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想要把魚兒從水裡釣上來,抓口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什麼時候該抓口,哪些信號要抓口,每個釣友都有自己的心得和套路。但關於抓口,釣魚圈有個共識,一些有力的頓口是必須提竿的,哪怕幅度小,只要顯得沉穩有力也要抓。但是有些釣友則疑惑了,為啥我的浮漂動作是有氣無力的?有動作卻一點都不清晰?根據路人甲的經驗,估計是這幾個方面出了問題。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一,線組的大小是否合理

不得不說很多釣友在搭配線組的時候都很隨意,或者顧慮太多,在搭配線組的時候總擔心中了大魚怎麼辦,於是把線組用得很大。一年四季都是3號子線起步,這個搭配在魚兒活躍度比較高的時候問題不大,但是在魚兒活躍度受到限制的時候就麻煩了。比如說夏季氣壓偏低魚兒活躍度不高,冬天溫度低魚兒活躍度不高,水質異常導致魚兒活躍度不高等等,這時候魚兒吃東西的動作是很輕的,如果子線太粗,柔軟度肯定會打折扣,這時候信號肯定是有氣無力的甚至一點動作都沒有。調整方法很簡單,把線組換小點,信號就會清晰很多。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

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是非常影響信號的,比如說雙鉤完全躺底,甚至子線都有大部分躺底,這時候遇到個體比較小的魚或者魚口比較輕的時候,它們吸食餌料帶動餌料活動的幅度不夠。這時候餌料只在小範圍內活動,信號是很難反應到浮漂上去的,即使有動作也會有很明顯的衰減,浮漂出不來動作也很正常。

另外,浮漂的調目很高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別以為調高釣低就一定很靈敏,尤其是在用一些吃鉛量比較大的浮漂的時候,調目越高,浮漂向上的力氣就越大。這時候魚兒如果活力不夠,吸食餌料的力氣沒辦法將餌料和浮漂向上的力氣克服,浮漂就只會出現輕微的抖動,有動作也是有氣無力。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三,餌料的味型和狀態

就和我們吃飯一樣,今天的菜品符合我的口味,那我就吃得快,大口吃。如果不符合我的口味,那我就吃得不多,吃得也慢。魚也和人一樣,只有在很餓的時候會飢不擇食,在不太餓的時候對餌料的味型和狀態都是有要求的。為啥肥水塘的魚特別難釣?就是因為裡面食物多,魚兒比較挑剔。另外,你釣得好好的,在你旁邊出現了一位高手,他能把你打閉口,為啥呢?因為他的餌料狀態和味型更討魚兒的喜歡,二者對比一下它們肯定選擇吃更好吃的,然後你就悲劇了。

所以,有時候浮漂出不來信號,覺得調釣和線組都沒問題的時候不妨考慮是不是餌料的味型和狀態有問題。或許調整一下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了。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四,魚鉤和餌團的大小

如果你用的魚鉤比較大,搓的餌團比較大,但是水裡的魚比較小就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魚兒嘴巴太小本辦法將餌料吞入嘴裡,只好圍著餌料拱,這時候你的浮漂的漂像就是有氣無力的緩慢頂一目,鈍一目,提竿永遠沒口。尤其是在掛玉米守大魚的時候這點特別明顯。遇到這種情況,要麼忽略它只抓有力的信號,要麼換小點的魚鉤和餌團,讓魚兒順利的把餌團吸入嘴裡就可以了。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五,螃蟹,蝦米鬧窩

尤其是在自然水域釣魚,水裡總會有些螃蟹,小龍蝦之類的,它們吃餌的動作就是這麼慢。你的浮漂動作就是有氣無力的跟著上下抖動。遇到這種情況,要麼釣離底,要麼在旁邊打點腥味的餌料給它們搶。實在沒辦法了就和它們打游擊吧,它們在東邊你就拋竿在西邊,它們來到西邊你就拋東邊,儘量給魚兒充足的吃餌時間。

漂相總是有氣無力,連有力的小頓口都出不來?這樣調整就可以了

最後:釣魚是個比較講究綜合技巧的活動,越善於總結經驗,越善於分析,釣齡越長基本功就越紮實。面對變幻莫測的魚情也就很快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從容的做出調整策略,往往旁邊釣友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卻能連桿上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