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哪位皇帝上位,后把大臣全换成了儒臣?如何看?

用户6423104611827


其实严格来说,很多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都是这样做的,但其中最的最明显也是最彻底的,无疑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了。


宋太祖在当上皇帝后,很快就决定“杯酒释兵权”,将所有的武将全部辞退,满朝大臣皆是文臣,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至于这个做法给以后的宋朝带来了什么影响暂且不提,咱们仅仅讨论赵匡胤的这个做法,给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带来了什么?


1.国家的发展方向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赵匡胤辞退武将,全部改用文臣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什么。首先说到的肯定是安定。要知道当时随着武将的离开,宋朝大量的士兵都回到了家乡,换句话说,在当时整个宋朝,武将和士兵的数量都是极少的,而这也让国内非常的安定,因为大家都是文人,自然没有那么多的乱子。


而这种做法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走向,那就是向平稳方向过度,很多人都知道,宋朝的经济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大家都不参军,后来甚至连习武都禁止了,年轻人的发展无非就是种地、科举和经商,这就是为何宋朝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2.解决了内部问题


宋太祖是如何当皇帝的?当然是起兵谋反了,而宋太祖之所以杯酒释兵权,就是害怕自己也被部下谋反,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他手下的将军们联合起来谋反,成功几率非常大,即使赵匡胤本人足够强势,那么他死了之后呢?在历史上,只坚持了一两个皇帝的国家非常多。


所以赵匡胤这么做,起码能保证他的家族连续出五个皇帝,因为没人有能力造饭呀。


3.结局


很多人都都说,宋朝之所以被打败,就是因为赵匡胤的这个举动,这其实和赵匡胤本人是扯不上关系的,宋朝是被谁打败的?是蒙古人,根据蒙古当时的实力来看,宋朝已经是当时世界上能对抗蒙古时间最长的国家,换句话说,宋朝当时的整体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并不存在所谓因为武将少就打不过的说法。


宋朝的灭亡,完全就是因为最后几任皇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朝如果不是出了几个差劲的皇帝,再发展个几百年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宋朝平民的气节都是非常强劲的,这正是宋朝多年的发展所遗留下来的精神。


那么蒙古最后是如何失败的?大家都知道,元朝在占领中原期间,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被反抗,那么这些反抗者是哪里来的?当然是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人,从此可见,赵匡胤的做法还是非常好的。


爱唠叨的小黑黑


乾德三年,赵匡胤无意中发现宫人所用铜镜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字样,大惑不解。宋太祖赵匡胤,因出身行伍,只粗识文墨,对年号未甚考究,在此前曾只要求选一古来未曾用过的即可。而众臣大多孤陋寡闻,集议改元"乾德"。见此铜镜便问询宰相赵普,结果被问得张口结舌。后召翰林学士窦仪询问,方才知"乾德"原是前蜀王衍用过的年号,而此镜定是蜀中所出。赵匡胤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自此定下重用儒臣之策。

宋朝文人地位很高,赵匡胤甚至立下不杀文人的规矩。文人治国给宋朝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特别是经济上达到封建土朝的顶峰,文化上也因为宋词而和唐朝并举,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大半。

宋太祖重文,当属不刊之论。从言论上说,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崇士大夫,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之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在中国的皇帝里,赵匡胤应该算是比较喜欢读书并且大力提倡尊重读书人的一类,当然,这也出于抑制武将兵权过重的考虑。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据说,也是被赵匡胤逼出来的。

宋太祖是个严重的失眠症患者,常常因此"睡不能着"。他还是个夜游神,不时深更半夜微行至功臣之家,以致赵普"退朝不敢脱衣冠",夜间只能和衣而卧。宋太祖既防范武将,又限制文臣,两个方面的措施都不少。但就其内心深处而言,他无疑认为文臣的威胁小于武将,并时有流露。赵匡胤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朕欲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在宋太祖看来,任用文士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像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不管赵赵匡胤的本意如何,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实施,重文轻武成为了宋人的普遍风气。

在他看来,"措大眼孔小赐与拾万贯,则塞破屋子矣" 宋太祖不甚担忧文臣贪腐,心中惟恐武将捣乱。他对宿将再三大谈其"为君难":"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甚至居然如是说:"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显而易见,其最大心病在于武将策动兵变,以至黄袍加身。

