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农村老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种子粮的意义有多重要?农民现在还留种子吗?

农村老俗话


种子粮食是对于以前来说是真的很重要的,因为吃了种子,弟2年就没有了种子播种,那么弟2年就没有收成了,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办啊!就算在没有吃的也不能吃这种粮食,对于现在这么好的形式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民都不会流种子的,现在都要去买杂交水稻因为收成好。


工地涛哥


农村老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种子粮意义有多重?农民现在还留种子吗?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以前落后的种植技术来说的,因为现在受杂交水稻全面推广的影响,已经很少有人留种子了。

我记得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杂交水稻还不是非常流行,许多种地的农民还有留种的习惯。我始终记得我的老父亲拿个篮子,去水稻田留常规水稻种子的模样。那时候,每年在收稻谷前,我父亲都要拿个竹篮去稻田挑选植株粗壮、稻穗长、谷粒多、少秕谷、无病害的水稻植株割下来,另外晾晒当种子用。我爸爸那时候经常告诉我们说,只有水稻的母本种子好,来年的水稻才有可能会高产。

那要是放在以前的旧社会,各种税收非常多,农民种植一年粮食交完各种税赋自己留下来的粮食少的可怜,就算是一年到头喝粥都不够,往往要用草根树皮充饥。虽然条件那么艰苦,但是大家依旧不会打种孑粮的主意,因为种子粮在以前就是农民来年的希望和盼头,如果连最后的种子粮都吃掉,那是一家人都不想过了。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大家都还是不动种子粮,所以才有“饿死爹娘,不动种子粮一说”。

反观现在呢?许多粮食作物的种子都是不能留种的,但是产量比以前高很多。因为杂交种子,都是要经过专门的培育的,这些技术都被专业的种子部门垄断了,所以农民即使留种了也没有用,种下去也不会结果,自然而然的將留种子的习惯抛弃了。


坏男人说小龙虾


种子粮,故名思义就是做种子的粮食。这在没有出现杂交种子以前可以说这就是一句至理名言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小故事。

大明王朝开创者朱元璋,大家都知道的。他的原名叫做朱重八,名字如此是因为他是在家里排行老四,在家族里排行老八,而在古代取名都是随便的,很多都是按照排行来取名的,所以他被取名朱重八。之所以叫朱元璋是因为在参加义军后,在他认的义父郭子兴的帮助下改名为朱无璋。

朱元璋出生恰逢元朝末年,那时候的老百姓赋役沉重,再加上当时也是灾害不断,所以农民基本上是没有吃的。而大家所熟知的朱元璋父母兄弟也都是死于当时的饥荒中。而留的几粒作种的粮食,大家一定有印象,在电视剧《朱元璋》中依旧有片断记录。那时候,农民的希望就是依靠种粮能够在来年多种出一些粮食。由此可见,种粮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有着多么大的作用的。

刚才也说到了种粮是以前农民来年种植粮食的希望,因为那个时候农民都是需要留种粮的。包括像我们小时候,每家都会要自己留一些种粮,而这个种粮必须选择自己稻谷田里长得最好的稻谷才行。种粮没有选好,来年的产量肯定不会高的。

由于在古代,生产率低下,产量极低,农民都是很少能够有余粮的,所以“饿死爹娘不吃种粮”这也说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一年到头粮食不够吃。那时候也是没有粮食可借的,因为都是给地主种田,情况都是一样的,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还有多余的可借出去呢?所以,种粮不能吃更不能借。如果没有种粮,那来年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杂交水稻种植得越来越多。由于杂交水稻技术要求,所以农民是不能够留种子的,如果杂交水稻留种,来年产量肯定会大打折扣的。

到现在,农民种植的水稻都是杂交水稻,所以也就没有人留种子了。都是来年开春的时候购买杂交种子来作稻种的。


洞庭清水塘


农村老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种子粮的意义有多重要?现在农民还留种子粮吗?

这句农村老话确实是讲的很早以前的事,太久远的事我不得而知,就拿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大集体时,生产队打下粮食之后,首先要挑选粒大籽饱的留足留够种子粮,等到来年播种时使用。

过去没有专门的种子,都是在打下的粮食中精挑细选那些籽粒饱满的当作种子,不像现在,种子是专门培育的。所以,留下这些种子粮就入了生产队的仓库,既使给群众分的粮食不够吃,也不允许任何人动它,按当时的说法,就是“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

种子粮就是第二年的粮食种子,虽然那时种子品质差,产量低,但农民不能没有它,因为有了这些种子粮,明年农民的生活有盼头,既使吃不饱,但有粮可吃,心中不急。如果是没有了这些种子粮,那就是拔了农民的命根子,一点粮食都没有,在过去是要饿死人的。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种子是专门有卖的,而且是一季买一次种子,不需要留存种子粮,农民每到收获季节,打下粮食基本上都是全部卖光,平时吃的馒头和面条都是买的成品,但也有一些农民也会留些自己吃的粮食,其余的卖掉。


心累力乏


看了一些人的回答, 可能回答的人都是农村人,回答的也都不错,但还是有些遗漏,我来答疑补缺。

“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这句俗语只是个比喻,用“饿死爹娘”来衬托“种子粮”的重要性。在农村都是各家过各家日子,而最重要的至亲就是父母,这句俗语就是借爹妈的重要性,来衬托种子对于农村人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为了保住种子真的要饿死爹娘,真到了那种情况,眼下都活不下去了, 还留什么种子?

