋了12個行業(目前是11個),各個行業的權重就看樣本股的自由流通市值了,前三個行業是:消費品製造業(30.69%)、金融業(21.43%)、地產建築業(10.03%)。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再跟上證50和滬深300對比下行業分佈,很顯然這個指數的金融股佔比少很多,而消費品製造業則超過了三成。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總的來說,其行業分佈更類似滬深300,也算是個滬深300的增強版吧。

3)龍頭股集中

恆生行業龍頭的Top10權重股佔比為54.12%,其中中國平安、貴州茅臺都受到個股10%的約束,其餘是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萬科A、海康威視、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長江電力。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相比於滬深300的27.69%,倉位更為集中,但沒有招商銀行、恆瑞醫藥、伊利股份這些藍籌股。

注:今年9月會有規則調整,將會出現必需消費、可選消費和醫療保健行業,恆瑞等優質醫藥龍頭應該會入選。目前的47只樣本股如下:

  1. 消費品製造業30.69%(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上汽集團);
  2. 金融業21.43% (中國平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3. 地產建築業10.03%(萬科企業、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通建設);
  4. 資訊科技業9.42%(海康威視、京東方A、中興通訊、三安光電、工業富聯);
  5. 能源業6.09%(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神華、陝西煤業、中煤能源);
  6. 公共事業5.83%(長江電力、華能國際、國電電力、中國核電、浙能電力);
  7. 工業5.69%(順豐控股、中國中車、大秦鐵路、上港集團、寧波港);
  8. 原材料4.65%(萬華化學、紫金礦業、寶鋼股份、中國鋁業、上海石化);
  9. 消費者服務業4.37%(分眾傳媒、蘇寧易購、中國國航、中國南航、中國東航);
  10. 電訊業1.8%(中國聯通、中國衛星)。

5)調整少

這個指數個股有10%的限制,防止了一家獨大的局面,按照“市值+淨利潤+營收”的標準,樣本調整的比例也不高。

2018年9月,新增加了5只(工業富聯、中國鋁業、中國核電、中興通訊、五糧液),剔除了6只(華電國際、山東黃金、東方明珠、物產中大、長城汽車、歌爾股份),調整之後為47只樣本,調樣週轉率12.5%左右。

另外,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權,也不需要做大的權重調整,屬於買入並持有、伴隨龍頭股成長、不瞎折騰的指數。

三、歷史表現

對比上證50和滬深300,看看它們過去的表現。這裡以跟蹤恆生行業龍頭指數的匯豐晉信恆生龍頭指數A(540012)和跟蹤上證50、滬深300的ETF為例。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顯然,過去的六個月、1年、3年、5年,恆生行業龍頭指數都保持大幅領先的優勢。

這都是截止到現在的收益,跟最近1年龍頭股效應有關,規模大、市場佔有率高、預期業績有保證,這種“確定性溢價”越來越高。

恆生行業龍頭指數,本來就相當於上證50、滬深300的增強版,再跟市場上最熱門的“增強型”基金比較下,包括易方達上證50A(110003)和富國滬深300增強(100038),兩者都有更優化的個股配置。

一網打盡所有行業龍頭股的指數,建議收藏

可以看到,過去5年的年度收益,作為“純被動”指數基金的恆生龍頭,並沒有大幅輸於“半主動”的增強型基金,有兩年收益也處於領先位置,還是非常優秀的。

四、基金與投資

跟蹤這個指數的匯豐晉信恆生龍頭指數A(540012),成立於2012年8月,規模約為2.7億(2019.6.30)。這個基金的管理費0.75%,託管費0.15%,在策略型指數基金裡算是中等吧。

這個指數覆蓋了所有行業的龍頭,後續“必須消費+非必須消費+醫療保健”行業調整更為合理,整體表現比較穩健,適合投資者長期持有。

但是,“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再好的品種如果在高位重倉買入的話,也會要命的,因此還要參考下估值水平。

可惜的是,恆生的指數,相關的信息並不像中證指數那麼完善,並沒有看到財務(ROE、淨利潤增長率、營收增長率)和估值(PE/PB/股息率/歷史百分位)等直觀數據。

因為這個指數Top10佔了54%,只能通過其權重股的估值情況,來簡單衡量下指數整體的估值了。其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處於歷史估值的上沿兒,中國平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估值適中,但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萬科A的估值還是比較低的,

因此大體上指數估值並不高,適合定投,但不適合一次配置過多

五、小結

恆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通過市值、淨利潤、營業收入來篩選樣本,一指打盡所有的行業龍頭股,其成分股規模大、行業全、調整少,屬於長期持有伴隨優質企業成長的指數。

恆生行業龍頭指數,與上證50、基本面50的規模相當,但更接近滬深300的行業分佈,與上證50、滬深300的優秀增強基金相比,也有一定的優勢。

9月份指數調整後,“必須消費+ 非必須消費 + 醫療保健”行業的新劃分,將納入更多的優質龍頭股,更適合長期的穩健型投資者。

恆生公司的指數,財務、估值等相關數據都不方便查詢,沒有那麼直觀,這可能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