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冯小刚、张艺谋为啥都喜欢拍严歌苓的作品?

张梅茜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 陈晓明


笔者对于严歌苓的了解大概就是从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开始的,后来严歌苓的作品开始被频繁的改编。《小姨多鹤》、《归来》、《芳华》这些作品影视作品都在告诉我们严歌苓作品伸手电视剧、电影导演的喜爱。《少女小渔》、《天裕》、《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继母》、《第九个寡妇》还有开始提到的几部作品。我们发现严歌苓的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在国内外电影、电视市场上都获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多方面肯定。张艾嘉《少女小渔》获得四十届"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等五项大奖;《天浴》获得了三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奖;《谁家有女》也获得了多个法国电影奖项。

20世纪90年代开始纯文学向影视转型风潮之中,很多作家都开始向编剧行业转型。"王朔、刘震云等都注意根据形势大众文化时尚潮流的流向而选择或者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式"《与影视共舞的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文学》"我觉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字的作用恐怕会越来越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最强者,影视就是目前时代的最强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史铁生、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共同作为编剧而完成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叫《中国模特》,这些作家有意识开始了组织大众文化生产的行为,标志着中国作家开始集体性改变影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形态批判态度。《严歌苓小说及影视作品研究》

"近20年来,世界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我国电影电视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比例也是百分之四十,其中优秀电影和电视剧越有百分之七十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

在这么多文本作品之中,为什么严歌苓的作品可以收到张艺谋、冯小刚、陈冲、张嘉佳这些知名的导演的青睐而多次改编他的作品呢?笔者想通过文学的角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严歌苓的作品如此受大导演欢迎的原因。


严歌苓

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作家,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严歌苓生于上海,父母离异,她和弟弟严歌平留在安徽。严歌苓走上了创作之路后,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生班,与莫言、余华、迟子建成为同学。后又进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位于芝加哥,非哥伦比亚大学) 就读,获艺术硕士学位及写作最高MFA学位,成为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百年建校史上的首位华人校友。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严歌苓"为什么被大导演们偏爱

1、 中国书写

东方总之神秘的,外国人窥探中国的方式最好的一种就是通过文学或者影视作品来看这个中国:

"美国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反映现当代中国一些社会现象的作品,关注性别或者性欲问题的作品也很受欢迎。探索某一历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杀)或者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一些荒唐现象的作品也会受欢迎。"

罗鹏(Rojas Carlos)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这是他对于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喜好的一个总结。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要么反映中国苦难的,要么反映中国人愚昧的作品都是外国人喜爱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蛙》这些反映了中国有些瑕疵的作品都是深受国外读者喜爱的。当然,外国人以一种文化本位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审视我们的文化,审视我们的民族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这些作品确实让外国人深深迷恋。

严歌苓成长于文革时代,文革时代也算是中国一个特殊的时期,也算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时间。"但是和创作同类题材小说的大陆作家不同的是,作家留学、定居美国多年后远离故土和母语环境,时空与心理的距离让她审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自我体验时多了几分客观与冷静"《严歌苓小说及影视作品研究》严歌苓也说过:"若没有移民生活给我的叙事角度和那种近乎局外人的情绪基调,我不可能写出《天浴》这类故事"《呆下去、活下去》——严歌苓。

《天浴》说的是文化大革命晚期的知青文秀,被选中跟随藏民老金学习牧马,文秀为了返回原籍而自甘堕落,在供销员的甜蜜利诱下对他献上贞操。文秀变成场部那些有办法的男人轮流玩弄的物件。文秀献出自己的身体并未得到回城的机会。当文秀在医院得知有人自断脚趾换来回城机会,也想人为制造工伤的假象回城,但是自己下不了手。她让老金开枪,最后老金在绝望之下射杀了文秀再与她殉葬。

我想当年陈冲选择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里的"中国特色"吧。我们可以看到这场运动让一个本来的大好女青年为了回城不择手段。

我们看到人性和道德面前的一败涂地。西方人看到这样的作品,我想只会留下几声不怀好意的笑容。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一个故事一定是相对客观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这是中国特有的时代,中国前所未有的时代,就像那个《许三观卖血记》中一去不复返的"卖血时代"一样不会回来了。可是,这些东西却留在了大家的心里,时时刻刻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2、 女性为主写作

严歌苓的作品很多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的,大家看到我列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作品。这样的写作当然离不开西方女权主义的浸染。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1792),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妇女的屈从地位》(1869) ,奥古斯特·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1879)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 这些都是西方女性呼唤平等地位的期许。"在发展的母权制下,宗教是沿着自然崇拜的路线发展的,……自然力和自然因素被赋予以妇女的形象"

