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没有夜视仪的抗战时期,夜战是怎么打的?

小小嬴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远距离火力优势。

日军装备大量火炮、步兵炮、掷弹筒,轻重机枪。

而国军的火炮是奇缺的,1个师往往只有几门老旧火炮。

就机枪火力来说,步兵火力支柱是重机枪,但国军重机枪数量也很少,主要以轻机枪支撑。

但捷克式轻机枪只能装弹20发,火力持续性无法和重机枪相比。

所以,抗战中日军凭借火力的优势,1个联队3500人,可以轻松打退国军一个7000人左右的师。

这种情况下,想要将日军火力优势抵消,只能采用近战。

然而,日军也不是草包,大白天想要和日军近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伏击。

那么,夜战就成为消灭日军的主要方式之一。

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国军始终使用夜战对抗日军。

为啥?

因为日军在当年也没有夜视设备,在夜晚的目视距离很短。

往往日军看到国军的时候,双方就已经是近距离,日军就无法发挥火炮和重机枪的优势了。

但是,夜战要怎么打?

有很多原则。

第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般是不能够打夜战的。

国军选择夜战,不会是月圆的夜晚,因为光线好,日军目视距离远。

但如果是月黑风高,一片漆黑的夜晚,国军一般也不会去夜战。

这主要是大家都分不清敌我,对于作战是不利的。

夜战大部分选择有些星光,但并不明亮的夜晚。

第二,国军会有各种识别方法。

张灵甫的部队突袭张古山的时候,很多人将上衣脱掉,拿着大刀、刺刀直接上。

遇到敌人就伸手一摸,发现有上衣就是一刀。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

第三,夜战中枪械是次要的,手榴弹和冷兵器更有用。

夜战中,因为不容易看到敌人,普通枪械的作用有限。

同时,枪械开火时有火光,很容易暴露目标。尤其是机枪持续射击,很容易被敌人锁定后干掉。

相反,手榴弹就好得多,是夜战利器。因为手榴弹没有火光,不会暴露投弹者。

同时,手榴弹爆炸杀伤范围广,能够杀死若隐若现的敌人。

冷兵器也是一个道理,不容易暴露自己。

很多人认为夜战很容易打?那就错了。

其实夜战中,敌我双方损失不会相差太大。

夜战中很容易出现误伤,也不利于军官指挥作战,出现一片混乱是常有的事情,战果无法预测。

只是,夜战是国军无可奈何的最后手段,不这么打又能怎么样呢?

需要说明的是,八路军也很擅长夜战,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更差。

林彪元帅在1937年回忆:夜战中敌之飞机、大炮、坦克、骑兵几全无作用,敌官兵均无夜战经验,故我军应极力利用夜战歼灭敌人。在有月光之夜可进行大规模之夜战,在有星火之夜可进行小规模之夜战,在黑夜可进行扰敌之夜战。更须将夜间作战与日间作战互相配合,日间须扩张夜战之成果。


萨沙


夜战近战是我军的传统,因为近战夜战是弱者(武器相对落后)同时也是勇者的必备技能,没有点勇气谁敢在黑灯瞎火中猛冲猛打?
夜战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乱,黑灯瞎火的谁也看不见谁,说不定遇上了友军打起来都不知道

回到正题,没有夜视仪夜战怎么打?首先夜战是利用黑夜的隐蔽进行出其不意的进攻和突袭,对武器落后的进攻方极为有利,在小规模的冲突中有特种作战性质的小分队穿插、摸营插哨特别有用。而大规模战场上一般不会使用夜战打法,因为夜晚虽然可以隐蔽自己,同时也隐蔽了他人。在大规模战场上部队不易指挥调动,战场的信息收集反馈也很困难。
头盔的反光

至于晚上只要出月亮,基本能看得见路。而且作战前作为攻方情报侦查必须得做足了,得知道哪里有人放哨,而且晚上一般会使用冷兵器进行无声作战。而一旦在晚上先开火,枪口的火光就会暴露目标,而且手榴弹爆炸后引燃一些物品也会产生光源。这些都可以为射手提供目标位置。所以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玩夜战。因为其难度非常大,而且一般会以连为单位进行突袭攻击。


