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想到,翹首期盼的庚子新年,會以如此緊張 、焦慮、極端的方式開場。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恐懼、害怕,但也讓我們看到了屬於中國的無比硬核的愛國力量。
短短兩天,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武漢“小湯山”醫院動工開建,6支醫療救援隊1230名醫務人員除夕夜馳援武漢;30個省市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涵蓋總人口超過13億;武漢各大醫院的捐贈電話被打爆,全世界都在向武漢伸出援手。
疫情能將我們隔離,但更有一種硬核的力量將我們連在一起!
最可愛的人,來了!
庚子新年的除夕夜,解放軍派出3支醫療隊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坐軍機出發,於當晚23時44分全部抵達武漢機場。
第二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450名醫護人員來不及和家人團聚,只是匆匆道別便連夜奔赴武漢抗擊疫情。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17年前,曾傾盡全力奮戰在全國抗擊“非典”一線的戰士,在17年後的今天再次毅然請戰。
“解放軍來了!”無論何時,這句話都具有最感人、最有希望的力量。
為什麼要馳援?因為武漢堅守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早已承受了超負荷的壓力。因為武漢人民在焦急等待救援。因為一直以來,無論遇到任何艱險,總有那麼一群最勇敢的人挺身而出,總有那麼一股子精神在危難中堅守。
闔家團圓的夜晚,他們來不及道別,來不及擁抱,就毅然踏上征程,只為抓住每一寸“生”的光亮。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步履不停!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歷史會銘記一切!
白衣天使,來了!
上海,25日0點01分,136名醫護人員的包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1點26分安全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廣東,近10家醫院派出超過130人的醫療隊,趕赴武漢;
江蘇,40餘家醫院135名醫護人員,奔向武漢疫情最前線;
浙江,首批135名醫師,踏上逆行的征程;
四川,135名醫護人員組建第一批救治醫療隊,奔赴武漢。第二批也已集結完畢。他們說,08年全國人民為了我們,現在,該是我們出力的時候了。
1月25日,國家衛健委組建6支共1230人的醫療救治隊馳援武漢,同時召集6支後備梯隊隨時待命。
“主任,我報名!”
“我是呼吸內科的,我報名!”
“我參加過非典,我可以!”
未著白衣時,他們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披上白衣後,他們是使命必達的戰士!在病毒與生命之間,在生與死的較量之間,是他們為我們建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這群逆行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誓與病毒奮戰到底。
1月24日,除夕夜,武漢市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隔離病房內,忙碌的身影依然在穿梭。一位ICU醫生許下心願:病人脫離危險,離開ICU,就不要再回來!
看不清你的臉,但能看到你散發出來的光;不知道你是誰,但卻知道你為了誰。自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以來,廣大醫護人員不畏懼、不退縮,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一心抗疫,捨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以愛為矛,以身為盾。千里支援,何其壯哉!
科學的希望,來了!
除夕這一天,一則鼓舞人心的消息傳來——中國疾控中心成功分離我國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第一株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在國內首次發佈,並提供共享服務。在中國科學家加班加點的努力下,可怕的兇手露出了真容!
雖然我們知道,這離成功研製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還有一段距離。但就是這成功的一小步,讓無數人看到了希望。
不僅如此,據鍾南山院士稱,已有幾種已確認安全性的藥物準備用於臨床治療,但具體療效還需進一步觀察。
武漢一名新型肺炎患者被成功救治、深圳兩名新型肺炎患者痊癒出院、溫州首例確診患者基本治癒……截至目前,已有38例治癒出院。
科學防控,病毒並非不可戰勝!
有擔當的企業,來了!
“工廠通宵生產,我們排隊拉貨,只為一個健康的新年。”
1月22日晚上,佛山市一家連鎖藥店老闆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疫情來臨,口罩成了最重要的必需品。
連日來,很多中國企業緊急動員,停止春節休假,加班加點組織生產,加大抗擊疫情相關商品的生產和流通。實探新型冠狀肺炎檢測試劑廠家在除夕夜加班生產。“武漢那邊需要多少,我們供應多少。”目前,該企業的試劑盒生產量已可供十數萬人次檢測使用。
1月23日,浙江某企業連夜趕工50萬隻口罩,出廠價格承諾不加價。目前,共有30多家企業復產,口罩產量達到每天800萬隻以上,產能恢復到平時的40%以上,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眾多電商平臺全力發揮供應鏈資源,向全社會承諾“商品不漲價,全力保障供應。”
就在大年初一,10家寄遞企業宣佈將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綠色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運輸。
戰勝疫情,企業不缺席!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必定全力以赴!