柯斯文著,张锡彤译,《原始文化》。

对于"地母"的崇拜这是每个民族都有的情节。好比希腊神话中大地的主宰"盖亚"是宙斯的母亲,中国有"女娲造人"的故事,这些都可以反映所谓的"母性崇拜"一说。张艺谋、陈冲这些导演的目标应该是国外的大家,迎合西方主流价值观来说,选择严歌苓的作品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严歌苓的女性作品《小姨多鹤》经历了日本亲人和同胞的死亡,被卖给张家作为生育工具的时候受到了张俭的欺辱,但是她依然保有那份女性的尊严甚至以自杀来捍卫。这里我们不再去考虑她是一个"日本人"感受到她的罪有应得,而是以"人道主义"的关怀而感受到对她的同情。"严歌苓的小说人物是树立起无法复制、包含生命原力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小说及影视作品研究》

3、 跨文化视角审视中国

上文中笔者说过探索某一历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杀)或者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一些荒唐现象的作品也会受欢迎。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历史题材严歌苓当然不会错过。最著名的就是那部《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当时改编这部作品是要全力冲击奥斯卡的,所以他选择了符合外国人视角的来审视这场南京城的灾难。南京大屠杀是西方人钟爱的故事情节,但是还要在这个故事里加入西方人物。十三个妓女为了躲避战乱进入了教堂,英格曼神父虽然具有宗教人士的慈悲心,但是为了那些女学生们的安全拒绝了她们。在这部电影了,西方人的带着悲悯和仁慈解救了这些少女和妓女。妓女们翻墙而入、拉拉扯扯的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进入教堂。整个《金陵十三钗》剧本都是以克里斯蒂安 贝尔扮演的假神父的视角展开的。这就让西方观众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有种带入感和具有可以直观理解的价值观。在用一个西方人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的时候,西方观众会有一种自豪感,毕竟我们拯救这些女学生。虽然,这部作品的主角是是那十三个妓女,但是这些妓女们崇高的灵魂是克里斯蒂安 贝尔发现的。作为具有平等观念的西方人,

这个伪装神父一点都没有嫌弃这十三个人的身份,反而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他的态度和身为中国人的女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在她们还没有带着民族勇气去对抗日本人之前,也只有这些西方人一种平等的眼光审视妓女。笔者看到张艺谋、严歌苓在变相夸赞西方人,迎合西方人。所以,这样的作品当然会引起西方人的好感。

4、 色彩与蒙太奇手法

色彩无形无象,它可以在人的视觉上呈现出色感,必须依托于客观物质世界中与色彩相关的素来实现,色彩与"物"密不可分,进入人的大脑而成为"象"。同时,色彩也具有"意",心理色彩着重体现在主体对色彩的主观判断中,是主体内心对视觉能感受到色彩现象的审美价值的判断和表达。色彩作为视觉符号的一种,其象征意义源于人们内心对色彩的认识、理解而产生不同的寄托和表达。

张艺谋的《黄土地》中,主要表现了黄土地、窑洞、黄河、红嫁衣、红盖头、黑粗布棉袄、白羊肚毛巾这些物象,而与之搭配的色彩则是饱满凝重、温暖沉稳,对比强烈,大面积黄色块,土黄为主色调,黑、白、红等为辅。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有民族气息,红轿子、红灯笼、黑布套、服饰、院墙、雪都被纳入色彩建构的范围内,浓郁饱满,艳丽,大色块单色运用,以红色为主,黑白蓝灰为辅。《活着》是一部很沉重的电影,以暗红色为主,表现了红手印、红灯笼、红烛、红袖章等。严歌苓也如此,比如小姨多鹤第一次和张俭外出时候穿的素净连衣裙还有遮阳帽;雨墨和其他姑娘的红粉黄绿的绸缎盖被和五彩的发绳与丝袜,都和张艺谋的色彩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就是严歌苓作品中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好比《小姨多鹤》中多鹤和张俭的相的一个事情被分成三个镜头,三个不同章节,三个不同时间背景交代给读者。正史这些典型的电影手法运用,所以导致了她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减少,以为可能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以一种电影或者影视手法进行叙述的。

以上就是笔者浅浅地谈了一下严歌苓作品的对于电影和电视剧的意义:

中国式伦理文化中的"恕"与"亲",被创作惯性遮蔽了近百年,却被《小姨多鹤》这部作品艺术地激活,并赋予恤暖与柔情的光晕,带有我们久违了的经典文品。

严歌苓有如此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长篇小说,是我们今天对汉语文学持有坚定信心的理由。

—— 著名评论家施站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