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练习书法一年有余,基本都是单字重复练习,请问下一步如何训练将更科学、效果更好?

心路—历程


首先说一点,你要是以前没有基础,才练了一年多,写到这水平就很不错了。说到下一步学习效果。我想建议几点:

一是你的字大概看是端正,稳重,有欧体的基本功底,但仔细看还是有许多差异,总体看来,你的横画较能准确把握,

竖画也行,但是竖画一旦写得长一点,就明显看出控笔能力的薄弱,给人感觉有些。弱不禁风的飘摇。特别是第二幅里面的立刀旁的几个字体。

你最薄弱的环节在撇捺上,几乎一般都笔力较弱,把控的准确度不到位,比如还是第二幅的几个之字的捺画,还有“水,夏,壑,署”的撇。所以,下一步最好专门加大力度。练习撇捺的用笔

二 是感觉你的字用笔没有欧体的俊,劲,峭的那种挺拔之气。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你用的兼毫偏重于羊毫多点,感觉有点软弱疲态。所以建议用较好的狼毫试试,

再一个你临的字帖,也许不是原版,或者是原版,印刷质量一般,所以最好再到书店看看。对比一下。选一个最能代表欧阳询风格的字帖试试。

三 是你一年多坚持临单个字,从时间和学习时间,还有你的习作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是成功的,下来一段时间,就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1是增强读帖能力的训练,增加读帖所占时间的比重,因为你的习作里,还有许多地方,基本是在重复你的字体,或者说你总是在写你认为的欧体字,而不是欧阳询的欧体字。当然这些差距是细微的,下一步就是要在细节上认真的钻研,才能写像,直到写出神韵。

2你有些字结构还是明显偏离,所以看得出,你基本没有摹过帖,总是在临 甚至是意临。所以下一步,建议你买些透明的帖纸,双钩,或者单钩,对着帖描摹一段时间,这样看着笨的办法,其实最有效。欧阳中石先生说过,重复的劳动是无用功,事倍功半,学书法要象打靶一样,方法对,路子正,才能象命中靶心一样,临一字起到一个字的学习效果。否则像你写的善字那张,写得再多,只是重复错漏,并没有实际的效果,顶多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3.再一个是欧阳询的字你也临了一年了,再下去时都会有审美疲劳,重复疲劳。所以根据我的体会,也是许多书法家认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类似的笔法可以转益多师而相互参考。你最好到书店买本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练练。肯定有不一样的收获,甚至还可以看看何绍基临《道因法师碑》的帖,因为欧阳父与子都是碑刻,难以感觉到毛笔的笔法,而何绍基临帖是用毛笔书写,且他的字骨力十足,俊俏挺拔,足以纠正你的一些不足之处。


张劲逸


题主好,很高兴来参与您的问答讨论。

我是其人,陕西人,今年已近50,16岁习字,虽有30多年,仍有许多不足。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和您的字,可以看出题主非常用功,每天练习400-700字,很多人是做不到的。首先祝贺您,在书法的道路上,您成功的学会了坚持!

同时,精临是学书者必走之路,但精临不是重复机械的写,而是先读贴,读了之后再临,临了之后再读,如此反复,方有成效。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 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所以我们临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细节,也切记写成状若算子,写出九成宫的险绝是很困难的!

祝你成功。

以下是本人习字的部分硬笔和软笔,欢迎交流。








其人墨坊


一年的时间,写得很不错,笔画干净,有悟性,写的比欧阳询更灵动、活泼。

且慢,说你灵动可不是赞美。你的字端庄、平正,但却没了欧楷的险峻硬瘦、清秀利落。

用军人的话说,你的字是齐步走,欧楷是踢正步。

你的字,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笔画不到位。以长撇为例,你写的大多过于拖冗,用笔迟疑,有些弧度过大。

二是用笔提按过大。欧楷与颜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提按程度不如后者,比如说横折画,你普遍按得过重,过于夸张。

三是结构过松。欧楷就如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挺胸收腹,挺拔硬扎,但你的字不够紧凑,如同机关工作人员,平稳但按部就班。

你很勤奋,一天四百至七百字,一般人做不到。但练字我不主张打“字海”战,应该找到效果更高的方法。

比如可以把字按结构分类,每一类练三五十个字,基本上就可掌握其特点了。这样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至于下一步,我认为你还是要放在单字练习上。你可以找一些关于欧字的理论文章,将其特点真正搞清楚了再练习,以少走弯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非常用功!而且非常有成效。

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就是你采用的字帖是那种版本的?是宋拓影印本,还是带示意图的修复本?


从通临的图片上来看,比较丰腴厚实,这也可能是笔力上的不足。问题不大,笔力是要长期的持续练习,所有人都会得到提高。如果是字帖选错了,问题就麻烦了,练的是欧阳询的名,却无欧阳询的实。所以在字帖的选择上一定要选原拓影印本,其它任何教材类型的字帖都不可用。

一天写四百到七百字的练习量,是个非常大的量!我一天平均在一千字,写的是小楷,大约需要六七个小时。如你这么大的字,写七百字的话,估计在十个小时左右。质的提高需要有量的支撑,但是,不能使蛮劲,把好质的关,那怕一天能解决掉一个笔画的技巧,这个收获要比写完七百字而不知收获的要领是什么见效。这七百个字,就像我们的工作任务,我们把它写完,如此而已。


所以在临帖的时候,要有目的性。今天要临什么,我的哪个地方不行,和字帖上的对比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就在这个问题下手,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我们把这个笔画的问题解决了,将来遇到它的时候,就可以高质量的把这个笔画写好。我们来看你的这个“善”,你写的很多遍,但是从头至尾,我没有看出它们有多少改变。而且,观感上后面的还不如前面的写的好。

