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李晓伟|吃错桌

因为单位门口有一个家宴城,弄得我每次打那里路过,总是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地,因为一不留神,碰到熟人在那里办宴席,就得狠心咬牙、摘心剜肺地送上几张可爱的、粉红色的钞票。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不管如何小心,却总是阴错阳差地不得不送。

李晓伟|吃错桌


有一次因为下雨,无奈打的上班,给司机说了地方,司机不记得本人的单位,倒是把那里的家宴城记得清清楚楚,上车也不问,径直将车开到家宴城门口。

打开车门下车时,在那里办家宴的主人热情地撑着把伞迎上来,一看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熟人。得,送礼吧。人家原本就认为是来参加家宴的。

这样一来二去,竟莫名其妙地送了好几回,无奈之下,以后再坐出租车上班,宁肯多走几步,也死活不让出租车停在那里。

李晓伟|吃错桌


但是,我说的是但是,我一直感觉单位扎的不是地方,这不,无论如何躲避,“不幸”总是发生。

这天中午下班刚走到家宴城门口,就被人一把拉住直往家宴城里拽,扭头一看,别说,还真是熟人,还真是不折不扣、不掺水分的一位老同学。只是,在进家宴城之前,一直就没有联系过。

原来,这位同学常年在外地工作,此次是为儿子结婚办家宴待客的。得,掏钱吧,就当咱念旧情、懂礼数吧。


李晓伟|吃错桌



还有一次,一个周日的中午,老婆要去吃同事家孩子的结婚喜酒的,可因为家里临时有事,她便万分信赖地把份子钱交给我,让我替她去吃喜酒。由于老婆刚换工作不久,我还从未接触过她的同事,所以到了饭店后,我在礼桌上送上红包,买下“饭票”,就心安理得地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看着酒店大厅里摆放的酒席不下五十桌,开始我还感叹老婆的同事家婚礼真够排场,不久之后,我就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原来这些酒席不光有老婆同事的结婚喜酒,还有一家小孩的满月酒和一位老寿星过九十大寿的寿席。这些互不相干的酒宴犬牙交错地挤在一起,让人弄不清楚谁是谁,吃的是谁家的桌。

现场真够热闹的,坐在我旁边的应该是新郎的亲戚,他不住向大家抱歉,说现在饭店酒席太难定,他们是没办法才和别人家酒席凑在一起的。

李晓伟|吃错桌


更搞笑的事情还在后面,由于现场太混乱,已经弄不清楚谁是谁家的客人,所以我不但收到了一份喜糖,还收到了三家主人端的酒和敬的烟。

郁闷的事情发生在我回家后,老婆看到我用手机拍的新人照片后,惊呼:“这不是我同事,你到底吃的谁的喜酒呀?”

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原来我应该是去二楼吃喜酒,而我糊里糊涂见到一楼迎宾的新人礼桌就递上红包,没想到当天在这里办喜酒的不只一对新人。

“不管怎样,反正咱们吃过了,管他谁是谁的呢”。了解情况后,我苦笑着对老婆说:“我也不能因此换单位呀”。

“不管会行呀,单位换不换另说,你把份子钱错给了别人,明天我还得给同事补一份呢。”老婆嗔怒。



作者风采




李晓伟|吃错桌


李晓伟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豫西南文学》特邀撰稿人。

先后在汝州、郑州、北京等媒体任编辑、记者等。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近两千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渐行渐远》、小说《涮三国》两部作品,新闻评论集《话里有话》、散文集《汝风雅颂》《浅斟低唱》正在结集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