枪口火焰
爆炸火焰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夜战适合于奇袭战,比如某军偷袭敌方的军营,因为对方的军营有灯光,所以晚上适合偷袭作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遭遇战,比如两军奔袭作战,突然在某处遭遇,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也只能盲打。要不然就等天亮佛晓,能看见敌人的情况下进攻或者防守。不过,进攻的一方已经暴露了目标,要么撤退,要么将对方歼灭,别无选择!在电视剧《亮剑》当中,大家应该看到过,李云龙晚上炸敌人的炮楼,这就利用了夜晚的优势。在抗战时期晚上打仗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没有月亮,根本看不见。如果某一方点灯,简直就是找死。

我们再用几个经典的战役来说明,就拿一战时期的索姆河战役来说,英法与德国对战,两军阵地都很近,抬头就能看见对方的阵地。如果,某一方进攻,阵地上的敌人看得一清二楚!从一战的电影中来看,对方都有探照灯,在敌人进攻的时候还会使用照明弹。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战国时期的马陵之战,孙膑引诱庞涓进入埋伏圈,然后在道路上砍倒一棵树。庞涓点燃火把前去查看,结果被齐军射杀。假如,庞涓不点燃火把,对方也看不到路上有人,也不可能放箭。所以,在古代在晚上只有设伏,等敌人进入埋伏圈用弓箭射杀。或者对方扎营的时候,突然袭击对方的军营。除此之外,两军不可能在漆黑的夜晚打仗,因为晚上没有夜视仪,不可能每人拿一个火把!所以,在古代晚上打仗,只适合偷袭作战。

再比如朝鲜战争的时候,很多人应该知道“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晚上行军据说没有任何照明设施,由于下雪,路面是白的,志愿军利用雪地,摸黑奔袭长津湖。比如志愿军38军第113师,迂回到古城渡口,南朝鲜的士兵还在烤火。志愿军见对方的军营,看得一清二楚,所以突然袭击,南朝鲜军就成了俘虏。在长津湖之战的时候,也是晚上发起的偷袭。美军的军营灯火通明,志愿军首先突袭了湖口阵地,据说很多志愿军因为很饿纷纷抢夺美军食品。到第二天清晨,美军第31步兵团第3营对志愿军进行了反击,中国的歼灭战最终没有成功!

其实,中国的优势就是夜晚突袭,一旦到了白天目标容易暴露。目标暴露,美军就会利用武器装备优势,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所以,白天进攻作战,是中国志愿军最致命的弱点。此外,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基本利用晚上行军,白天就埋伏,到了夜间突袭。因为夜晚敌人的阵地有灯光,而我军由于隐蔽性好,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晚上作战进退自如。美军不擅长夜战,即便是装备优良,但是晚上看不到志愿军在什么地方,这也是美国人的弱点。

其实,在抗战时期,也一样。晚上只是偷袭敌方的军营,打不过就跑。敌人也不可能再晚上穷追猛打,万一中了埋伏怎么办!所以,中国人就利用夜晚骚扰敌军,让他们睡觉都睡不好。采用晚上偷袭,也可以使敌军疲于奔命,消耗地方的士气,这也是一种长期作战的战略!


谋士说


我是军林纵横!

没有夜视仪的抗战时期,夜战怎样打?勇气、智慧和实力!

但是有一点首先要明确,那就是夜战虽然是在夜晚,但并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不能瞎着眼砍砍杀杀,否则误伤必然极大。为了防止误伤,还有一项重要措施,那就是做标识,比如胳膊上缠个白布,脖子上围个红头巾等等。当然还有别的措施,像苏联进攻柏林,夜战时苏联军队直接打出数百个强力探照灯。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是要远弱于日军的,正面抗有时真不是个儿。这时候怎么办呢?夜战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

所以这才有了抗战时期29军的大刀队,有了后面的夜袭阳明堡等夜战行动。

29军士兵则多善长肉搏和近战。士兵严格练习大刀刀法。夜袭日军时,有时连步枪都不携带,只身背大刀和数枚手榴弹。经典战例就是,赵登禹旅长曾率500大刀队,突袭日军炮兵阵地,当场砍死炮兵和警卫部队200多人,18门重炮和全部弹药被摧毁。

夜袭阳明堡八路军129师第769团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这种战果在白天是不可能实现的。

听着精彩吧!但是没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勇气和精神,谁敢拎着刀去砍杀凶狠的日本兵?没有先辈的牺牲,有抗战的胜利吗?