为什么会越往后越写的不好?你没有一个一个的和字帖对比,写到了后面,手上的肌肉已经疲劳,而心里也已经产生了懈怠,所以后面的出现松弛感。单字重复练习是最有效率的临帖方法,但是要对比,纠正前面存在的问。如果不进行对比纠正,效果并不是很大。

单字练习,你可以这样:先按自己的印象写一个,然后把这个字和字帖上的对比,对比完了总结问题在哪里,再写第二个,第二问题如果还是出在相同的地方,说明笔法上有问题,就要尝试改变一下笔法上的调整。一个字五遍下来,会有不同的改变。如果没有目的性,写到最后懈怠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子衿书法


没练楷书,直接圣教。18个月。请指点,谢谢!









老伙计-夏


本人习字两年,有幸遇到名师,有一些心得分享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还是建议在当地找到好的老师,传统文化的东西,需要言传身教,而学习是需要反馈的,自己很难发现问题,有老师会少走很多弯路

2、习字第一阶段还是建议通临各字体,一是在临的同时欣赏经典,二是对不同字体间会找到用笔的不同状态可以融会贯通,三是写过其他字体一定对楷书书写有帮助

3、多看各种展览,提高欣赏眼光很重要

附最近试纸写的行书一张



滴大哒滴的漫日子


您说的这个问题,是大部分练字人固有的思维,认为一个字写上很多遍总会写好,只有一个一个的写好,这样日久天长才会写更多的字了。

这样的写字学习,是不主张的!

因为,一个字,你去不停的重复重复,在你脑海里会形成错误的记忆。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是,按照帖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去书写。

我们学的,是那个书写的状态。九成宫不可能有所有的中国汉字,你要学的是那个九成宫的味道,那个书写的感觉,等你写到九成宫之外的字时,也能按照帖子的风格创作出来,这就算学成了!

这是一个问题,再说第二个问题。

我们看到别人作品时,一看,哦,他学的是颜。哦,她学的是赵。哦,你学的是谁谁谁。不错,学某位书家久了,下笔便有他的气息。

然而,有些批评者说,你看,他学的不像,这里应该粗一些,这里应该瘦一些才对等等。

其实,这样的看法,也可以说是不准确的。举个例子:

苏轼是学颜的,他为学生黄庭坚做临帖示范时写颜楷,对他说,学书要学其意气所到处。学多少呢?学六七分就可以了,剩下的三四分,是学不到的,因为我不是颜真卿。即使是我学到了,我也成了书奴,这就更不可取了!

这段话在他的手泽袋的只言片语中留到后世,于我们学书颇有意义。

贻笑大方了!


游手于斯


你的方法是最笨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再坚持,坚持十年绝对是大高手!关注我,柳体书法视频天天更新











烂笔生渣


最近有朋友问我,他学习书法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在学习的方法上主要采用单字重复练习的方法进行训练,现在他遇到到了一些困惑,发现自己的水平有所退步,他就怀疑这样单字重复的练习是否科学有效,他是否需要改变的学习策略呢?

首先可以说这种学习方法其实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因为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实汉字的规律是有迹可循的,汉字的技法主要包括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层面,而从这三个层面上来说,他们都是有一定的共性的,比如说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无论在哪一个字之中,他们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方式都是一致的,而结构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在处理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一个字,实际上就相当于掌握了一类型的字,把这一类型的字学透了,那么其他类型的字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说我们学会了之乎者也的之,那么灵芝的芝,泛舟的泛,疲乏的乏这一类的字,实际上都已经解决掉了。

但是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极其枯燥,极其无聊,很多字你写了很长时间之后,就会对这个字产生厌烦的情绪,当你没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你之所以觉得浪费了时间,是因为你没有在书法上进步,而你之所以没有能够在书法上进步,实际上你只是在计算你写这个字的时间,却没有看你每一次的效果与字帖上的字相比,是否有进步,这是我们应该关心和关注的事情。

除了要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我们学习的字例应该具有更多的概括性和包含性,也就是说,你不要紧盯着同一类型的字进行学习,比如说你把独体字给学习好了之后,你就要有意识的去学习一些合体字,甚至有一些笔画较为繁杂的字,只有把这些字给处理好了,那么你在书法的整体处理的方法上才能说有一定的进步,否则就会使你的书法整天陷入偏颇的状态。

单字训练还有另外一个缺陷,那就是没有兼顾到章法的学习,我们在进行单字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把章法的训练。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一个字的时候,要想着如何与下面一个字的结构关系和它的距离远近的关系处理好,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这样我们在写书法作品的时候,既可以保证每一个字写的是漂亮的,又可以保证我们每一个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一幅作品所构成的章法、气韵是连贯和完整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松风阁书法日讲


要从每笔,每个结构,每字的节奏抠,不放过任何小细节,估计像复印机一样攻克三两个字你就明白为啥这样抠字了,也就学会了精细临写的办法,然后按这个办法逐个攻克——先用这个办法敲门。

一年后再试着通临,那绝对会是另一个高度。特别注意的是,结构上万万不可差不多就行,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至于线条和用笔,建议你写写隶书、魏碑和二王,也可看看自古以来学欧体的字,有豁然开朗受点悟的痛快(遵循取法乎上,切勿看今人的,切切)。



因为要专注欧体,所以篆隶、二王等其他法贴可先做了解浅尝,以后慢慢深入。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我的所学体会,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