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李连杰是家喻户晓的功夫巨星,也是中国武侠片和功夫片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大银幕上鲜活生动地塑造出了黄飞鸿、方世玉、陈真、张君宝、觉远和尚等多个深入人心的英雄、宗师以及侠客形象,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页。

很多人只看到了明星们光鲜亮丽的外表,却很少看到其光环背后的汗水。就拿李连杰来说,人们对于他的认知可能大多停留在幕前,而他为推动功夫文化前行和发展中所付出的心血努力以及幕后成就却鲜为人知。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李连杰电影幕后你未必知道的5件事。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1.《少林寺》又设计武打又做替身

1971年,8岁的李连杰进入了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虽然已经处于“超龄”,但因他天资聪颖再加上肯勤学苦练,仅几年后,他就连续多次夺得了全国武术冠军的荣誉。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不俗的外形条件,再加上扎实的武术功底,得以让李连杰被监制傅奇和导演张鑫炎选中,并以1982年的功夫片《少林寺》正式踏入影坛。他在戏里扮演的嫉恶如仇的小和尚觉远,以实实在在又令人赏心悦目的真功夫征服了海内外的无数观众。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由于片中大多数演员均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出身,已经具备很强的职业素养,所以他们不光要表演,还要自己排武打动作,这也是《少林寺》与绝大多数由特定“武指班底”打造的功夫片最不同的地方。而作为主演的李连杰,自然少不了要掏出平日所学,为影片“想招儿”。

据导演张鑫炎回忆,觉远在重返少林寺之后历经春夏秋冬四季苦练功夫那一段,就是李连杰自己编排的。在这场练功戏里,他向观众逐一展现了自己精湛的拳法、棍术、枪术以及刀法,耍得行云流水,漂亮潇洒,无愧于武术全能冠军之美名。此外,影片最后觉远与王仁则(于承惠)的打斗,李连杰也同样参与了武打设计,为电影取得成功贡献了一份功劳。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拍《少林寺》时李连杰除了身兼主演和武术设计,还做了别人的替身——当时剧组在拍摄最后一场大战戏时,扮演王将的演员汪国义因病缺席,为了保证拍摄进度顺利进行,导演只能让李连杰上阵去替汪国义帮他完成了王将被“杀死”的镜头。

在后来王晶执导的《鼠胆龙威》里,李连杰就扮演了功夫明星龙威(张学友)身旁的特技替身演员,该设定部分是为了恶搞,部分也是源自李连杰的亲身经历。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2.导演作品遭遇失利,但弘扬武术初心不改

从1982年的《少林寺》,再到1986年的《南北少林》,李连杰都是幕后功臣。《南北少林》虽由南派功夫大师刘家良执掌,但因为片中涉及到了很多北派功夫,所以片中很多场面,实际都是由李连杰自编自演。

在通过“少林”系列累积了一定的幕后经验后,李连杰在友人的鼓励之下转走导演之路,并于1986年首次自编自导了《中华英雄》,旨在通过该片,弘扬“民族尊严不可范,中华武学不可辱”的精神和思想。只可惜,该片当年上映之后却遭遇了票房上的重大失利,这也致使李连杰陷入了其人生中的一段低潮时期,直到1991年参演了徐克版《黄飞鸿》,才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第二次起飞。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虽然首次担任导演并不成功,但作为一个专业的武术运动员,李连杰对于拍摄打戏向来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在接拍徐克版《黄飞鸿》时,他不光想着把这个角色演好,还以“要做到通过黄飞鸿来展现出中华武学之精、气、神”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为此,他甚至还主动与袁家班一起探讨动作,提供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点子,像片中黄师傅那个最具标志性的“摊手”动作,就是李连杰想到的。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由于从小就受到武术的熏陶,这促使李连杰对弘扬中华武学始终怀揣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黄飞鸿》成功之后,更加坚定了他通过电影来宣传传播武术的决心,这也为他后来成立自己的“正东”电影公司,在影坛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

3.化名“李阳中”背后的认真低调老板

如果说在拍摄《少林寺》以及《黄飞鸿》时,李连杰的幕后参与程度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初他与崔宝珠联合创办“正东”电影公司后,他心底的“武术电影梦”,终于真正得到了实现。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从这一时期开始,李连杰化名为“李阳中”在正东电影片头署名监制,其实“阳中”这个雅号,还是由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所赠。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正东”所推出的一系列武侠电影和功夫电影,风格正应验了“阳中”这个雅号:既阳刚又中正。而这些电影诞生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李连杰的事事把关——作为该公司的老板,他不仅要负责“正东”每部电影的拍摄预算问题,包括故事构思,剧本创作,动作设计,哪怕剪辑工作,他都会亲自督导。