军林纵横


这一点在亮剑里面曾经有所体现。

亮剑里面山本率领的特工队进攻了一次孔捷所在的独立团,独立团伤亡惨重,孔捷像李云龙诉苦,说,这批士兵很邪门儿,李云龙就说是邪门儿,但是您也得负责任啊,本来近战,夜战是我八路军的强项,结果你硬生生打出了这样的损失,你对得起谁,在这之后,李云龙所在的团直属部队,100多人遇到了山本特工队的袭击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战斗欲望和意志,比孔捷所在的独立团要好得多,由此可见,李云龙当时说的确实没错,孔二愣子这一回干的事情确实办砸了。

言归正传,为什么当时的八路军以及国军部队很多都会选择夜战呢?

其实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士兵,还有中国近代老百姓十分的贫穷,很多人都换了一种奇特的症状,叫做夜盲症,就是一到晚上什么东西都看不见,这一点对于营养丰富的现代人来讲,很难体验,但是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讲,这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其实对于当时的士兵来讲,也必须得面临大晚上看不见的风险,双方都是一样的,甚至于日本人作为被偷袭的一方,自己的光照程度还稍微比这些国军和八路军士兵要好。

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夜战呢?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讲,日本人与中国军队之间的战斗力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装备上面的差距,在抗日战争期间,很多时候都是靠中国士兵的命去填的。

在装备上面差距最大的就是重武器,尤其是火炮方面,如何才能够让这些火炮丧失自己的战斗力呢?就除非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之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比如说大雾,下雨或者是晚上。

著名的29军大刀队500名成员突袭日本军营,也正是发生在晚上,因为晚上不会挨炮轰,当然大晚上打仗肯定是有问题的,就是看不见人,而且很难分辨敌我,有可能在黑夜里面你就看到一个轮廓,或者是闪光灯闪了一下,接着就看不见任何东西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之间互出奇招,有的时候就选择说把毛巾有的绑红色的,有的绑白色的,总之在晚上越显眼的颜色就越好,如果不是绑着白色毛巾或者是红色毛巾的士兵,直接当成敌人处理掉。

亦或者双方之间就是依靠着语言进行交流,比如说日本话,中国话,有的时候会用方言进行交流,这样的话敌人更加难以听懂。

还有的甚至于选择近距离之间的接触,比如说有的士兵会选择脱掉自己的上衣,开打以前都别说话,拿手摸一下对方,对方如果没有穿上衣直接捅死。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手段,总会存在着误伤,或者是近距离交战战损比,那都高得出奇,不像电视剧里描述的那样,以一敌百,真实的29军大刀队,500人出去以后,死伤了数百人,这还算后面有人过来接应,如果没人过来接应,这29军大刀队估计就交代在那里。

事实上,近战,夜战也是一门手艺,并不是只靠着精神,靠勇气,一往无前,否则你的士兵还没冲到敌人的眼前,就已经被撂倒了。


漩涡鸣人yy


抗战时期,由于我军和日军火力及战力的差距较大,为弥补不足,国军和八路军经常发动夜袭战,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杀敌方式。


国军夜战打的最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29军。29军隶属于西北军,有习武的传统,善于肉搏和近战,尤其重视刀法训练。

长城会战时,29军正面抗敌损失惨重。为扭转不利的局面,29军决定主动出击,发动夜战。因为晚上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武器就发挥不了作用。

而29军则可以出其不意发挥大刀结合肉搏的优势。29军偷袭的时候,所有大刀队队员一律不准携带枪支,仅一把大刀,几枚手榴弹。

大刀队员趁着夜色摸到日军营地,当到达百米之内时,先投掷手榴弹炸日本的营房,然后发起冲锋,整个过程只有十几秒钟,一般日军都来不及做成反应,就成了刀下之鬼。


夜袭虽然很有效,但次数多了鬼子的防守就很严密,有时大刀队就将夜袭,改成夜里强攻,毕竟夜战比同鬼子飞机大炮,硬拼要好。

有一次佟泽光旅长亲率500名大刀队,夜袭日军辎重部队。当时大刀队还没靠近时,就被日军的暗哨发现了。

佟泽光旅长没有放弃,选择了强攻。因为200多辆辎重车不毁掉,会给我军造成更大的伤亡。大刀队冒着日军的子弹,硬是冲到了敌群。

经过一番厮杀,干掉日军300多人,辎重车全部炸毁。虽然大刀队也伤亡200多人,但这样的战绩,在正面战场是很难获得的。

不过可惜的是,国军有29军这样有夜战能力的部队太少。


相对于国军来说,八路军的夜战更多。因为八路军从红军时期,武器就是处于劣势。所以一直都有利用良好的群众基础打夜战的传统。

俗话说“闭着眼睛都能走路”,说的就是对地形的熟悉。八路军打夜战一般都有当地老百姓带路,如何安排最好的进攻撤退路线一清二楚。

为充分发挥优势,八路军的夜袭策略是:利用相对优势兵力,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或重要的辎重、粮草驻地。八路军夜战的经典案例就是夜袭阳明堡机场。


