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電視劇《亮劍》可謂是十分的經典,劇中的許多情節都很考究,是難得的經典抗日電視劇。不過該劇一樣存在一些不符合現實的地方,其中李雲龍部依靠掘壕抵近山崎大隊就不太現實,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軍事錯誤了。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山崎大隊


山崎大隊的實力

山崎大隊的出現是在百團大戰之後,屬於日軍打擊報復根據地的兵力之一,既然要進行長途行軍作戰,那麼全軍攜帶的武器裝備等自然就不會少了,至少足夠支持一次高烈度的作戰。

大隊在侵華日軍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基本單位,正常編制下一個大隊有一個大隊指揮部、一個機槍中隊、一個炮兵小隊和4個步兵中隊構成,總計約1100人。按照這個編制,大隊依靠炮兵小隊攜帶的山炮,以及其他的機槍和步槍,形成了遠、中、近三層火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完善的火力壓制能力,要想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攻下山崎大隊的駐防陣地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92式步兵炮

如何拿下山崎大隊陣地

在電視劇的設定情節下,山崎大隊必須快速拿下,否則其他日軍就有可能突破阻擊前來會合,到時候整個戰鬥形勢逆轉,根據地會受到重大損失。那麼怎麼才能快速的取勝呢?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先用重炮把山崎大隊陣地炸一遍,然後一個急衝鋒快速解決戰鬥,可是根據地連92步兵炮這樣的小炮都卻,何談重炮呢?所以如何在減小損失的同時取勝,就成為指揮官的一大難題。李雲龍接手後相處的辦法是土工作業、掘壕抵近,然後用鋪天蓋地的手榴彈炸一遍,再迅速貼身近戰解決戰鬥,這個方法在電視劇中看著挺給力的,但是現實中行不通。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挖戰壕更多的是被動防禦

擲彈筒加手榴彈就能破解李雲龍的攻勢

早在日俄戰爭期間,日軍面對用馬克沁機槍封鎖戰場的俄軍就採取過挖掘戰壕推進的辦法,這種辦法一開始挺有效,不過俄軍緊急將47毫米艦炮改裝成原始的迫擊炮,日軍的掘壕戰術就失效了,可見迫擊炮對挖掘戰壕推進有著剋制的作用。

侵華日軍雖然迫擊炮裝備的數量很少,但是另一款類似的武器擲彈筒倒是裝備不少。關於擲彈筒的詳細資料其他文章已經介紹了不少,這裡不做闡述。這種類似於輕型迫擊炮的擲彈筒在侵華日軍中廣泛使用,最大射程在300米左右,這個射程已經足夠一線士兵及時應付一些機槍等目標了;訓練有素的日本老兵,在戰場上往往只需要2~3枚炮彈就能擊中一個機槍火力點,所以那時候有經驗的中國軍隊老兵往往一個機槍點只停留短暫時間就轉移,否則就要吃擲彈筒的虧。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擲彈筒

擲彈筒不僅可以發射手榴彈,更多的時候發射專用的榴彈,炮彈的破片殺傷半徑在5~8米。而且每一個日軍小隊裡就有一個擲彈筒班,裝備2門擲彈筒,每門擲彈筒由2名士兵負責,每名士兵攜帶一個8發彈藥的彈袋,特殊情況下可以攜帶更多。山崎大隊作為一個掃蕩根據地的大隊,就算沒有加強,至少也是齊裝滿員,擲彈筒裝備數量在20門左右,而且還有專門的輜重部隊提供彈藥,這樣的火力並不容易對付。

李雲龍真的可以靠掘壕溝抵近山崎大隊嗎?現實中日軍不會給他機會

89式擲彈筒和彈藥

儘管掘壕工作在地表上看不到,但是能夠判斷人員位置,日軍完全可以組織起擲彈筒進行炮擊。不僅如此,李雲龍所部是仰攻,而山崎大隊是居高臨下的防禦,李雲龍所部必須要抵近到二三十米的距離才能將手雷大量扔到山崎大隊的戰壕裡,與此同時日軍則能更加從容的將手雷扔進李雲龍所部的戰壕裡,現實中恐怕沒等李雲龍發起進攻,日軍的主動出擊就已經到跟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