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电视剧《亮剑》可谓是十分的经典,剧中的许多情节都很考究,是难得的经典抗日电视剧。不过该剧一样存在一些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其中李云龙部依靠掘壕抵近山崎大队就不太现实,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军事错误了。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山崎大队


山崎大队的实力

山崎大队的出现是在百团大战之后,属于日军打击报复根据地的兵力之一,既然要进行长途行军作战,那么全军携带的武器装备等自然就不会少了,至少足够支持一次高烈度的作战。

大队在侵华日军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基本单位,正常编制下一个大队有一个大队指挥部、一个机枪中队、一个炮兵小队和4个步兵中队构成,总计约1100人。按照这个编制,大队依靠炮兵小队携带的山炮,以及其他的机枪和步枪,形成了远、中、近三层火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完善的火力压制能力,要想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攻下山崎大队的驻防阵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92式步兵炮

如何拿下山崎大队阵地

在电视剧的设定情节下,山崎大队必须快速拿下,否则其他日军就有可能突破阻击前来会合,到时候整个战斗形势逆转,根据地会受到重大损失。那么怎么才能快速的取胜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先用重炮把山崎大队阵地炸一遍,然后一个急冲锋快速解决战斗,可是根据地连92步兵炮这样的小炮都却,何谈重炮呢?所以如何在减小损失的同时取胜,就成为指挥官的一大难题。李云龙接手后相处的办法是土工作业、掘壕抵近,然后用铺天盖地的手榴弹炸一遍,再迅速贴身近战解决战斗,这个方法在电视剧中看着挺给力的,但是现实中行不通。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挖战壕更多的是被动防御

掷弹筒加手榴弹就能破解李云龙的攻势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面对用马克沁机枪封锁战场的俄军就采取过挖掘战壕推进的办法,这种办法一开始挺有效,不过俄军紧急将47毫米舰炮改装成原始的迫击炮,日军的掘壕战术就失效了,可见迫击炮对挖掘战壕推进有着克制的作用。

侵华日军虽然迫击炮装备的数量很少,但是另一款类似的武器掷弹筒倒是装备不少。关于掷弹筒的详细资料其他文章已经介绍了不少,这里不做阐述。这种类似于轻型迫击炮的掷弹筒在侵华日军中广泛使用,最大射程在300米左右,这个射程已经足够一线士兵及时应付一些机枪等目标了;训练有素的日本老兵,在战场上往往只需要2~3枚炮弹就能击中一个机枪火力点,所以那时候有经验的中国军队老兵往往一个机枪点只停留短暂时间就转移,否则就要吃掷弹筒的亏。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掷弹筒

掷弹筒不仅可以发射手榴弹,更多的时候发射专用的榴弹,炮弹的破片杀伤半径在5~8米。而且每一个日军小队里就有一个掷弹筒班,装备2门掷弹筒,每门掷弹筒由2名士兵负责,每名士兵携带一个8发弹药的弹袋,特殊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山崎大队作为一个扫荡根据地的大队,就算没有加强,至少也是齐装满员,掷弹筒装备数量在20门左右,而且还有专门的辎重部队提供弹药,这样的火力并不容易对付。

李云龙真的可以靠掘壕沟抵近山崎大队吗?现实中日军不会给他机会

89式掷弹筒和弹药

尽管掘壕工作在地表上看不到,但是能够判断人员位置,日军完全可以组织起掷弹筒进行炮击。不仅如此,李云龙所部是仰攻,而山崎大队是居高临下的防御,李云龙所部必须要抵近到二三十米的距离才能将手雷大量扔到山崎大队的战壕里,与此同时日军则能更加从容的将手雷扔进李云龙所部的战壕里,现实中恐怕没等李云龙发起进攻,日军的主动出击就已经到跟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