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未來如何?會被併到廈門校區嗎?

Magic彬仔


昨天接我大伯從廈門機場回泉州的路上剛好聊到這一問題。我大伯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個大學的退休教師。這一塊他說的我覺得比較靠譜。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覺得要從華大廈門校區是怎麼來的。我大伯的闡述是,當年廈門市政府,響應全國高校分校風潮。主動讓利一塊500畝的土地,和5000萬的啟動資金吸引華僑大學前往廈門辦理分校。面對這種條件,吸引力還是十足的。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就是這樣來的。我們在回過頭來看這個問題。福建唯一的一所985高校廈門大學目前有3個校區。其中兩個在廈門(一個在島外,翔安)另外一個在漳州。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同樣問這樣一個問題。廈門大學會遷往漳州嗎?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會,廈門市政府不會那麼蠢蛋。廈門人民也不允許。那泉州人民允許嗎!泉州市政府一樣不是蠢蛋。況且,華僑大學是屬於教育部管轄的。校長由教育部任命。省委都沒有資格任命。何況廈門。


黃帽藍衣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雖然設立了廈門校區,然而校本部還是在泉州,因此廈門校區可以理解為泉州華僑大學廈門分校。然而問題當中提出把泉州校區併入廈門校區可以理解為把泉州校本部遷往廈門校區,使其以廈門為中心來辦校,但這個說法在我看來可能性幾乎沒有,為什麼呢?下面就從幾方面來分析。

1、歷史沿革

首先我們要先來簡單瞭解一下華僑大學的歷史。

華僑大學(Huaqiao University)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設立的中央部屬高校,中國第一所以“華僑”命名的高等學府,是國僑辦與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共同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

華僑大學於1960年由國家創辦於泉州,是一所為方便華僑青年回國升學而設的大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領導,首任校長由中僑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學制5年(醫學系醫療專業為6年)。

2002年11月,國務院僑辦與廈門市政府簽訂共建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協議。2004年11月7日,佔地面積2000畝的廈門校區工程正式動工。2006年10月,廈門校區一期主體建設工程宣告竣工,並於10月16日舉辦正式啟用儀式和校區開學典禮。

華僑大學的創辦是在泉州,泉州校區貫穿了華僑大學的整個歷史,其校本部在泉州,也就是說華僑大學的根在泉州,魂在泉州,而廈門校區只是為適應新時代發展而進行的拓展。

2、區位優勢

華僑大學自創辦以來,就深深地紮根於古代海絲起點的泉州,與泉州的海洋文化和閩南文化深深地融入在一起。自改革開放以來,泉州連續20年位列福建經濟頭把交椅,其工業總產值更是遙遙領先,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廈門雖然是經濟特區,然而其經濟體量無法與泉州相比,而且廈門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其工業基礎遠遠不及泉州。因此,泉州的經濟體量和經濟結構更有利於華僑大學的發展。

3、政策傾向

華僑大學在泉州大學裡面肯定是老大,是泉州的定海神針。因此,泉州在各方面資源都會傾向於華僑大學,也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華僑大學的發展。而廈門雖然也給予了華僑大學很大的支持,然而廈門的老大是廈門大學,後面還有一個集美大學並駕齊驅,因此能夠得到的支持一定是很有限的。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明明在泉州能當老大,幹嘛還要跑到廈門當老二甚至老三呢?

一個根在泉州,魂在泉州的華僑大學,註定會跟高速發展的泉州一起砥礪前行,蓬勃發展!


泉城網事


中學時代的午餐都是在華大第三食堂進行的,華大校園早已逛透透。花崗岩建築,石板路,香樟樹,脫皮桉,橡葉榕,青草地,梔子花,悠靜的校園,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清香。曾經華大校園就是我的夢想。沒走出過泉州的我,甚至還報怨過泉州,為什麼泉州市區的規劃和綠化不能像華大一樣?20幾年過去了,華大對面的田野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泉州市區也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南北一條街”的市區了。然而今天回過頭來看華大校園,一樣不落後。花崗岩建築,換上新時代的鋁合金窗戶,建築外觀還是那麼經典沉穩(一點也不會輸給廈門校區那些鋼筋水泥建築)。當年為了驅蚊而種下的脫皮桉,如今都長成了參天大樹。看一座大學,首先看他的歷史底蘊,看他培養出多少人才,看他沉穩嚴謹的校園學術氣氛,而不是看他新建了多少鋼筋水泥建築物(城市也一樣)。我理解華大求發展的心情,但我也理解泉州政府當時的難處。泉州不是特區,不是計劃單列市,泉州的財政收入25%要上繳福建省。泉州還有800萬人口要養活。華大要擴校區最好辦法就是原址上擴建,拆遷後路村和法發美村,把地給華大擴大。然而這對於20年前的泉州政府來說根本是做不到的。一句話:沒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華大選擇跟人跑,泉州還能怎麼樣呢?











