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各位军迷是喜欢二战的人多呢,还是喜欢现代战争的人多?

樱桃的家家


肯定是喜欢二战的军迷多。

我本职工作是做设计的,也做培训,小时候是绘画出身,水平高低放一边,咱好歹也是搞艺术的。那我为什么又这么喜欢研究军事呢?因为军事本身也是艺术类:军事艺术。

军事不是一门科学,而是艺术!

军事和我做设计在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然后布局,找出最合理的搭配......

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但就军事艺术而言,统帅运筹帷幄,大将斗智斗勇,打出经典的战役,这里面也确实有艺术的美感。所以我们经常会说谁谁谁仗打的漂亮。

我们国内很多人讨厌美国,然后伊朗和美国作对,他们就支持伊朗,各种吹。我是一直在“黑”伊朗。我看不上伊朗就是因为他那个仗打的太难看,太丑,不漂亮。两伊战争,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臭的出名一场战争。两伊战争时期,伊朗和伊拉克两家的武器装备比同时代的解放军还要略好。但就两家的军事艺术而言,就指挥水平而言,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两伊战争是二战结束到现在,人类打的最菜的一场战争,没有之一!

就军事艺术而言,我也比较讨厌美国:他严重拉低了整个人类战争艺术的水平,严重拉低了军事艺术的美感。

而这就是以二战为分水岭。

二战以后,人类的战争越打越不好看,越打越没艺术性可言。研究起来也会兴致越来越低。

二战德国打波兰,打法国,打英国,打苏联,最后和美国打,这时期,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这些人打的是军事艺术,能打出很多经典的战役,值得大家去研究。

二战以后,包括二战中后期美国参战,这段时间的战争基本上以美国为主宰,他领导着战争的潮流,而美国的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

二战德国和英国、法国打是你家有1000辆坦克,我家有900辆坦克,然后靠统帅的水平,大家在这斗法,看谁水平高。等美国来了就是你家有1000辆坦克,我生产1万辆......巴顿那些人:进攻、进攻......毫无美感。

二战以后美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完全靠国力来压制对手,而不是靠将军的指挥水平。他打伊拉克的时候就已经谈不上什么军事艺术了,打仗变成了工作。天上卫星、侦察机、预警机,把伊拉克军队看得清清楚楚,像把病人摆在手术台上,打着聚光灯一样。然后电子战机、反辐射导弹、电磁脉冲弹把伊拉克军队打聋、打瞎、打哑。再用激光制导炸弹把伊拉克的桥梁、铁路、公路、机场炸瘫痪,把伊拉克的部队分割在彼此失去联系的小区间。后期,美国总统知道伊拉克每一支部队的位置,而萨达姆本人不知道,上下失去了联系。同时,美国的战机、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攻击机每天上下班一样,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清除伊拉克的预定目标......

咱们可以说美国的隐身战机挺厉害、巡航导弹挺厉害、航母挺厉害......但这都是他国力的厉害,就军事艺术、美感而言,已经是接近于零。

二战以及二战以前的战争,就像几个武林高手,势均力敌,各自施展绝招。二战以后,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都在争取把自己吃成个300多斤的壮汉,然后一拳打倒瘦子。就像美军将领自己说的那样:绝对不会允许美军参加一场公平的较量。

他就是以大欺小,打起来肯定不好看。

最让人郁闷的是在综合国力面前,军事艺术还真不是对手。他综合国力压制,你再强的军事艺术也使不出来。太平洋战场,日本使了吃奶的劲造了将近20艘航母,美国造了将近150艘,你说你用啥指挥艺术能干过他?

想打赢战争,还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跟着美国学,只能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只能把自己也变丑。也得发展自己的卫星、雷达、隐身机、导弹......

以前的战斗机空战可以机动缠斗......现在搞隐身机,你还没看见它呢,它把你打下来了。是不是不好看?但你别无他法,只能自己也搞隐身机。

二战,不但有各种武器吸引大家去研究,更有战略战术的指挥值得研究。而二战以后到现在,大家能研究的,大多集中在武器上,这明显就落了下乘。

一战、二战时战士、将军这些军事贵族在搏杀,斗智斗勇。但是,从二战后期开始到现在,战争的主宰已经变了。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战士而是工人。打仗打的不是勇敢而是:生产力。你家生产一颗炮弹,我家生产一百颗炮弹,我的少爷兵就能打过你不怕死的战士。现代战争中,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作用也已经超过了将军。