现在的农村与过去已经不同了,而这句俗语实际上是旧时候咱农村人凭借经验结合生活创造出来的,而在那个年代种子大多都是自留、自筛选,可不像现在通过各种人工干预改良的。早些年,农村的粮食种子一是来自村里其他人家种植的品种,二是自己种植的品种,使用特殊的筛选机器,我记得好像叫旋种机的东西来筛选种子,挑一些颗粒较大、比较饱满的粮食当做来年的粮种,据说还有些地方在旋完种子之后还会用水来测试种子的饱满程度,当年咱们国家的农业选种还是比较落后的。

所以,对早些年的大多数农民来说,种子粮的意义是非凡的。早些年的农村农民选择的机会少,获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靠种地,一旦种子粮没有了,那么来年就会没有种子种地,也就意味着第二年一整年失去经济来源,全家可能就要面临没有饭吃,这才是最严重的。

而现在的农民也是会留种子的,但并不是什么粮食都能作为粮种,而是需要那种高产、抗病、抗气候灾害的那种种子,实际上大多数农民都会选择在一些优质的育种企业、公司手里选种。


新农志


农村俗话,饿死爹妈不吃种子粮。我认为那是过去,现在农村不会再留种子粮了。听妈妈说以前好年月一亩地产小麦二百多斤,不好年月一亩地打四五十斤。一个人一年再能吃,也就吃五百多斤粮食,赶上不好年月真饿死人啊!现在小麦一亩产八百到一千斤,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农村大东


农村老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种子粮的意义有多重要?农民现在还留种子吗?

“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说明种子对全年的粮食种植确实重要。

过去很多年,农民种庄稼,几乎是不买种子的,那时也没有象现在这样到处卖种子。农民种的小麦,玉米,大豆都是自留种,工作做的很细致,因为它关系着一年的粮食收成,这就象这句俗语说的,它比爹娘的命还重要。如果一旦种子出了问题,再想去弄种子就十分困难,在当时每家种多少地,种子都是预留的差不多的,一旦差了那么多,再想准备种子,很困难,所以农民对种子粮的重视,打个比方来说比爹娘的命很重要。还有一个原因,人们为什么那么重视种子粮,过去的农民最主要的岀路还是种地,如果一年地没了收成,这一年就过得很难,口粮没有保证。没有象现在,思想开放,有多条路可选择,因此,现在就是不种地也饿不着,对于种子粮现在没有以前那么重视了。

“农民现在为什么不留种子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无论是稻种,麦种,玉米种,全都是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培育的种子适合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更利于高质高产,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

二是由专门育种的杂交育种公司来完成种子的培育留种工作,更利于逐步提高种子的优势而改善劣势,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更加的抗病抗虫,能逐步提高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三是农民自己留下的种子,连年播种,纯度没有保证,主要是收割机收割,搞得小麦出来之后,高矮不齐,什么品种都有。

四是农民自已留的种子,产量比买的种子低200到300斤。长势也没有买的种子作物表现优秀。

五是农民留的小麦种子里杂草种子携带的也很多,农民去除杂质,保存设施没有专业种子公司做的到位,不能保证种子的出芽率达标。因此农民留的种子播种量很大,一亩地都四五十斤,才能保证现在二三十斤的出芽率。

因此,现在农民的种子粮都交给专业育种公司了,种子粮对农民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种子公司,在播种季节很长时间都有充足的种子供应。


地球修理者老赵


农村老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的确如此。再难、再苦,只要还有种子粮,就还有希望。如果种子粮都吃掉了,那么第二年只能是活活的饿死了。所以,古时候的种粮是最重要的生产物资之一。

1、农家品种的自留种。以前的种子,是最珍贵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因为那个时候都是种植传统的农家品种,产量低、抗病能力差、抗性也差。受到肥料、种植技术、树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普遍的产量比较低。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经营种子的商店。农民朋友自己手里的种粮,都是在自己的耕地里挑选那些籽粒比较饱满、长势较为均匀的区域来留种。可以说,那时候的农民朋友是把耕地力长得最好的粮食留了下来作为第二年的种粮种植。

2、没有种子研发、生产、销售的机构和市场。以前也没有农业育种的概念,种粮全靠自留种,不存在种子研发、生产、销售的机构和市场。也就是说,那时候农民自留的种子是不对外出售的。每个人家留下的种粮都是有限的、仅能够满足自家的生产需求。如果这个种粮保存不当或者被吃掉了,你买不到种子,别人家也不会有多余的种粮卖给您或者送您。在那个农耕时代,您还怎么进行农业生产呢?

