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在佛经中,龙为守护佛法的八部之一。经中说龙族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之别。龙族的首领称龙王,他们具有强大的威力,故成为佛的守护者。另外有一类“非法行龙王”,由于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及婆罗门,所以常受到热沙烧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楼罗捕食的苦恼。在诸尊龙王中,以五大龙王及八大龙王最为著称。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在佛教中是高贵的象征,常譬喻佛的举止如象中之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记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无量寿经》中记载,菩萨犹如象王,因其善调伏之故。

白象在佛教中是高贵种姓的象征,如释迦牟尼佛。在《摩诃止观》中,六牙白象代表菩萨的无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能负荷;无有烦恼杂染,因而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又因在动物中,龙与象分别是水上、陆上最有力者,因此经典中常将二者合用,以“龙象”比喻菩萨的威猛能力或威仪具足,后人引申为殊胜的禅定力量,或者用来赞扬威仪庄严的高僧大德为“法门龙象”。

狮子

是百兽之王,所以在佛教的许多经论中,都用狮子来比喻佛陀的无畏与伟大。如《大智度论》记载,狮子在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在九十六种外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所以称为人中狮子。《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中说:“于菩提树下,获得最胜无相一切智,勇猛释师(狮)子。”佛陀以无畏音声说法,如同狮子的吼叫,所以也称佛陀说法为“狮子吼”。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此外,诸佛菩萨摄化众生的法门也称“师子法门”,即以狮子王来彰显诸佛菩萨的功德。《涅槃经》中,以狮子吼列举21事,一一配以菩萨的法门。《宝雨经》则列出菩萨的10种善法,一一比喻狮子王。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在佛教中也象征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就有一项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载,“能御大众,故为人中牛王。”在《法华经》中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佛乘——大乘妙法。此外,禅宗则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即以牧牛为主题来代表修行的十种境界。


盘点佛经中最常见的6大神兽

佛的三十二相中,就有一相是马阴藏相,又称作阴马藏相、马王隐藏相,这个相好是代表佛陀已经超越男女之间的欲望,而现马阴藏相。佛教的经典中,常以马来比喻众生的心念,如“心猿意马”,即是指心意驰放不定,如同狂奔之野马。经典中还以马比喻众生的根机四种分别。《杂阿含经》就列举四种马,比喻四种人悟道的层次。

佛经常常以金龟来比喻即生死即涅槃的佛性,说佛性能游生死涅槃之海,就像龟之能游水与陆地。此外,佛经中以“龟藏六”来比喻学人应当守护六根,如同龟守护头尾和四足一样。

佛经中出现的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如佛的本生故事中,佛陀在过去世时曾转生成鹿王、兔王、孔雀王等,还有佛陀说法时,也经常用动物来做譬喻,可以看出,动物在佛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法对生命形态的分类和比拟,是在说明因缘业力、生命相续的事实,各种生命形态,本质上是平等无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