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引言:

當他處於歡愉的頂峰時,曾有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甚至也不願意承認的發現,那就是,他對費爾明娜達薩的虛無縹緲的愛,可以用世俗的激情來替代。 ----馬爾克斯



你可以為一份愛等多久?

阿里薩等了費爾明娜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

你可以為摯愛保有多久的忠誠?

阿里薩為費爾明娜保留了精神上的童貞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但期間與622

個女性發生情愛糾纏。

這即是由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名著改編而來的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故事梗概。

書或電影的面試之初,均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經久不息的討論,大部分人都在一邊倒的讚美這場跨越五十三年的忠誠摯愛。

但作者卻從兩位主角身上看到了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情感矛盾:忠誠與背叛。

阿里薩的一面是等愛費爾明娜五十三年,痴情相守,忠貞不渝。

一面是浪蕩絕情,毫無責任底線的周旋在622個女性之間。

費爾明娜選擇了與烏爾諾的婚姻,卻又不甘丟下心中蠢動,一方面忠於現實壓抑情感,一方面得隴望蜀,懷戀當初拒絕的阿里薩的浪漫。

他們在53年裡的各自行為,對於雙方之間這份感情而言,是忠誠也是背叛,該讚美也值得批判。

康德的二律背反定律差不多是這樣的:“對同一個對象或問題所形成的相互矛盾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都可以通過人類理性構建為正確。”

基於此,我將從忠誠,背叛兩個層面去分析電影如此設置想表達的現實意義,

及其帶給我們的反思與啟迪。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1費爾明娜率先背叛跟阿里薩的愛情,又因阿里薩燒掉新逝丈夫的一切,否定他們的半生婚姻

窮小子阿里薩一見美少女明娜誤終身,從此心裡再也盛不下其他女人,天天為她冥思苦想寫情詩,假如不是費爾明娜的暴戾父親強行把他們隔開,也許這份感情會更早的見光死——人都有犯禁的特性,越是不允許越想冒犯。

但在被強行拆開數年,心心念唸的倆人終於在集市上遇見後,費爾明娜卻當面明確拒絕了痴心不改的阿里薩。

①忠於現實,背叛愛情的費爾明娜

費爾明娜與阿里薩的愛情建立在你唱我和的浪漫情詩上,沒有一絲生活的煙火氣,使得這份虛無的愛情註定了見光死的命運。

所以當她在集市上跟真實的阿里薩見面後,立即打消了同他繼續交往的主意,她清醒的意識到,眼前這個阿里薩只適合存在與情感想象中,並不是她可以寄託終生的人。

相反,在她罹患霍亂時施以援手的醫生烏爾諾,讓她感覺到了阿里薩身上所缺乏的踏實與穩重。

在霍亂橫行時,他鎮靜的安排城裡事務的行為受人尊敬,他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與強大的精神自信——喜歡她就當面直言並約會,讓她體會到現實與思想上的雙重安全感。

就像林徽因跟徐志摩戀愛,但選擇嫁給了梁思成一樣,費爾米娜拒絕了痴情的阿里薩,選擇與烏爾諾攜手進入五十年的漫長婚姻。

現實中的我們,每時每刻也都被感性與理性交替支配,但有人理性成分佔主宰地位,有人被偏多的感性把持,感性的人適合戀愛,理性的人適合過日子。

費爾明娜的選擇也無可厚非,在愛情層面上她算得是背叛,但在把這種選擇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相信大多數人會做出跟她同樣的選擇。


②背叛婚姻,忠於自我的費爾明娜

雖然選擇了醫生,但費爾明娜心裡還不時想起阿里薩詩歌帶來的浪漫,尤其是在被強勢的婆婆打壓,丈夫又一味當透明人的情況下,她更想起跟阿里薩自由自在戀愛往事。

精神幻想往往沒有邊界,現實生活則多的是條條框框,存在於想象中的東西都會自動加上濾鏡,所以費爾明娜數度嘆息那時不該狠心拒絕了阿里薩,走進這枯燥的婚姻圍城。

當去世的烏爾諾還沒入土,阿里薩就匆匆趕來對她表白時,費爾明娜心裡是激動的,但道德感讓她惱羞成怒,她哭喊著趕走了阿里薩的行為昭然若揭的呈現出她內心惶恐。

她即對丈夫的去世感到傷心,更對以後的無限可能倍加憧憬,這種憧憬讓她心生愧疚卻又無法控制。

在這期間她是矛盾糾結的,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忠於自我,不惜跟女兒鬧翻也要跟阿里薩在一起。為了不讓自己被對丈夫的愧疚包圍,她燒掉了烏爾諾的所有遺物,跟阿里薩離群索居登船而去。

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到手的就讓他隨時間慢慢腐爛,這就是費爾明娜,抑或說是大部分的人性卑劣之處。我們也無從對費爾明娜的這次選擇加以指責,在婚姻層面上她算的是背叛,但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讓一個人為死去的婚姻守貞也毫無意義。

費爾明娜的問題是一個典型的二律背反,怎麼選擇似乎都對,又都背叛或忠於了某部分人倫常理。藏在她身上的最大未知是,跟阿里薩為精神層面的浪漫愛情在一起後多久,她就又會懷念與烏爾諾穩定安全,但略顯枯燥的往昔日常。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2,阿里薩痴守費爾明娜53年,為其忠貞背書的是622個無辜女人,痴情的人最無情

醫生烏爾諾意外去世,正跟小情人維庫尼亞纏綿的阿里薩,當即推開她,謊言巧語把她打發走,起身趕去跟新寡的費爾米娜表白,他等了她51年9個月零4的痴情,為她保持了52年的精神上的童貞。(是的,精神上)

①精神忠誠,肉體背叛的阿里薩

即便被費爾明娜當面拒絕,阿里薩依舊在精神上痴情而專一的守候著他的花冠女神,他的愛情像霍亂的爆發期,衝動起來一發不可收拾,為費爾明娜心神交瘁,一度離鄉背井,更在聽到她結婚消息時絕望到自閉。

但他的愛情更多屬性像霍亂的綿長潛伏期,在等待費爾米娜的51年裡,潛伏在622個女性感情裡榨取她們的青春活力,維持自己追愛的動力。

連阿里薩自己都承認,當他處於歡愉的頂峰時,曾有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甚至也不願意承認的發現,那就是,他對費爾明娜達薩的虛無縹緲的愛,可以用世俗的激情來替代。

對費爾明娜的忠誠是他掩蓋對622個女性絕情的藉口?

