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未来如何?会被并到厦门校区吗?

Magic彬仔


昨天接我大伯从厦门机场回泉州的路上刚好聊到这一问题。我大伯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个大学的退休教师。这一块他说的我觉得比较靠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要从华大厦门校区是怎么来的。我大伯的阐述是,当年厦门市政府,响应全国高校分校风潮。主动让利一块500亩的土地,和5000万的启动资金吸引华侨大学前往厦门办理分校。面对这种条件,吸引力还是十足的。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就是这样来的。我们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福建唯一的一所985高校厦门大学目前有3个校区。其中两个在厦门(一个在岛外,翔安)另外一个在漳州。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同样问这样一个问题。厦门大学会迁往漳州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会,厦门市政府不会那么蠢蛋。厦门人民也不允许。那泉州人民允许吗!泉州市政府一样不是蠢蛋。况且,华侨大学是属于教育部管辖的。校长由教育部任命。省委都没有资格任命。何况厦门。


黄帽蓝衣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虽然设立了厦门校区,然而校本部还是在泉州,因此厦门校区可以理解为泉州华侨大学厦门分校。然而问题当中提出把泉州校区并入厦门校区可以理解为把泉州校本部迁往厦门校区,使其以厦门为中心来办校,但这个说法在我看来可能性几乎没有,为什么呢?下面就从几方面来分析。

1、历史沿革

首先我们要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华侨大学的历史。

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的中央部属高校,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是国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

华侨大学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于泉州,是一所为方便华侨青年回国升学而设的大学,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领导,首任校长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学制5年(医学系医疗专业为6年)。

2002年11月,国务院侨办与厦门市政府签订共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协议。2004年11月7日,占地面积2000亩的厦门校区工程正式动工。2006年10月,厦门校区一期主体建设工程宣告竣工,并于10月16日举办正式启用仪式和校区开学典礼。

华侨大学的创办是在泉州,泉州校区贯穿了华侨大学的整个历史,其校本部在泉州,也就是说华侨大学的根在泉州,魂在泉州,而厦门校区只是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进行的拓展。

2、区位优势

华侨大学自创办以来,就深深地扎根于古代海丝起点的泉州,与泉州的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深深地融入在一起。自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连续20年位列福建经济头把交椅,其工业总产值更是遥遥领先,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厦门虽然是经济特区,然而其经济体量无法与泉州相比,而且厦门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其工业基础远远不及泉州。因此,泉州的经济体量和经济结构更有利于华侨大学的发展。

3、政策倾向

华侨大学在泉州大学里面肯定是老大,是泉州的定海神针。因此,泉州在各方面资源都会倾向于华侨大学,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华侨大学的发展。而厦门虽然也给予了华侨大学很大的支持,然而厦门的老大是厦门大学,后面还有一个集美大学并驾齐驱,因此能够得到的支持一定是很有限的。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明明在泉州能当老大,干嘛还要跑到厦门当老二甚至老三呢?

一个根在泉州,魂在泉州的华侨大学,注定会跟高速发展的泉州一起砥砺前行,蓬勃发展!


泉城网事


中学时代的午餐都是在华大第三食堂进行的,华大校园早已逛透透。花岗岩建筑,石板路,香樟树,脱皮桉,橡叶榕,青草地,栀子花,悠静的校园,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清香。曾经华大校园就是我的梦想。没走出过泉州的我,甚至还报怨过泉州,为什么泉州市区的规划和绿化不能像华大一样?20几年过去了,华大对面的田野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泉州市区也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南北一条街”的市区了。然而今天回过头来看华大校园,一样不落后。花岗岩建筑,换上新时代的铝合金窗户,建筑外观还是那么经典沉稳(一点也不会输给厦门校区那些钢筋水泥建筑)。当年为了驱蚊而种下的脱皮桉,如今都长成了参天大树。看一座大学,首先看他的历史底蕴,看他培养出多少人才,看他沉稳严谨的校园学术气氛,而不是看他新建了多少钢筋水泥建筑物(城市也一样)。我理解华大求发展的心情,但我也理解泉州政府当时的难处。泉州不是特区,不是计划单列市,泉州的财政收入25%要上缴福建省。泉州还有800万人口要养活。华大要扩校区最好办法就是原址上扩建,拆迁后路村和法发美村,把地给华大扩大。然而这对于20年前的泉州政府来说根本是做不到的。一句话:没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华大选择跟人跑,泉州还能怎么样呢?