比方说1993年正东的创业作《方世玉》。为了让该片一炮打响,不论是台前幕后,包括剧本,剪接,李连杰每一样都亲力亲为,为之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这份踏实和努力,最后当然也换来了令人满意的回报——在古装片竞争尤为激烈的1993年,《方世玉》以3000多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打进了同年香港本土票房榜第5名。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而同年上映的《太极张三丰》,是“正东”的又一部传统武术题材佳作,也是一部意境悠远深邃的太极电影。除了构思整个故事外,李连杰还常常和武指袁和平,男二号钱小豪在片场讨论如何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将武打设计得更有新意和突破性。这部集合了武术,军事,人性思考于一体的电影,给人带来的观感正如当时李连杰所言的那样:“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领略到中国武术的力与美,与武术背后所深藏的人生哲学”。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而《中南海保镖》以及《精武英雄》是1994年“正东”的两部“野心猛片”,亦是很多人公认的“正东”最顶级时装动作片的代表,尤其后者,更被人们誉为是“动作片里的教科书”。

《精武英雄》之所以能获得优秀的口碑,亦与李连杰精益求精的要求息息相关,比方说片尾陈真与藤田刚(周比利)的那一场大决斗,就拍了足足一个月才完成,在港片流行“快拍”的那个年代,像《精武英雄》如此细致雕琢的功夫片,是比较少见的。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尽管当时,这两部电影在香港取得的票房相对来说并不理想,但论品质,它们却绝对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淬炼,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这两部电影,都相继成为了全世界功夫影迷心目当中的“宠儿”。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结合中国电影发展史来看,“正东”的成立无疑为中国武侠片和功夫片走向巅峰献出了极其重要的力量,纵然如此,李连杰却仍只是很多人眼中的“功夫片招牌”,“武打明星”。

李连杰始终认为,电影拍摄是项群体工作,剧组里每个岗位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付出了辛劳,自己又怎能将功劳独占?所以,他从不会在某部电影的片头打上“李连杰作品”这些字样,顶多打上一个低调的“监制:李阳中”。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李连杰行使监制权的方式方法,和业内很多监制不同,他几乎不会去干涉执行导演、执行武指或执行编剧如果去创作,只是要求众人朝他想要的方向去共同使力,同时,他还组建了专门的电影创作组,并乐于和大家一起讨论和协商剧本,动作等等,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化,“正东”一部接一部的功夫力作,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4.将元奎的武指事业带向最高峰

虽然李连杰并未成立自己的“李家班”,但有很多电影从业者都是通过与李连杰的合作,从而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元奎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尽管元奎比李连杰更早踏入电影圈,但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元奎执导的最出色的几部功夫片和动作片,都是由李连杰主演。譬如《方世玉》系列,《中南海保镖》,《给爸爸的信》。而“正东”制作的《方世玉》,更是让元奎首次荣膺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两人通过默契的搭档配合,将彼此带入了新的事业高峰,后来李连杰受邀前往好莱坞发展后,也带上了元奎,像《致命武器4》,《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宇宙追缉令》和《游侠》等多部好莱坞制作,在武戏方面都有元奎的保驾护航。

对于李连杰而言,元奎就是他的“守护神”,在好莱坞片场,他要有元奎在场的情况下自己才能安心拍戏。而对于元奎来说,只有李连杰才能让自己的武指创造力被充分发挥调动出来,也正是李连杰让他得以走向国际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所熟知,两人之间的这份情谊,也构建了业内的一段佳话。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5.《霍元甲》,你真的看懂了吗?

2006年,已赴好莱坞闯荡多年的李连杰,回国拍摄了他称之为自己电影生涯里“最重要的电影”——《霍元甲》,并横跨了主演,监制和制片人三个职位。然而该片上映之后,却惹来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评价它“太过说教”,改编失实”,这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很多观众难以用公正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和评判这部电影。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霍元甲》的“说教主义”,其实情有可原。促成李连杰拍出的因素,不仅有社会新闻给他提供的灵感,还包括了习武几十年来,他对武学的一些所想所感,以及亲历了好莱坞工业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武学文化的“轻视”后,他可谓再次为武学正名的良苦用心。

因此,这注定了李连杰版《霍元甲》,不会是一部把原来的故事拿过来做简单翻拍的电影,而是属于李连杰真正的言志之作。影片想要传达的主旨,主要集中在霍元甲站上擂台的部分,这里,他说出了整部影片最经典的两句台词,一句是“人只有在竞技中才能认清自己,而人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自己”,另一句是“人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一定要有勇气走到最后”。前一句,无疑对应着中华武学的核心精髓,后一句无非是想鼓励年轻人应当珍惜生命,遇到挫折和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坚强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霍元甲》,根本并非一部单纯的人物传记电影,而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能启迪人们心灵的励志武术电影。

李连杰5件事趣谈:《鼠胆龙威》来自其亲身经历,金庸为他取化名

李连杰不仅是银幕上的功夫巨星,更是真正真正的武术家——在电影领域,他以挥洒自如,令人赏心悦目的武打动作让无数观众领略到了中国武术之魅力,而他坚持不依赖电脑特技,要在电影中打出真功夫的理念和主张,让他从华语影坛一路“打”进了好莱坞,将中国武术再次带入了国际影坛。

而在戏外,他一直致力于让中华武学能够继续传承和传播下去,而推动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更是他矢志不渝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