赵匡胤虽是出身于累代武人世家,但他自幼酷爱读书,对有才干的读书人尤为欣赏和钟爱。史籍记载宋太祖:"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周世宗曾考问他: "卿方为朕作将帅,辟封疆,当务坚甲利兵,何用书为?"他回答:"臣无奇谋上赞圣德,滥膺寄任,常恐不逮,所以聚书,欲广闻见,增智虑也。"赵匡胤即位后,对近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除要求武将加强读书外,他还督促颇有智谋的宰相赵普也要抓紧读书学习,充实根底。

文人治国是宋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色。在宋代最高统治者"重文抑武"的政策下,文士被大量地吸纳到统治阶层中,并在宋代政治结构中形成了一股中坚力量,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同时,在宋代儒学复兴的背景下,具有"学者一官员"二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传统,以履行圣人之"道"为己任,以致君尧舜、回归三代为最高政治理想,并积极地在政治活动中付诸实践。

宋太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强烈意识到教育、知识、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赵匡胤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而有天下之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的措施的同时,又大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尊重知识与人才。宋太祖经常深入教学实际,多次视察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亲自过问和指导教育工作,解决教育上的经费问题,史书称为"宋祖视学"。

宋太祖认识到必须要有一大批忠孝两全、文武兼备的人才,而人才又需要教育来培养。宋太祖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改变和完善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的以武人为中心的军事官僚机构,让武人及其后代学会治理国家和通晓治道的本领。

宋太祖经常对他的近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这位武人出身的开国皇帝清醒地认识到:治道就是知识之道,只有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治理国家。他把兴办教育、读书学习、掌握知识看成是固国本、兴大业以利天下的事。

赵匡胤特别对他身边那些只会用兵打仗的武将鼓励,不懂治理国家的武臣们要下番苦功夫,横下心来好好学习,搞通治道。因为当时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余风未消,一般武人,只会拥兵自重,暴欲钱粮,对管理国家之道则一窍不通。

宋太祖所下的读书指令对武臣们由"外行"变成"内行"起了很大的督促作用,当时有位"寡学术",只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听到皇帝要他读书以通治道的劝告之后,读书特别卖劲,"上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而对于那些不肯读书,只靠资格,无功而禄,无才而宦的人,宋太祖就要给以罢黝。在宋太祖的推动下,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员读书的风气蔚然形成,为北宋文治的大政进一步夯实了根基。


诗雨花魂


宋初,赵匡胤要改元,令心腹大臣赵普定年号,最终名为“乾德”。当时宋军攻灭后蜀,一些后蜀宫人进入宫廷。一天,在宫中出现一块刻有“乾德四年铸”的镜子,一时议论纷纷。他问时任宰相的赵普:现在乾德三年,怎么会出现这样一面镜子呢?赵普不知。太祖再问学士窦仪,窦仪从容回答,:镜子应该从蜀地而来,蜀国最后一个君主王衍用过“乾德”年号。太祖叹息道;宰相还须要用读书人啊!

读书人懂历史,这只是赵匡胤用读书人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原因是,鉴于晚唐、五代的教训,太祖立宋后,剥夺大将军权,削弱藩镇,重用文臣,将右文抑武定为国策。

宋人笔记《避暑漫抄》中记载: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镌立了一块七八尺高的石碑,名为“誓碑”规定,春秋庙祭及新天子即位,参拜列祖列宗后,礼官要恭请皇帝恭读誓词。由于仪式神秘,除皇帝外谁也不知道誓词内容,直到金兵攻占开封后,太庙遭洗劫,碑文才流传于世。碑文内容有三条: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处以刑罚,纵然犯谋逆大罪,只可赐狱中自尽,不得在市井刑戮。二、不可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殛之。

毫无疑问,一块“誓碑”影响了宋朝三百年。终其原因还是因赵匡胤怕黄袍加身的事在发次发生。赵匡胤甚至对赵普说:文臣担任地方长官,最多不过贪腐些钱财,没有打打杀杀的胆子,危害不及武将十分之一。

但凡事情有两面,在辽、西夏、金列强环伺的时局下,无论外患稍息还是大敌当前,宋王朝一直谨守右文抑武国策,随着时间推移,其矫枉过正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首先其战斗力明显被削弱,即使面对小小的西夏,宋军也屡遭败绩。更严重的是尚武精神得消退,在国策的激励下,宋人甚至认为,即使统率三军,恢复幽燕,也比不上高中状元。