3、育种行业的发展。到了近代,随着我国的育种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留种粮逐渐成为了历史。即便是在种植常规粳稻的东北,基本上也见不到留种粮的农户了。为什么?每年都会审定大量的新品种,一般的品种大概也就2-3年的推广期,只有少量的品种推广期能够达到5年以上,农民对种子有了更多的选择性。而且,现在的种子由于生产流程的原因,绝大多数的种子也不能自主留种,只有少部分的自交系作物还能自主留种。但是这类种子的价格也不高,还何必自己留种呢?所以,现在国内的农业生产中,自留种基本上已经成为历史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确实在过去农村有这样一句老话,叫“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旧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点种子粮。种子粮是做什么用的呢?是当种子用的,第二年撒到地里,就可以长出庄稼来。

所以这个种子粮是绝对不能吃的,哪怕就是饿死一两个人,也不能动。因为如果把种子粮吃掉了,也就意味着第二年全家绝收,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会全部被活活饿死。过去农村苦呀,农民们一年到头所期望的就是能够打点粮食,吃口饱饭。

而种子粮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所在,说到这里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封建社会会爆发农民起义了。往往是腐败的官府征不到民间的粮食,就强行抢走了农民的种子粮,这就等于是断了农民的后路,让他们来年再也没有饭吃。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除了起来发动起义,推翻腐败的封建王朝,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旧时中国农村靠天吃饭,有丰年有灾年,但是无论丰年还是灾年,种子粮是一定要留下来的,这是全家人保命的希望所在。

但是时代在发展,农村的过去已经结束了,我们现在进入了新时代,种子粮虽然每家都还存一些,但是实际上用处已经不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国家水利设施投了大笔资金,丰年灾年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丰年不用说,遇到干旱的年份,水利设施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一点跟过去完全不同了。第二,现在有专业的种子公司专门负责制作粮食种子,农民们只需要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自己再留种子粮了。

第三,现在很多农民把土地交给专业的种粮大户去种,自己只需要坐等分红就可以了。所以从多方面来说,种子粮的意义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这也是党的政策好,对农民的关心。

吃饭问题历来是中国最大的问题,能够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不仅仅是对全体中国人的承诺,也是对世界稳定的巨大贡献。农民们再也不用为了保住种子粮,而做出眼睁睁看着家里人饿死的事情了。可是问题又来了,种子公司负责种子的销售,但是有些黑心的种子公司却会提供假种子,导致农民们一年到头减产或者绝收。

这些黑心的种子公司是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而农民们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准大品牌。种子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著名的品牌商标,但是往往一些农民会受到低价的诱惑,购买低价种子。

而这些低价种子往往就是假种子,一年到头绝收,受害的可能不止是个人,而是整个村庄。总之,如今的中国农村跟以往大不一样了,农民们现在可以摆脱种子粮的束缚,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其他的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了,大批农民一夜之间变成了市民。很多新时代的农民可能都不知道有种子粮这个概念,因为他们从一生下来所知道的就是到种子公司去心买种子。


小小嬴政


这句俗语很好理解,因为在旧社会时代,农业生产力低,大多数农民都是以种田为主,来解决生活问题,那时的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农民都是种在地上,粮食成不成由老天爷作决定,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种子是农民自产自选的,根本就没有杂交良种这一概念,所以粮食产量不高,如果遭遇天灾,就会果粒无收,因此农民一旦粮食成了,就愣平时少吃一口也要把第二年的种子留下,如果今年没有好好储藏,或者秋天收获以后都吃光了,那么来年春天连种子都没有了,还能做什么呢?

比如家中连种子只有3000斤粮食,再无其他经济来源来兑换第二年的种子,相信大多数农民会选择先把种子留过了,再吃粮,平时少吃一些都行,饿不死,如果把种子都吃光了,第二年无粒下种,拿什么来收成,那就要挨饿,不仅自己会成为饿死鬼,连后代也要饿死,所以在万一粮食掉命的情况下,父母会选择楞把自己饿死,也要把粮食种子留下,叫后人有粮食种子来下种,盼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不过现在好多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许多,有了化肥、农药后,粮食产量也提高了

许多,国家成立了农业研究所,有了良种培育基地,县乡镇都有了种子站,农民可以随时购买良种,再不愁挨饿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加拓宽农民的生活渠道,现在农民不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即使种地也不留当年的种子了,因为种子要年年更新,才能稳产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