這是中國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這是中國企業的態度和速度。
武漢“小湯山”,來了!
1月24日,在武漢蔡甸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武漢版“小湯山”醫院開建,現場上百臺機械同時開挖。
醫院定名為“火神山醫院”,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醫院將在2月1日前建成,2月3日交付投用。
除夕夜,施工現場燈火通明,進百臺機械馬力全開,抓緊作業。參與建設的工人們爭分奪秒,力爭早日完成任務。他們深知,時間不等人,提前一分鐘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鐘抑制病毒蔓延。
很多工人從外地趕回,正在休假的工程設計、管理人員紛紛主動請戰。除夕夜,施工工人站在路邊,吃上了一頓集體年夜飯——盒飯。
“不計報酬、不計成本,按時交工。”“我們繼續奮戰在前線,祝大家新年快樂。”投入戰鬥的每個人,都在拼盡全力。
1月25日下午3點半,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舉行調度會,決定在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之外,半個月之內再建一所“小湯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新增床位
1300張。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
與時間賽跑,這樣的中國速度,讓人淚目!
支援物資,來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23日凌晨,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安排中央醫藥儲備向武漢市緊急調用1萬套防護服、5萬套手套。工信部已緊急協調口罩、消毒除菌等用品生產企業,全力加大市場供應。鐵路部門也部署設置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各地應急防控物資運輸,確保醫療物資及時運抵武漢。
國資委緊急通知要求涉及醫藥研製及生產的中央企業加快研發排產,積極做好病毒檢測試劑和有關醫療物資生產儲備工作,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批簽發速度和生產進度,確保儲備充足。
目前,全國其他地區設立定點收治醫院,各地開足馬力保障民眾防護用品。一些地方的車站等公共場所也配備了防疫所需監測、消毒設備盒防護用品。
加緊補上武漢防護裝備“缺口”,這是中國政府的速度,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愛和承諾。
時代的記錄者,來了!
“勉勵留下真實,不讓付出的白白付出,失去的白白失去。”
從鋪天蓋地的疫情消息到各級政府對抗疫情的措施手段,從一張張疫情前線的感人照片到一段段悲壯真實的現場影像,千千萬萬媒體人在奮力堅守,或逆向而行、趕赴一線,或堅守崗位、隨時待命。
怕嗎?當然!
疫情突發,武漢現場物資緊缺,有的記者甚至連口罩、護目鏡等基本的防病毒措施都沒有。是否會被感染,沒人能夠預料。
還去前線嗎?當然!
那些奮戰在武漢疫情第一線的記者們義無反顧,將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只為報道出真實的疫情信息以便公眾及時瞭解,只為記錄下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這是新聞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新聞工作者的擔當。
你可以選擇不當記者,但既然當了記者,就沒有畏懼退縮的餘地,沒有選擇逃避的權利!
鐵肩擔道義!一篇篇抗戰疫情的報道,一行行溫暖感人的文字,留下真實,也留下了希望。
不僅如此,各大旅遊娛樂場所暫停營業、新春祈福場所暫停關閉、培訓機構線下延期、年夜飯商家無條件退款、賀歲檔電影延期上映、人們自覺暫停一切春節聚會,為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整個社會凝心聚力,為戰勝疫情全力以赴。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片與病毒殊死搏鬥的土地,燃燒著太多病毒之外的東西。
這裡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奉獻;這裡有除夕夜三軍出征、整裝逆行的勇敢,“隔絕病毒,但不會隔離愛”的溫暖;這裡有與時間賽跑的決心,“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承諾。
這裡,有對祖國和人民最深切、最無悔的愛!
走多遠才能到達彼岸,時間會給出答案。
縱然疫情還在蔓延,但這些逆行的、堅守的、勇毅的身影,給我們吃下了一顆顆定心丸。這一股股無比硬核的愛國力量,勝過萬語千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我們相信,一個國家擁有愛國主義的“硬核力量”,就一定能構築起戰勝一切困難的民族脊樑。
新添歲月,春滿山河。
願,冬天的心願,會在春天綻放。
願,每一分付出,都能收穫迴響!
我們一起,靜候佳音!
閱讀更多 法制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