andywan11


題主說這問題啊,簡直是無知。對於華僑大學和泉州的關係的無知,本末倒置了!說之前先說一下2019年全球華僑資產排名榜單,就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年國立華僑大學之所以選擇泉州的歷史和地域優勢了,這也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華人祖籍地總資產分佈泉州排第一[贊]】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華人祖籍地總資產分佈TOP10:泉州1534億美元、汕頭1267億美元、佛山973億美元、潮州761億美元、紹興629億美元、杭州606億美元、寧波515億美元、臺灣434 億美元、江門409億美元、福州371億美元 ​)。

華僑大學始建於泉州,是在國家和泉州在世界各地的僑胞的關心下建立起來的。泉州市是中國的第一僑鄉,因此有這個基礎才選擇在泉州建立華僑大學的,到現在校本部都一直在泉州。廈門只是華僑大學的一個校區罷了,以後華僑大學也還一定會在其它地方在成立校區,但校部就只有一個而且始終會在泉州這個歷史文化深厚僑胞僑屬龐大根基深厚的地方繼續發展的。這點是其它城市比不了。再者泉州也是沿海發達城市,GDP已經連續二十年福建第一。以後還會越來越好,華僑大學有什麼必要和理由離開這個華僑文化的本源和母體,拋下龐大的廣大泉籍僑胞各方面的支持和這個經濟大市強市的依託呢!除非腦子壞了。


給出思考方向的批評者


泉州市政府當時的市長施永康為了把泉州師範升為泉州大學就不給華僑大學批地擴大規模了


用戶4153435675384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的重鎮,中國華僑之鄉,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福建經濟的排頭兵。

廈門不是廈門大學和後來崛起的集美大學。那廈門不可能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成為城市中的璀璨明珠

高校是現代文明的搖籃,是引入優秀人才的捷徑,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標誌,是優秀人才的聚散地,是各種行的信息庫。

泉州,做為泉州人,作為泉州的黨政領導。泉州地方政府,必須提高站位,以發展的眼觀,做好高校教育這張名片。首先,全力支持,無私奉獻,配合校部爭取,讓部屬華僑大學成為雙一流大學;其次整合資源,做強做大省屬的泉州師範大學,增加專業沒置,把儘可能把省屬的幾所專科學校,併入泉州師範大學,這樣有利培養師資力量,且留的住優秀拔尖科研人才;其三,把豐富的民辦高校做穩,做精,做強,辦出特色,不俱一格,重點培養閩南文化、僑鄉文化、瓷都文化……等人才。

所以,泉州人切記,留住華大,永抱華大,溫暖華大,依託華大。


泉之韻854


我認為可能性不是很大,雖然廈門的吸引力很強,但目前為止,華僑大學的校本部在泉州,廈門校區的是華僑大學的華文學院。我認為併到廈門校區這個說法不太可能。

廈門校區得以建設,還是泉州地區的學校用地受限了,華大才另選了廈門集美作為新校區的建設,但是中心和校本部依然是在泉州地區,我認為華僑大學併到廈門校區的可能性不大。

泉州經濟常年領跑福建省第一,但是教育方面卻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水平和需求,而華大作為泉州目前最好的學校來說,我認為併到廈門的機會很小,或者是基本上不可能會把這塊好資源從自己口袋裡面拿出來。反觀廈門,廈門雖然吸引能力強,其高校資源也好,如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等,廈門這幾年在大力發展教育,泉州也在扶持和發展教育,泉州的大學數量較少,人口多,這點嚴重不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泉州不會把華大給廈門,而華大的本部就在泉州。泉州是中國華僑華人人數最多的城市,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和優良因素,我認為華大外遷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留下不同的看法、指正


大盛談


搬應該短期是不會搬的,但是現在也只剩空殼了,王牌專業都搬過去,理工科這種招生大系,也是就業熱門專業也都過去了,泉州這邊只會漸漸被人遺忘。除了泉州人或者省內的還知道總部是在泉州,很多都以為是廈門華僑大學了……作為省內經歷第一大市,一所像樣的大學都沒有也是讓人心痛


三藏洗髮用霸王


華僑大學成立於1960年,是我國著名的華僑高等學府,直屬國務院僑辦領導,肩負著"面向港澳臺、為僑服務"的特殊使命。

目前該校實行"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在泉州(豐澤區)、廈門(集美區)各有一校區(不同的學院分設在泉、廈兩個校區,大家在報考時可以查看手冊,有說明的哦)。

華僑大學是國務院僑辦、福建省政府、泉州市、廈門市共建高校,列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之一。



華僑大學廈門校區2004年開工建設,2006年投入使用。該校區對進一步發揮學校在國家僑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辦學水平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目前看,華僑大學泉、廈兩個校區是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態勢,應該說都不錯。泉州是著名的僑鄉,符合華大辦學的初衷,不會併入廈門校區的。


老頭胡說


這啥問題,華僑在泉州那是龍頭高校,啥資源都是他的,跑廈門他乾的過廈大嗎,資源還不是廈大不要的才有他的份,腦殘才會把學校搬離泉州,高校最重要的是資源不管是行政資源還是人才資源,廈門校區就是為了人才資源才搬過去的,就這兩個就決定了華大不可能放棄泉州選擇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