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一枚差點被扔進垃圾桶的天價“幣王”

一天,有兩個朋友到我家來玩I,我們一邊喝茶一邊閒聊,他說他家有一枚古幣,差點被扔進了垃圾桶,我說什麼古幣,可否拿出來瞧瞧?後來朋友給我發來圖片一看,我大吃一驚,原來,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天價“幣王”,現在價值大7位數,相當稀有,十分珍貴,是錢幣中五十大珍之一。

我朋友說,這枚幣一直被老人放在牆角的金蟬嘴裡,一般都沒人去注意它,更沒有人懂得它的價值。一次奶奶掃地,把金蟬嘴裡的幣碰掉了,還掃到了垃圾鏟裡,後來往垃圾簍倒垃圾時才發現。聽朋友這麼一說,我都驚出一身冷汗,然後我另一個朋友告訴他,幾百萬啦,當垃圾倒掉,你家也太奢侈了,那個朋友聽這麼一說,都嚇懵了,那麼這究竟是枚什麼幣呢? 大家請往下看......

一枚差點被扔進垃圾桶的天價“幣王”

話說這錢幣上幾個字,正是篆書“天啟通寶”四個大字,“天啟通寶”又分“元天啟”和“明天啟”,而篆書體的正是“元天啟”。

一枚差點被扔進垃圾桶的天價“幣王”

“元天啟”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徐壽輝遷都漢陽,改元天啟期間鑄造的(即公元1358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其錢文為“天啟通寶”,為了和明朝的天啟通寶區分開來,故被後世人稱為“徐天啟”。據歷史記載,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以販賣布匹為業的湖北羅田人徐壽輝,在蘄水(今湖北浠水)起兵反元,同年十月,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建立了元末第一個農民起義軍政權。天完政權打擊官僚豪富,賑濟受苦貧民,深得廣大民眾擁護,後因元朝政府鎮壓,寡不敵眾,起義軍戰敗,於至正十八年(1358年),徐壽輝改元天啟,鑄“天啟通寶”。次年,遷都江州,改元天定。後來,徐壽輝被自稱“漢王”的部將陳友諒殺害。由此,“天啟通寶”作為元末起義錢中成為歷時最短,數量極少的錢幣。“徐天啟通”寶數量本來就少,加上朱元璋當政後,對其的收繳銷熔,變得更加稀少,其往往長年淹沒於市井之中,鮮有人能辨識。但有趣的是,最早發現徐天啟錢幣,竟然是在明朝的皇宮。據史書記載,明天啟年間,有人從宮中司鑰庫翻出幾枚“天啟通寶”,這些天啟錢大小不一,看起來年代久遠,且鑄造風格與本朝錢幣完全不同。便將其呈獻給大臣們鑑定,不料飽讀詩書的閣老大臣們竟面面相覷,最後用“天降祥瑞”給這件事作了定性,還大宴一場以示慶賀。司禮李永真、向若愚多了個心眼兒,事後查閱歷代史籍,才驚訝發現,原來“天啟”年號,並非本朝獨有,在北魏元法僧、南梁蕭莊、南詔勸豐祐、元末徐壽輝等都曾用過。而這次司鑰庫裡發現的“天啟通寶”根本不是什麼“天降祥瑞”,其實就是 徐壽輝所鑄的錢幣。明朝天啟君臣之荒唐無知,可見一斑。

一枚差點被扔進垃圾桶的天價“幣王”

徐天啟通寶,與龍鳳通寶,天佑通寶,天定通寶,大義通寶,被稱為元末農民起義錢幣“五虎將”,而徐天啟又是其中最稀少的,它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該錢質地為紫銅,式樣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三種,錢文有楷書和篆書兩種,由於從發行到停鑄,僅經歷了不到一年時間,因此較為珍稀,尤其是篆書徐天啟,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一直被廣大泉友藏家們所追崇。


一枚差點被扔進垃圾桶的天價“幣王”

由於楷書徐天啟通寶和明代的天啟通寶錢文相同,在錢幣知識尚不普及的時代,往往被混為一談。那麼,當時他們如何區分徐天啟和明天啟這兩種錢幣呢?為解決這棘手問題,孝宗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為顯著的是楷書“徐天啟”錢幣上的“啟”字,非常特別,第一筆成撇與第二筆緊連作“戶”狀;而“明天啟”的“啟”中的“戶”字第一筆是一點,或者是一橫。“徐天啟”錢幣受元代至正錢幣的影響,錢廓略細,遺元錢風韻,而“明天啟”錢廓較闊,這也是明代後期制錢的特點之一。

另外,在材質材上,“徐天啟”為青銅質,略呈紅色;而“明天啟”絕大多數為黃銅質,呈黃色,極少呈紫紅。大家只要掌握以上這三點,就不難區分兩種“天啟”錢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