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理想这东西太主观性,总有不得不放弃的那天

理想这东西太主观性,总有不得不放弃的那天

撰文丨墨黑纸白

纸白君的文字很少再去思考理想这个词了,可能是被现实压制了,也可能是被担心的东西所控制了,总之很少去谈了。

不再谈这个词的时候,开始趋于去谈明白就好,这既是一种倒退的思维,但也是一种不得不如此的思维。

我们对坚持理想的人是憧憬的,因为这份憧憬的背后讲述了太多的大多数人的不可为,也讲述了太多的大多数人的不敢为。

也因为这份憧憬,我们对坚持的理想的人也是充满敬意的,也希望这样的人能够越来越多,但从事与愿违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会在穷困潦倒中消泯。

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当离开那个象牙塔后,首先要做的是完全忘记在那里的所学,你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

正是因为在那个象牙塔里,最高贵的词就是理想,最现实残酷却不会告诉人们的话则是,大环境根本不需要理想。

所以我们是能够了解的,并非是理想这个词错了,只是理想这个词所在的时间轴错了,时间轴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可以无限迷茫无数的人。

不端的可能是理想,也可能是思考的方式,正如一些“高贵”的人曾说:“他的歌,我们都很认真的听。”

这个被一些“高贵”的人最欣赏的艺人,是这样被要求的:“对于他这种大众艺术家,只要保证思想不走偏,其他词汇都只是艺术的表现需要而已。”

创作也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所以大多数时候是不应该存在的,这包括但不局限于文字,这可能会提升创作人的能力,但也会削弱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理想这东西太主观性,总有不得不放弃的那天

所有人沉默不语的时候,请不要发生声响,这不符合沉默的艺术,也不符合对沉默艺术的需求,默声时代是前些年就已经开始了的。

就这种情况而言,大多数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还是应当尽可能的多一些技术化的追求,而尽量少艺术化的追求,现实容不得太多的升华。

让纸白君惊讶的,也在于某个人说:“有些人是利用、讨好、纵容歌迷,对歌迷艺人应有义务给予正确引导,而非纯粹消费他们。”

这样的话听着是有点大逆不道式的不端,但音乐并非是一种理想,它只能是音乐而已,并不能有太多的其他什么。

于是再次听到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对于别人来说,这可能是脏话,在我就是个口头禅。”

为什么说理想这种东西太主观性,总有一天要放弃?其根源就在于,他本来批判的是口头禅,却会被大多人认为口头禅是好的。

不涉及黄赌毒,却被拒绝,应该也是因为,他竟然不是在做音乐,而是想通过音乐来改变一些听音乐人不好的习惯,不端的有点奇特并很严重。

终于还是听到了最奇特的妥协语:“现在的不要脸,是希望以后更大踏步地要脸。”

于是不婚主义的人,都开始结了婚,其实已经少了很多的棱角,也早已放弃了理想那个词汇,只是大街上写满了除恶务尽的词语。

时间改变了很多又什么都没有改变,终于他还清了两居室的房贷,理想终于回归了现实,执着终于从容了妥协,浪子终于变成了好好先生。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化案例,所以在这两天很多人关注关于他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也会回复说,这很莫名其妙,与自己无关。

这样的对话并不奇怪,我们都在放弃理想,我们也必须要为生活而生活,之前有篇文章说:“韩某人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这感觉好爽。”

相较而言,甭管是拿笔的,还是谈弦的;无论是出力的,还是动脑的;大家所处的都是一样的,正如纸白君这几年的文和前几年的文,判若两人……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该做的是事还是要做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必须努力继续跑下去,也许被跛了脚,但还是会跑下去的。

不端就端正一下,然后继续跑,我们了解了,真相了,懂得了,不再幼稚了,也就又开始了新的出发,被路艰被跛腿都只是加戏而已。

2019—4—8落笔于墨辩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