承担夜袭机场任务的是129师陈锡联的769团,一个营主攻,两个营负责外围警戒和接应。

这次战斗很顺利,在一个熟悉机场的劳工带领下,八路军轻松绕过了日军的铁丝网和碉堡。直到靠近飞机30米左右,日军才有反应,不过已经太晚了,我军达到了奇袭的效果。

这一仗炸毁日军飞机24架,打死小鬼子100多人,而我军仅伤亡30多人。

总之,抗战时期国军、八路军发动夜战,主要是弥补我军火力的不足。特别是八路军频频发动的夜袭战,对牵制日军发挥了重大作用。



花木童说史


在人们的印象中,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非常擅长夜战,动不动就是发动各种夜袭。其实我军夜战是迫不得已,如果在白天能战胜日军,何必大晚上搞袭击?当时日军对炮火的依赖性非常大,而我军缺乏重武器,与其正面交锋,必然损失惨重,所以我军趁着夜晚日军炮兵无法标定射击诸元,发起袭击,可以减少损失。但是没有夜视仪的情况下,夜战该怎么打呢?

夜战虽然是晚上进行,但并不是什么都看不清。如果有月光,肉眼可以发现200米内的走动人员,再加上枪械的火焰和爆炸产生的火光,士兵在一定距离内也可以发现目标,所以夜战时更侧重于近距离突袭。为了避免误伤,士兵还可以在自己的服饰上挂上易识别物,如白色布条、红色头巾等。

在东方文化中,黑夜总是充满着恐惧,而且那时候的人们非常迷信,还忌讳鬼神。一些胆小的士兵在大山深处打游击,晚上都不敢出门,更别谈打夜战了。不过在经过长期的实战后,我军夜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军的炮楼在夜间往往不得安宁。

日军占据火力优势,往往不屑于与中国军队打夜战,不过在与美军作战中,日军在火力上却被碾压,也玩起了夜战,这也让美军感到头痛。后来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也被我军的夜战搞得不得安身,所以战后美军致力于研究夜战装备,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美军的夜视装备已经非常发达,他们的夜战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美军大部分军事行动都是在夜晚进行。


兵说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民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在与鬼子进行夜战的时候都是有识别标志的。

记得当年一位抗战老兵曾经回忆说道,他们在夜袭战开始前也就是是要上阵地时都要在左臂缠上白毛巾,当夜战与敌人交火以后,由于天色暗在战火中他们还是只认白毛巾不认人,无论是谁只要左臂不缠白毛巾他们是上去就是一枪一枪或者就是一刺刀。

同样日本人也不傻,日军在与我军夜袭交手中,也是在头上缠白布条白布条中间有一个红丸子,作为夜袭战中的识别标志。


用户夏天的风


尽管我是回答问题的,但是我想以提问的方式解答你。

先问一个问题:你看过放烟花吗?

或者说,信号弹、照明弹了解一下?

假如A军队驻扎在这里,你觉得驻扎地会是漆黑一片么?就算没有灯,难道不生火么?

你要非说一方进攻一方的路上,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走过没有路灯的夜路么?

你记不记得走夜路的时候,头顶上有个圆圆的东西会发光?

别说抗战时期,就是三国时期打仗夜战,也得选个有月亮的天。

要么就必须要火把,反正总要借用一些东西,看清楚是敌是友,是路是坑。


用户60378690931


事先已经侦查清楚,敌人驻地有多少人,每个时辰的换岗时间,巡逻队的路过时间,火力配备,最近增援部队的到达时间,都要摸清楚。所以攻击前已经具体分工,谁对付哪个位置的敌人,口令暗号都已经商量清楚。攻击选在凌晨5点,敌人最困倦时。出其不意的进攻达到最小代价杀伤大量敌人,但并不是说可以如鬼魅一样,悄无声息的屠光敌人,而是肯定会搏斗惊动敌人,最终肯定会与清醒过来的敌人面对面战斗,只不过已经占了先机便宜。敌人清醒过来,第一时间是要避免敌我混乱难分的局面,打开灯光照亮全场,这样摸黑暗战就变成了明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