史争朝夕


最著名的应该是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影响深远。

但是“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

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虽然宋朝时候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科技先进,但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却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导致最后宋朝没有亡于内乱,却被外部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灭了国。


老家伊滨的


这种现象在宋朝做到了极致。

宋太祖赵匡胤将军出身,被部下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大宋王朝。

正是这个原因,赵匡胤非常忌惮手下这一帮骄兵悍将会重演这么一出,把自己给替代了。所以他来了个杯酒释兵权,直接解除了部下的武装力量。

了解宋朝的历史就知道,宋朝是文官掌兵不带兵,武将只有听命令带兵打仗,却不能掌兵派兵。不仅中央,地方也是如此。

宋朝文官管武将正是吸取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教训。

其实宋朝源于兵变,灭亡却是因为文官管武将的做法,导致全国重文轻武,国防力量不足。导致被元朝所灭。





甲良生日记


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此事还要从陈桥兵变说起。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将领们拥兵自重,经常出现叛乱情况。赵匡胤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人,同时自己也是这么上位的,因此他不想让新建立的宋朝成为一个短命王朝。所以采用了杯酒释兵权的办法。

他还曾对大臣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来自太阳的猪


显而易见啊,宋太祖赵匡胤便是其中代表。

宋太祖崛起于五代十国,以禁军将领的身份发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江山。五代十国时候,很多王朝都是因为大将权力太大,进而推翻了前朝统治。

于是,宋太祖上位后,第一时间对军权进行改革,策动了杯就是兵权,解除了对宋朝有功的大将的兵权,但没有诛杀大臣,而是给予钱财发配到各地了。

接着将禁军统领一分为三,全部汇报皇帝,并安排没有功劳的年轻将领担任,另外还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拥有调兵权,禁军将领只有领兵权,相互节制。

宋朝称为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代,宋太祖订立的三条遗训中便有不加害问人一条,于是除了这些打仗的将领,其他岗位全部都是文人,连枢密院这样的机构都是文人治军。

当然了,在冷兵器时代,这必然导致尚武精神的没落,也导致了宋朝外侮不断!


以史知今


这个问题针对的应该是汉光武帝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典故。

光武帝登基后,吸取了前朝刘邦以及新朝王莽的教训,解除功臣们的兵权,更新为和平时期以文吏为核心的官僚队伍。通过这一措施,最终实现了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具体来讲,就是分封功臣,增加他们的爵位和封地,换取手中的兵权;因为当时功臣绝大多数都是地方豪强家族,势力庞大,如果继续拥有兵权,很可能最后和朝廷中央不断激化矛盾,难以制衡。所以刘秀采取封赏的温和手法,给予功臣经济上的特权和补偿来换取他们政治和军事上的权力,并和他们联姻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加强文官队伍的选拔,依靠新兴势力来帮助他对抗功臣豪强,最终实现了东汉初期的顺利过度。但分封制度也为东汉末期诸侯割据埋下了隐患。

后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其实就是借鉴刘秀的经验。


 


历史怪味豆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后,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把大臣特别是那些手握兵柄的武将全换成了儒臣。他这样做的后果是利弊参半,有利的一面是避免了那些武将尾大不掉,从源头上解决了武人拥兵自重并进而演变成藩镇割据,这是典型的强干弱技之术;不利的一面是文臣不识武事且缺少血性,导致大宋国防军的战斗力整体不佳,在强虏寇边面前节节失利丧师失地。


黔达石业倪应


宋太祖在黄袍加身的政治表演中夺取的后周的政权。夺取了后周政权之后,宋太祖赵匡义杯酒释兵权有多了支持他政变的所有将领的军权,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因为军人的支持而获得政权,获得后周政权的宋太祖,赵匡胤当然也就会畏惧于下一个黄袍加身出现。这群将领医院画葫芦的方式颠覆自己的政权。所以要把政权完全或不完全的交给对军队控制力比较弱的儒臣。以此来防范残唐五代以来的军阀割据与军事政变。另外一点,因为儒臣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有很高的道德追求,他们也不大屑于叛乱。儒臣对于自己的历史成就有非常高的诉求感。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儒臣自然,很多情况下会有这样的道德抱负与终极追求。道德教育并不完整与深厚的普通军人是很难有这样的政治觉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