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平遥四拗八景

大多数平遥人都知道古城有“四拗八景”,这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句口头禅。但随着近百年来的战争破坏及旧城改造等原因,涉及“四拗八景”的不少建筑物已残遭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所以平遥的不少青少年及中外游客对此并不了解。

“拗”是指逆向的怪异现象,平遥“四拗” 即:出了东门是西郭村,出了西门是东达铺,出了北门是南政村,出了南门是北干扦。这种犹如不合乎逻辑的悖理,竞管人们对此并不完全理解,不能自圆其说,只能将这种“怪” 现象归纳为“坳”。 但是,当地老百姓早已把它当作一种引以为自豪的独特地方文化,津津乐道,世代相传,昌盛不衰。其实,这种“坳”是古人在平遥建城时就专门设计好了的蓝图,绝非心血来潮,一时胡涂所为。

除了在上世纪被破坏并填平的贺兰仙桥,于2012年重新修复并对外开放外,不少景点仍未修复,尚无确切的出头之日,如位于西大街西端路南的“凤鸟栖台”, 直到上世纪中叶,虽因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然亭台犹存,犹如西域烽火台般的高大落凤台,仍然是古城内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高建筑物之一。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凤鸟栖台被平遥县物资局強占入住,并为修建一排办公 用平房,竟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千年古迹毁于一旦,致使这一迷人的千年凤凰台从此消失。它那迷人的身姿与美丽动听的传说,也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

包括“凤鸟栖台” 在内的平遥十二景(旧八景即贺兰仙桥、市楼金井、凤鸟栖台、于仙药迹、源池泉涌、婴溪晚照、超峰晓月、蔍台叠翠。后又将清虚仙迹、书院弦歌、何桥野望、仙观古柏四也增入邑胜,故合称为平遥十二景。),都曾有过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历史上的一些文人雅士还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墨刻,激情洋溢地对之大加赞颂,如康熙年间知县王授就为“凤鸟栖台” 赋诗一首:

城闉突兀凤栖台,节节何年傍此隈。

凡鸟从王协律至,飞龙偕子命官来。

苍凉彩翼孤云影,寂寞光仪宿草荄。

盛世颖川符上瑞,文章应不靳昭回。

愿平遥旧十二景能早日走出困境,全部恢复夕日的风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增姿添彩,造福于中外游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