andywan11


题主说这问题啊,简直是无知。对于华侨大学和泉州的关系的无知,本末倒置了!说之前先说一下2019年全球华侨资产排名榜单,就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年国立华侨大学之所以选择泉州的历史和地域优势了,这也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华人祖籍地总资产分布泉州排第一[赞]】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华人祖籍地总资产分布TOP10:泉州1534亿美元、汕头1267亿美元、佛山973亿美元、潮州761亿美元、绍兴629亿美元、杭州606亿美元、宁波515亿美元、台湾434 亿美元、江门409亿美元、福州371亿美元 ​)。

华侨大学始建于泉州,是在国家和泉州在世界各地的侨胞的关心下建立起来的。泉州市是中国的第一侨乡,因此有这个基础才选择在泉州建立华侨大学的,到现在校本部都一直在泉州。厦门只是华侨大学的一个校区罢了,以后华侨大学也还一定会在其它地方在成立校区,但校部就只有一个而且始终会在泉州这个历史文化深厚侨胞侨属庞大根基深厚的地方继续发展的。这点是其它城市比不了。再者泉州也是沿海发达城市,GDP已经连续二十年福建第一。以后还会越来越好,华侨大学有什么必要和理由离开这个华侨文化的本源和母体,抛下庞大的广大泉籍侨胞各方面的支持和这个经济大市强市的依托呢!除非脑子坏了。


给出思考方向的批评者


泉州市政府当时的市长施永康为了把泉州师范升为泉州大学就不给华侨大学批地扩大规模了


用户4153435675384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重镇,中国华侨之乡,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福建经济的排头兵。

厦门不是厦门大学和后来崛起的集美大学。那厦门不可能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为城市中的璀璨明珠

高校是现代文明的摇篮,是引入优秀人才的捷径,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是优秀人才的聚散地,是各种行的信息库。

泉州,做为泉州人,作为泉州的党政领导。泉州地方政府,必须提高站位,以发展的眼观,做好高校教育这张名片。首先,全力支持,无私奉献,配合校部争取,让部属华侨大学成为双一流大学;其次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省属的泉州师范大学,增加专业没置,把尽可能把省属的几所专科学校,并入泉州师范大学,这样有利培养师资力量,且留的住优秀拔尖科研人才;其三,把丰富的民办高校做稳,做精,做强,办出特色,不俱一格,重点培养闽南文化、侨乡文化、瓷都文化……等人才。

所以,泉州人切记,留住华大,永抱华大,温暖华大,依托华大。


泉之韵854


我认为可能性不是很大,虽然厦门的吸引力很强,但目前为止,华侨大学的校本部在泉州,厦门校区的是华侨大学的华文学院。我认为并到厦门校区这个说法不太可能。

厦门校区得以建设,还是泉州地区的学校用地受限了,华大才另选了厦门集美作为新校区的建设,但是中心和校本部依然是在泉州地区,我认为华侨大学并到厦门校区的可能性不大。

泉州经济常年领跑福建省第一,但是教育方面却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而华大作为泉州目前最好的学校来说,我认为并到厦门的机会很小,或者是基本上不可能会把这块好资源从自己口袋里面拿出来。反观厦门,厦门虽然吸引能力强,其高校资源也好,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等,厦门这几年在大力发展教育,泉州也在扶持和发展教育,泉州的大学数量较少,人口多,这点严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泉州不会把华大给厦门,而华大的本部就在泉州。泉州是中国华侨华人人数最多的城市,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优良因素,我认为华大外迁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留下不同的看法、指正


大盛谈


搬应该短期是不会搬的,但是现在也只剩空壳了,王牌专业都搬过去,理工科这种招生大系,也是就业热门专业也都过去了,泉州这边只会渐渐被人遗忘。除了泉州人或者省内的还知道总部是在泉州,很多都以为是厦门华侨大学了……作为省内经历第一大市,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也是让人心痛


三藏洗发用霸王


华侨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著名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肩负着"面向港澳台、为侨服务"的特殊使命。

目前该校实行"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在泉州(丰泽区)、厦门(集美区)各有一校区(不同的学院分设在泉、厦两个校区,大家在报考时可以查看手册,有说明的哦)。

华侨大学是国务院侨办、福建省政府、泉州市、厦门市共建高校,列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投入使用。该校区对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国家侨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办学水平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目前看,华侨大学泉、厦两个校区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态势,应该说都不错。泉州是著名的侨乡,符合华大办学的初衷,不会并入厦门校区的。


老头胡说


这啥问题,华侨在泉州那是龙头高校,啥资源都是他的,跑厦门他干的过厦大吗,资源还不是厦大不要的才有他的份,脑残才会把学校搬离泉州,高校最重要的是资源不管是行政资源还是人才资源,厦门校区就是为了人才资源才搬过去的,就这两个就决定了华大不可能放弃泉州选择厦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