这肯定会降低了研究现代战争的兴趣。


锐度何老师


这个问题有点蛮缠之嫌,许多军迷是不会硬性区分二战或现代的,即便有区分,二者也不矛盾,只不过二战内容中更富含历史,而现代战争更突显装备与科技,这才形成了种种人群偏好。

说简单点,即“军事历史爱好者”和“军事科技爱好者”。而且真正资深的军迷无论是哪方面的爱好者,都会有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往往说起军事科技,就会谈到军事历史,说到军事历史,也会样样对照军事科技。

但就普通的军迷来说呢,我个人感觉还是军事历史爱好者相对更多一些,可能历史的“故事性”本身就颇具有吸引力,很容易就能成为老少咸宜的精神食粮。比如抗战佚事、战场趣闻、将军们的传奇、士兵们的战纪,名人们的传说,这些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最爱,不然人们也不会自古就对《三国》、《说岳》之类的评书入迷,战场上的故事从来都是最吸引人心的。

而军事科技相关的内容相对可能更难入门一些,它们对细节性的知识要求很高,比如你是枪械爱好者,那么子弹口径、弹种类型、枪械类型、枪械工作方式都得有基本的知识记忆,最起码不能闹出燧发枪套大拴的喜剧。当军事科技的爱好再深入进去,不可避免人们就会接触到历史的知识,比如枪械的演变、弹药的变化、不同时期人类的火器、机关枪的发展史等等。

当然,喜欢现代战争的人,往往更沉迷于现代武器的魅力之中,这也使得许多爱好者不会过度深挖过往的历史,他们感兴趣的是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或者冷门一点的格林纳达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苏联入侵捷克等等,说到底也是群历史爱好者,只不过涉及的途径更近罢了。

二战有二战的魅力,现代战争有现代战争的魅力,有的人喜欢SU-57锐利的现代感,有的人却喜欢漫天都是舰载机的二战太平洋;有的人喜欢二战时德军帅气的军装,有的人却喜欢现代军队成套的高端作战装备,甚至还有统统都喜欢的,这都属于不同的、对等的人群。

但老王相信,只要内容足够迷人,避免过于枯燥的论文式数据展现,许多军迷根本不会去关注类型,他们喜欢感兴趣的一切。


王司徒军武百科


任何战争都不应该被喜欢!我们不惧怕战争,但是要警惕战争,准备战争!历史上的每次战争都应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而且必须要用未来的眼光去看待战争。当年我们国家就是一直用二战的思维去建设部队、研究战法的,通过越战,中印,珍宝岛之后,自我感觉还不错,结果被海湾战争的导弹炸的三观尽毁。所以说,我们必须要用科学去引导战争,用创新去夺取胜利,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亮剑精神!


疏雨落海


当然是二战军迷多

首先,二战当中涵盖了海陆空三军作战,各种设备、战术、装甲齐刷刷的派上战场。

其次,二战的战争规模宏达,各国间的战争那都是拼个你死我活,。和现代战争不同,自二战之后就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全面冲突。

然后,就是富含各种惊险刺激的故事。在那种不是你赢就是我输的年代,交战各国往往使出看家本领,把战争艺术发挥到极致,让整个二战史变得极为精彩。

最后,就是其中包含了太多暴力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都是现代战争所不具有的。


前线分析


二战,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战争的科技化和信息化越来越高,武器装备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败,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二战时,我认为是武器装备和军事人才完美结合的巅峰时期,既强调了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军事人才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出现了隆美尔、尼米兹、山本五十六等一批对未来战争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军事人才,也出现了航空母舰、导弹、战略轰炸机等在未来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武器装备。


小智历史趣谈


什么时候的战争我都不喜欢,战争会给国家人民带来杀人毁物的悲剧是犯罪行为,仁政国际法禁止战政维护世界和平招世界各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世界各国人民有权招发动战政的暴君下台,战乱国人民有权选举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政的英明仁君上台执政。


我爱中国


个人感觉还是二战多一些,战争就是一部血泪史,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双方实力对等的战争,毕竟现代战争更类似于吊打,战斗还未开始已经预知结果了


守望世界最后净土


肯定是二战,因为二战才是真正的把现代战争模式,思想,实践了,可以说二战过后才才真正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基本框架,战术制定,战役思维都摆脱了冷兵器时代。


不吹不自黑


军迷大多喜欢当代,而且以研究武器装备为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抛开一个国家具体的国防需求去谈论武器装备的性能,喜欢单纯Pk武器,对武器的运用以及战略战术的研究单薄一些


峰云直上云霄


我个人偏向喜欢二战,原因是二战是至今为止人类最大的一场战争,尤其是苏德战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战役波澜壮阔,各种武器装备均经历了真刀实枪的洗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