抑或對622個女性的辜負是他對費爾明娜痴情的象徵?

似乎怎麼說都有道理,這個明顯的二律背反,讓人無從給阿里薩兩種行為下任何定論。

②背叛良知,忠於自我的阿里薩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阿里薩遇到貌美人妻奧林皮婭·蘇萊塔,一見難忘。

他頻頻飛鴿傳書向她示愛,倆人幽會時,他用染料在她小腹上寫下“這裡屬於我”的字樣,奧林皮婭·蘇萊塔的丈夫發現她肚子上的字後,直接拿刀割斷了她喉嚨。

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的父親跟阿里薩頗有交情,所以讓他做了女孩的校外監護人,他以長者的溫潤和藹,狡詐的把這純情小女孩收入囊中,單純的女孩對他產生了深厚的情感依賴,在得知他要與費爾米娜結婚後,悲痛的選擇了自殺。

此外還有暫時寄居他家的落難寡婦,惺惺相惜的女詩人,辦公室僱員......

五十年間,622 個女性在他情慾世界裡成為過眼雲煙,每個人的悲歡不盡相同,但皆由阿里薩造就。

浪漫到不食人間煙火的阿里薩,集痴情與絕情於一身,對費爾明娜有多痴情,對另外622個女性就有多殘忍。

不得不說,這個矛盾糾結,言行上深刻體現出二律背反現象的角色塑造的太成功,一方面他對蘇萊塔的誘惑絕情,對維庫尼亞的荼毒殘忍讓人心恨,一方面又對他半生執愛的行為頗為同情。

因為五彩世界裡不止有黑白兩色,就像人性,也絕不是非好即壞,二律背反現象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3,電影是殘缺的藝術,藝術是現實的昇華,也是我們觀照自我的絕佳鏡像

電影是殘缺的藝術,藝術是現實的昇華,現實中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所有人的好與壞也都是相對而言。

就像阿里薩對費爾明娜是痴情一生的人,對另外622個女子則是負心漢,尤其對小女孩維庫尼亞來說,簡直可說是殺人於無形。烏爾諾算是電影中塑造的理性顧家男子象徵,但他也曾出軌自己的病人,也在婆媳矛盾中選擇性耳聾。

費爾明娜既想要烏爾諾提供的穩定與理智,又渴望阿里薩的浪漫與激情。在浪漫中時她只看到虛無,因此跟阿里薩分手,在穩定中時她只看到枯燥乏味,因此在醫生去世後燒掉他所有東西,同子女吵翻,跟阿里薩登船離岸。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他們的一生都在左右搖擺中渡過,他們生活永遠在別處,永遠不會珍惜當下的人與事,這種性格的人也不會感受到幸福,因為他們渴望的永遠是未知的未來。

幸福有兩種,一種是安心立命,安住當下。

一種是勇敢追求,為自己選擇負責。

他們哪一種都做不到!

電影中這些帶著人性殘缺的人物,足以讓我們觀影者從中照見自己身影,我們也是相對而言的善惡,相對而言的痴情與絕情。

但我們是否能從他們的遭遇裡,觀察到為避免重蹈覆轍所需做出的積極改變。

明白任何人,任何生活都不可能完美,你選擇了某部分,就相對的要犧牲某部分,選擇任何一種生活都沒錯,但不要朝三暮四,身心不一。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總結一下:

①背叛層面的結局:

從前的阿里薩,痴情人變成遊戲花叢,是因再也不相信愛情。

現在的阿里薩,每個浪子最後能忠貞如一,是因為已繁華閱盡。

從前的費爾明娜,單純中保有清醒的理智,現在的費爾明娜就像逃出婚姻圈禁,貪婪呼吸的囚徒,她愛的不是阿里薩,而是有別於她三十多年一成不變婚姻的另類生活方式。

他們坐在掛有霍亂旗子的船上來回遊蕩,意味著他們之間再也沒有了霍亂一樣瘋狂致命的愛情,一個是被他人感動,一個是感動了自己。

②忠誠層面的結局:

  • 阿里薩:過盡千帆,閱盡繁華,他的心還只屬於那一個人,所有痴情的等待最終有了如願歸宿,抱得美人歸。

  • 費爾明娜:漫長的半生過去後,她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明白,眼前這個男人對她的重要性,把今後能在一起的每時每刻當成一生珍惜。

他們的船上掛著霍亂旗子,被世人恐懼躲避,沒有人知道船是他們棲息愛情的世外桃源。


忠誠還是背叛?淺析《霍亂時期的愛情》裡二律背反現象及啟迪


以上無論哪個層面都符合二律背反,都可以在世俗中尋求到各自的支持,喜歡哪一個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兩者之間糾結徘徊。

選擇了激情浪漫就要接受部分安全感的失去,選擇了穩定安居就要接受平凡枯燥的日常,沒有人可以兼得並收。

說到底,婚姻也好,愛情也罷,走入其中的人,都要為之負起一份名為底線的責任,這也許就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終極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