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孩子小時候經常和媽媽睡覺,建立了依戀關係,而對於工作繁忙、經常不著家的父親,就會比較疏遠。同樣,從小和爺爺奶奶睡的孩子,自然會和老人更親近一些。

年輕夫妻出去工作,讓老人在家幫帶娃是社會上的普遍現象。有的父母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離開孩子;有的父母卻是沒有意識到,缺失早期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楊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了,從小就把兒子放在鄉下爺爺奶奶家裡養,如今快要上小學了,才打算把兒子接過來,可是第一天晚上想和孩子一起睡,孩子卻哭鬧著要爺爺奶奶。

鬧了大半宿,哭累了才睡著,楊女士很困惑,這是怎麼回事呢?不免懷疑是公公婆婆對孩子說了些什麼,影響了孩子與自己之間的親子關係。婆婆知道了以後,反問她:“孩子從來不跟你睡,怎麼會親?”楊女士羞愧得說不出話來。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因為在外地打工,楊女士和丈夫每年才能回家一兩趟,大多數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孩子。就算是回家的時候,也擔心孩子太吵,影響休息,從來沒有跟孩子一起睡過。雖然每次都會給孩子帶玩具和零食,但是孩子接過之後,禮貌地說聲謝謝爸爸媽媽,卻沒有表現得很高興。

楊女士以為孩子長大之後,慢慢就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可是她不知道錯過孩子的這個階段,再想修復好親子關係就很難了,楊女士後悔萬分。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因此,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早期陪伴。

01陪伴孩子聊天

與孩子聊天是成本最低,回報卻最大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工作忙、不常在家的父母,更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聯繫,隔三差五打個電話或者視頻聊天。通過聊天,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還能瞭解孩子的想法、心裡話,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02陪伴孩子做遊戲

父母在陪伴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不妨降低身份,把自己當小孩子,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在陪伴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父母不能嫌孩子動作慢,就一步到位幫孩子完成,要一步一步引導和鼓勵,更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03陪伴孩子閱讀

親子閱讀的過程中,父母要懂得根據孩子的年齡挑選合適的書籍,比如孩子適合看繪本的年齡,不要挑選名著經典。此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時間,父母不能急於求成,閱讀應當是“閱讀”,讓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讀書,才能愛上閱讀。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媽媽錯過孩子這個階段,後悔也來不及

​“孩子從小和誰睡就和誰親”的觀點,你認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